《說明文閱讀》的教學反思500字
說明文閱讀是三大文體閱讀中考點也不少,難度最淺的現代文閱讀。但總觀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教學設計都是由知識到技能,由淺入深。授課時先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再開始技能訓練。在講評中修正學生的答題思路。在材料選擇上,都是典型的說明文,文后考點都是相同的兩個考點,一是概括說明內容,二是指出某段運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教學設計及訓練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問題,可學生難以領會,原因在哪呢?
首先是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量不大,還不能準確地把握說明文的特點,對說明對象的特點不能精確地把握。
其次是教師評講過程中,不能抓住關鍵環節,特別是涉及到答案的細節積累。如某種考點的提示語,相同的.句式,以及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題后的分數的暗示作用,學生在答題技巧上積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夠精確了。
另外,學生對說明文的名詞術語理解不透,胡亂寫答案。如問說明方法的,學生就不去辨別,不從說明方法的定義上去理解,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心中無底。
還有是說明文的練習量不夠,以為簡單就可以少訓練,在學生記憶中沒有形成“定勢”,常常會與“議論文”相混淆。
基于以上情況,以后說明文閱讀訓練可作如下調整:
(一)多讀一些典型的說明文,加強學生對說明文的感性認識。
(二)一節課只講一個考點,強化學生對該考點的訓練。
(三)讓學生積累一些答題技巧。這些技巧知識可在訓練前聽寫,以加深印象。
(四)訓練形式要多樣化,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出題作答,以增加趣味性。
(五)進行階段專題測試,以便發現問題,及時修正。
【《說明文閱讀》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11-11
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12-06
中考說明文閱讀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5-21
中考說明文閱讀復習課的教學反思范文07-02
說明文的教學的反思05-29
說明文復習教學反思11-08
關于說明文的教學反思08-01
說明文《莫高窟》教學反思07-06
說明文的閱讀題入手的教學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