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周記(精選38篇)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周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周記了。可是怎樣寫周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數學周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周記 篇1
我有了新家,這個新家里有4種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地板磚,說起來你們不相信。下面就讓我一個個介紹給大家吧!
在客廳和兩個臥室是一種正方形的地板磚,而且是米黃色的`。它的邊長為60厘米,面積是3600平方厘米。
浴室的地板磚是銀色的,我一看見銀色的地板磚,頭腦就想著金銀!這種地板磚也是正方形的。邊長是30厘米,面積為900平方厘米。看見我家的兩種地板磚,你發(fā)現了什么?
廚房有兩種板磚,一種是在墻上,一種在地上。讓我先給大家說說在墻上的吧,墻上的地板磚是銀藍色,長方形的,長為31厘米,寬為19厘米,面積是589平方厘米。廚房地板上的地板磚是正方形的,淡紅色,邊長為31厘米,面積就是31×31=961平方厘米,
哈哈,相信我家有這么多地板磚了吧,如果不相信,還可以來我家看看,我非常歡迎。
數學周記 篇2
我有不少朋友,我有一個特別的朋友,它的名字和其它朋友的名字與眾不同,它的.名字叫“數學”。
我第一次跟你見面時,就覺得你特別神奇,特別吸引人。每當媽媽一遍一遍地教我讀1234時我總會讀地那么投入,那么認真,媽媽燒飯時,我還是要讀,媽媽就只能一只手包著我,一只手抄菜,媽媽只讀一遍我就讀四五遍。爸爸叫媽媽把學的都寫在一張大紙上我每天起床,我都會讀一遍。
六七歲時,媽媽給我買來了一年級的口算天天練,我每天練一張,我就是覺的挺簡單的。
一天,媽媽讓我去買火腿長,順便讓我去聯系生活。火腿腸3元錢三根,2+2+2=6元,我給他了10元,10-6=4。回到家時我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回來了媽媽高興的說我的女兒長大了。
數學是生活中必須用得著的。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語文也不能放棄哦語文也很重要。
數學周記 篇3
這一次的數學作業(yè)可有趣了!
第一個作業(yè)是用圓形剪成一個正方形。媽媽可厲害了,由于沒有圓形的紙,媽媽就隨手拿了一張長方形的紙,然后抓住一根長紙條的一端,點住紙的中心,同時抓住另一端,繞著這個點轉了一圈就畫出了一個圓形,雖然不夠圓,但我還是覺得很厲害!我把圓形折成半圓形,然后用半圓折成扇形。接著用尺子對著扇形上面的兩個角畫一直線,用剪刀沿著直線一剪,就變成正方形了。
第二個作業(yè)是做風車。當我在媽媽的`幫助下做好風車時,我急著想看風車轉。媽媽對著風車吹了一下,風車紋絲不動。媽媽用墊板扇,風車還是不動。我用本子幫著扇,只動了一點點。后來,我在正面扇,風車動了,我真激動啊!我知道媽媽為什么轉不動風車了,是媽媽的方法不對!吹風車的風不能在側面,而是要在正面吹!
自己動手做東西真好玩啊!
數學周記 篇4
20xx-xx-20周日晴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坐在床上玩。媽媽提問我:“你們教室的書桌有幾個角?”我說:“四個角。”媽媽接著問:“我們家的書桌有幾個角?”“還是四個角。”媽媽說:“對,增加難度,你的直尺有幾個角?紅領巾有幾個角?”我立刻說:“不難,直尺四個角,都是直角,紅領巾有三個角都是銳角。”媽媽很高興,瞅了瞅我的臉,說:“眼睛有幾個角?”“零個角。”媽媽說:“那三角眼呢。”我說:“那是妖怪。”媽媽說:“對,還有平常我們說眼角有眼屎,只是指眼睛的一個角落,并不是規(guī)范的`角。包括嘴角也是這個道理。”
這時媽媽的嘴張著,我看見媽媽的大門牙,我說:“大門牙有四個角。”媽媽笑得合不攏嘴,我和媽媽都笑得前仰后合。好有趣!
我抬頭看見我們家的臥室的頂燈,那是有一個月亮燈和三個彩色五角星星燈組成的。我說:“五角星有幾個角?”媽媽回答:“五個角。”我說:“錯!十個角,五個銳角五個鈍角。”媽媽夸我很棒!
今天我和媽媽既玩了又復習數學了,既開心又學了一點知識,生活中充滿了智慧!
數學周記 篇5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是5月6日星期六,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真是個好天氣啊!我迅速地刷牙洗臉后,就去執(zhí)行媽媽交給我的任務了,她今天讓我拿20元錢去水果店買三斤或四斤水果,我飛快地跑到了水果店,首先問售貨員阿姨:“阿姨,請問這蘋果多少錢一斤啊?”阿姨回答我說蘋果是4元錢一斤,我邊請售貨員阿姨給我稱了4斤,邊把20元錢遞給了阿姨,阿姨把稱好的蘋果給我并找回了我3元錢,我接過錢覺得不對啊,馬上又用心算了一下:一斤4元,四斤就是4個4=4×4=16元啊,再用20-16=4元,阿姨應該找回我4元錢才對啊!我很有把握地告訴阿姨她算錯了,接著快速地把計算過程又說了一遍,阿姨只好又找回了我一元,她的'臉有點不好意思地紅了,不過在我臨走的時候還夸了我的數學學得真不錯,我聽了后也不好意思地臉紅了,但我心里還是挺興奮的,而且下定決心以后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把數學學得更好!
