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風的作文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的作文 篇1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的作文 篇2
古語說得好:留千金給自己孩輩,孩子未必能守住;留萬卷書給自己孩輩,孩子未必會讀;不斷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乃千古長青之大計也。我所理解的陰德就是家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父母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在遇到逆境的時候,我耳畔就會響起父母的諄諄教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也將父母的教誨教育給孩子。
家規家訓我歸納為八個字:規矩、吃苦、慎獨、謙卑。雖寥寥數字,但蘊含著很多人生的道理。
家規家訓之規矩體現在: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長輩講話的時候不得插嘴,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吃飯的時候盡量止語,不可浪費糧食,生活要有規矩。我記事后,有次在飯桌上,跟姐姐搶菜吃,沒想到一向和藹可親的父親唰地站起來,大聲呵斥我們姐倆,說:“你們兩個怎么這么沒規矩,吃飯還有個樣子嗎?!”我跟姐姐面面相覷,到吃飯結束都一聲不吭。正因為小時候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工作后有聚餐,飯桌上我都不敢放肆,時刻謹記父母的教誨。它同時影響我對孩子飯桌上的禮儀,走、站、坐姿的重視,我經常教育孩子,大人對家庭貢獻大,一個小孩子你都吃父母的,用父母的,吃飯一定要讓大人先吃,你夾第一筷必須夾給長輩吃,好吃的不能放在自己面前。教子嬰孩,孩子如一張白紙,小時候教他什么,他學的很快。有時候爺爺奶奶不肯吃他的零食,他雖然大道理不一定懂,但知道要先給爺爺奶奶吃,自己才可以吃,所以爺爺奶奶拒絕了,他還執意要給他們吃,不吃的話,他一定把好吃的塞到爺爺奶奶嘴里,老人看到孫子的所作所為,打心里高興。
家規家訓之二就是吃苦兩字,人要改變命運就要吃的了苦。我媽媽由于生了兩個孩子,經濟負擔較重,她硬是從穩定的紡織廠出來,自己干個體。起步的時候做的裝修,越到冬天裝修活越多,加班加點不說,手上凍瘡爛得一塌糊涂,但她總不以為然。有次做到集體企業的廠長家,廠長聽說我媽媽帶的徒弟干活干得不錯,有一天,就來看看,一看,就忍不住問:“你手上凍瘡都爛穿了,都在滴血了,疼嗎?”她馬上說:“謝謝關心,我不疼。”事后,她告訴我姐妹倆說:“我是到他們家干活的,再苦再累都要自己忍受,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有這次機遇,集體企業廠長看重她吃苦的精神,給業務讓她辦噴漆的加工企業,近40歲的母親,只有三年級文化,就是靠著這樣的吃苦精神硬是將企業辦起來了。這件事情對我們姐妹倆影響很大,所以在小學的時候,我一次右手骨折,同學們都說,太好了,你不用做作業了。但我像一頭倔牛一樣,寧可用左手寫字,雖慢一點,也要認認真真完成作業。工作后,我發現自身電腦操作欠缺,每天晚上趕去學習,樂此不彼,從不向父母抱怨。父母是我的榜樣,我這點苦吃不了,怎么對得起父母的諄諄教導呢。吃苦的精神也影響我的婚姻生活,我婆婆重病住院的那段時間,白天雖請了護工,晚上我雷打不動去陪夜,那段時間單位工作很忙,我婆婆在病房里起夜要多次。我睡在旁邊,一聽她叫我,我馬上起來照顧,不敢遲疑。雖然很多人覺得那段時間艱苦,但我深深地感謝因為有這段同甘共苦的時光,加深了我與婆婆之間的.感情,所以時至今日婆婆還如待親女兒一樣對我。
家規家訓勤勞還體現在早起。不早起,勢必懶惰、懶散;懶惰、懶散就不會勤勞,不勤勞,就不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不珍惜別人的付出,就不會感恩,很多不好的習性就會連帶影響。我父母每天早起,一個下地干活,一個忙著家務,從不懈怠。對我們也是嚴格要求,我和姐姐放寒假,天寒地凍,就懶得起床,我媽媽在房間外叫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起床,我父親拿了竹竿進來了,我姐妹倆嬉皮笑臉,以為他嚇唬嚇唬我們的。我父親一聲不吭,他拿著竹竿敲得應天響,說:“你們兩個再不起來的話,竹竿是不長眼睛的。”我們如鯉魚一躍而起,再也不敢貪戀被窩的溫暖。早起對我的家庭和婚姻生活都起了積極的影響。由于我的早起,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陪孩子早鍛煉、疊被子、讀經典、做早飯、吃早飯;由于早起,在公公婆婆家能盡孝,做一家人熱氣騰騰的早飯,家庭氣氛其樂融融。有段時間孩子貪睡,孩子早飯都沒時間吃,我接送的路上急急忙忙,即使上班也不安心,生怕孩子餓著,所以感謝早起家規,讓我生活有條不紊,讓孩子也能感知父母的付出。
以上,是我對家規家訓的粗淺理解,其實還有慎獨,謙卑。我所理解的是慎獨,做事有分寸和羞恥感;謙卑,謙受益,卑,低調做人,把功勞推給別人……家規家訓我只是力行了一部分,已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能一一按照老祖宗的教誨全部力行的話,我深信對自身、家庭乃至家族影響更大。
規矩、吃苦、慎獨、謙卑,是家族留下的精神瑰寶。
它如: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我們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家規家訓如傳家寶一樣,為我們指方立相,為我們點亮心靈的明燈,讓我們明辨是非,立足社會,不至于迷失人生的方向。它更能讓我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作丈夫,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作妻子,做一個賢妻良母;作兒女,做一個孝子賢孫。
家風的作文 篇3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風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員”。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家規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奶奶有時會和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的雖是苦,但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不可能會有人不勞而獲,可能每一件好事或好的事物,得來之中必會有挫折或困難。在教室的墻壁上寫著孫中山的名言:“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幾個大字。它的含義就是向著自己的志向前進,哪怕碰到再大的'挫折,也要更加勇敢,一往直前。在我認為也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吃得苦中苦中苦的理解吧。