數學周記 篇6
X月XX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數學周記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
不信?今天發(fā)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接著,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可以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是第一種好。”于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今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同學可得不到它!
數學周記 篇8
一天,我和媽媽吃完飯,就來到了廣場上散步,廣場上可熱鬧了,有跳廣場舞的大媽,溜冰的.小孩子,正在談天的老大爺,我東轉轉,西轉轉,不知道玩什么好。正閑得無聊的時候,媽媽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我和媽媽同時出發(fā),背對而行,我每分鐘走140米,媽媽每分鐘走160米,問幾分鐘相遇?我仔細思考了起來,可就是百思不得其解,媽媽看著我這副模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相遇問題,只要解:設出發(fā)后x分相遇,就是我走了140x米,媽媽走了160x米,再根據等式列出方程:140x+160x=3600。”我拍了一下腦門子,心想,我怎么就沒想到呢?我根據方程算了算,原來是出發(fā)后12分鐘相遇。通過這次媽媽對我的考驗,我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的奇妙呀!
數學周記 篇9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
我們先去了文具區(qū),看見一支鉛筆6毛錢;一支水彩筆大約6毛錢;一塊橡皮大約6毛錢;一把尺子1.4塊錢;一瓶墨水2.7塊錢;一個鉛筆盒大約20塊錢。我們可以知道一支水彩筆和一塊橡皮大約是花了一樣多的錢,8瓶墨水大約和一個鉛筆盒是花了一樣多的錢。 我們然后去了食品區(qū),把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換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結論:包菜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條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貴。可以看出沒有怎么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貴。薯片雖然看起來很便宜其實它是很貴的.,再說它是垃圾食品,我們要盡量少吃。
數學真是一門有用的科學啊!
數學周記 篇10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yè),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zhèn)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guī)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guī)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guī)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數學周記 篇11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超市買牙膏。到了超市,我們直奔洗化柜,我們發(fā)現了同種竹鹽牙膏有兩種賣法:
1、3個110克的牙膏組成清新暢享裝是17.9元;
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媽媽對我說:“書汀,我們今天打算多買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這兩種賣法的`牙膏買那種省錢呢?”這下子可把我難住了,媽媽又對我說:“今天我們把17.9元就當成18元你來算一算吧!”我立即說:“買清新暢享裝省錢。”媽媽問:“為什么呢?”我說我是這么想的:18元買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
也就是多2元錢多買40克牙膏,照樣算1元可買20克牙膏。而買150克的牙膏1元買不到20克。所以我認為買清新暢享裝省錢!媽媽聽了以后高興的對我說:“太棒了!學好數學真有用!”
今天,我知道了,原來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還能省錢呢,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
數學周記 篇12
今天,我在做寒假作業(yè)時,發(fā)現有一道真假銀元的題,說是:一個商人有九枚銀元,其中一枚是較輕的銀元。你能用天平找出假銀元嗎?我想呀想呀,沒想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說:“那枚較輕的銀元一定是假的。首先,把銀元按照三個一組,分成三組,分別放在天平上稱,如果其中兩組一樣重的話,說明這都是真銀元。然后把另一組的三個銀元分別一個一個放在天平上量,其中兩個要是一樣重,就說明另一個是假的,就是那枚較輕的銀元。”我終于會分清楚真銀元了!我真佩服爸爸,他真聰明,我也要好好學習,和爸爸一樣聰明。 我家來了一群小孩,我作為哥哥,可得照顧他們呀!正好,我家有旺旺大禮包的餅干,一共有33塊,我們有 4個人,我問表弟:“每人分幾塊?”表弟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表弟說:“哥,每人分8塊,還剩下1塊。”我說:“對了!”可最后剩下的給誰呢?我們都愿意給最小的'妹妹。
爸爸、于叔叔和我去交養(yǎng)路費,在路上,我在算這汽車的油費,每個月要用多少錢。我爸爸的車油費能裝60升,一升3元,加滿一次要花180元。每2個星期零一天加一次,我算出來了,需要360元,不過我是估算的。
數學周記 篇13
我的媽媽一點也不胖,卻整天喊著要減肥。這不,吃飯吧,只吃一點“貓飯”;上樓吧,好端端的電梯不乘,偏要爬樓梯,要知道我家可住在14層啊。
今天,媽媽又要爬樓梯了。“你媽媽從1層爬到2層用了10秒,那么,她從1層到14層需要多少時間呢?”爸爸考我。我一聽,便脫口而出:“14x10=140(秒),太簡單了。”
“你上當了!你媽媽每爬一層,即一個間隔是10秒沒錯,從1層到14層到底有多少個間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輕輕拍著我的`腦袋。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便扳起了手指頭:1層到2層,1個間隔;再從2層爬到3層,又一個間隔;再從3層到4層,又一個間隔……原來從1層到14層只有13個間隔。應該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為1層不用爬,所以從1層到14層只有13個間隔。”我尖叫起來。
“對了,層數-1=間隔數,你可要記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原來,上樓梯也有學問。
數學周記 篇14