奶奶還和我說過,在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不要太斤斤計較,這樣的人在別人眼里都會被辱罵的,寧可忍千愁,不發閻王火。忍得千針刺,不拔眼中釘呀。可我不懂,奶奶就依次給我解釋,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寧可忍耐很多人的蔑視或欺凌,也不可大發雷霆。第二句話的意思與前一句相似,也是必須容忍他人的欺凌,也不能去反擊,如果是這社會上必須去解決的事,才能以正確的角度去解決。聽了奶奶的幾句警言,我真的是受益匪淺,深受教育,發自內心的深省自己一定做到奶奶的話。
在同學與同學之間起爭執時,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勸解他們和好,也許這就是班風的表現吧,在發生意外事故時有些人都會去幫助受害者,這也許也是國家風氣吧。
希望家家戶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家風的作文 篇4
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其實簡單:敬長輩,正心術,端人品,篤勤儉,懂禮貌。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百善孝為先,父母他們都是有孝心的人,所以在這個方面,他們給我做好的榜樣。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與我們每天一起吃飯,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家里,吃飯時好吃的東西要請長輩先吃,平時要聽長輩的.話。父母整天辛苦工作,每當父母勞累時,我會幫父捶捶背,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勤儉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平時吃飯能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食物,要吃干凈碗里的每一粒米。我的姥爺更是“節約標兵”,我們家可是每天都做到“光盤”哦!在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打掃衛生的時候,我們在意的節約一滴水。在使用電燈、空調、電腦的時候,我們在意的節約一度電。
“勤儉之風”養我好習慣,“尊老之風”伴我成長。
家風的作文 篇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于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只是每個家庭的環境、氛圍、理念不同,有的講究勤勞節儉,有的崇尚奮斗拼搏,有的不言不語踐行言傳身教……你好奇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嗎?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媽媽從小教導我要尊老愛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說人的一生誰也避免不了兩個時期:在年幼時需要悉心照顧和引導,在年老時需要關愛與扶助。每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到兒童時代,到青壯年時代,到耄耋老人,都會老。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可是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他們可能不缺錢花,但是得不到應有的陪伴與照顧。我奶奶覺得城里不習慣,覺得鄉下空氣好,還可以養雞養鴨養鵝,喜歡住鄉下。因此一有空我和爸爸媽媽就會回去看她,給她做她愛吃的菜,給她包餃子,陪她聊天,聽她回憶和講述她的故事。我們也會把她接到城里,帶她去看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長城,去香港澳門。作為炎黃子孫,我覺得我有義務把尊老愛幼繼承下來,傳承下去。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我孝順爸爸媽媽,薪火相傳。
老子說“輕諾必寡信”,韓非子說“小信成則大信立”,爸爸從小對我循循善誘,讓我認識到做人必須恪守誠信,男子漢說話必須一言九鼎,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他說諾不輕許,才不容易負人。就是說不要隨隨便便答應別人什么,否則一旦自己做不到就會導致失信于人。答應幫別人忙也好,約人談合作也罷,應允了一定要說到做到。我還小,體會不到那種大人之間一諾千金的感覺,所以爸爸要求我從入學第一天起就按時起床、準時上下學,他說守時也是誠信的一種表現。他還要求我答應別人的'要求一定兌現,記得剛進一年級那會兒,我們班鄧思雨特別愛吃棒棒糖,有一天我鬼使神差就答應給她買,可說完沒多久就忘了。直到有一天我爸接我放學,鄧思雨就找我爸說起這事,然后我爸回家就嚴厲地要求我從自己的儲錢罐里拿錢買兩個棒棒糖給鄧思雨兌現我許下的承諾,從那以后我就不太敢隨便答應同學事了,因為我怕我忘了或者兌現不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我也知道了許諾是非常慎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輕易許諾,而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當然也可能在履行諾言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至無法兌現的情況,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們及時向對方如實說明情況并道歉,人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憲法”,神圣而莊嚴,它指引著我們,警誡著我們,約束著我們,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 家風04-29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評語02-04
我的家風-家風家訓作文05-06
家風的作文(精選)10-20
家風的作文(經典)10-20
【精選】家風作文12-23
【精選】家風的作文01-22
(經典)家風的作文12-24
(經典)家風的作文01-12
家風的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