孩子上中學后,只喊作業(yè)多,忙不贏。我說寫日記隨便幾句話都可以呀,她說哪里有時間哦。我本來想每天吃飯時讓她說說學校的事情,我給她錄下來,然后給她整理出來,也算是為她的成長做一個記錄。可是我的.時間比她的更少,忙的程度比她更甚。所以開學這兩周來,孩子的日記算是滯留下來了。因為今天上午要學二胡,明天上午7點半開始要學英語,所以昨晚上她寫作業(yè)到快11點鐘,今天寫周記又到了11點半才不得不睡覺。今天白天學了二胡以后,她就一直在做美術作業(yè),稍微玩了一會兒,然后吃晚飯,給她洗頭發(fā)。再和她一起去上街,買了些日用品,給她買了兩件特價短袖。回來時已經21點多了,我叫她睡,她卻說要寫周記。沒辦法,我就想了個辦法,她來說我來打,就這樣,我們搞到11點半才完成了這篇周記。
燕老師,今天我第一次寫周記,想跟您談談三件煩心事,您能幫助我嗎?自從開學以來,這三件事情一直困擾著我,讓我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請您幫我出出主意吧!這三件事情是:剪頭發(fā),讀寄宿,學英語。
數學周記 篇15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qū)里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tǒng)計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凱小區(qū)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戶,每戶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qū)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qū)有一塊小區(qū)分布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布圖,我看到分布圖上面最大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跟層數,我就能算出戶數,但每戶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戶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qū)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老爸的任務后,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干的,還能統(tǒng)計出小區(qū)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
數學周記 篇16
星期六上午,我和老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老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老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跟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老媽跟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數學周記 篇17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么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的三角形,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黃色三角形的面積是21平方厘米,問: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占的面積跟另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這怎么求嗎?坐在椅子上的老媽看了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老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老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xù)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fā)現,兩個紅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個黃三角形跟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的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來這么簡單,多虧了老媽的激將法啊!
數學周記 篇18
今天我們家來客人了,媽媽叫我到超市里去買一些東西回來。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單獨去買東西,是媽媽別有用心,鍛煉和培養(yǎng)我的膽量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著媽媽寫好的購物清單和100元錢,一路小跑著、唱著歡快的歌兒,興奮地來到了丹陽超市。超市里的東西真多呀!各種各樣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我照著清單首先在貨架上拿了一瓶老陳醋、一瓶醬油和一袋雞精放在籃子里,我看了一下上面標的價格,每瓶老陳醋的單價是8元5角,每瓶醬油的單價是7元5角,每袋雞精的'單價是6元1角,這三樣加起來是22元1角。接下來,我請營業(yè)員阿姨幫忙稱了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單價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錢,我提著籃子來到收銀柜臺,營業(yè)員阿姨拿著掃描儀對著每樣物品的條形碼一掃,電腦馬上算出了我買的東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給營業(yè)員阿姨,說:“你應該找給我55元9角錢。”付完賬,我高興地提著藍子回家了。媽媽夸我長大了,是個能干的小幫手。
數學周記 篇19
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是由一個個數字編織起來的美。每一個數字背后,總會有它鮮為人知的秘密。
數學,在生活中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
數學,它并不簡單易懂,然而不懂的,就要一起探討,解決問題。我是課代表,所以小伙伴們常常來找我探討問題。我們相互幫助,一起努力,一起學習。
然而,有些人,他們不愿去幫助他人,他們覺得,別人的困難是他們自自己的事,和我沒有任何關系。
公共汽車上,沒有年輕人愿意給老人讓座因為他們想讓自己多坐一會;公司中,沒有人愿意分享經驗,因為他們想讓自己先完成任務;排隊時,總有些人往前擠,因為他們想讓自己先來。
現在的社會,或許已經有許多人都不愿再去幫助他人。而我覺得,就算他們取得了多大的成績,他們的生活也不會很精彩,因為他們不會幫助他人。而我,我可以說我的生活是精彩的,因為我愿意幫助他人,雖然只是數學上這點小事。是因為數學,是它讓我的`生活精彩的。
生活,因數學而精彩!
祝大家:學習努力成績進步,將數學學習,成為自己的強項,將數學學習,成為自己施展目標的利劍!
數學周記 篇20
是一個美好的夜晚,老爸老媽帶我去大潤發(fā)購物。
走進超市,一股暖氣撲面而來,超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突然,一位美麗的阿姨叫道:“又大又紅的草莓,快來買呀,第二盒半價呀......”我轉頭一看,咦!老爸人呢?原來老爸買了盒我最喜歡吃的草莓,一盒是10元,另一盒是半價5元。我高興極了!一路走來,我們又買了好多東西,有德芙巧克力一盒45元:薯片三大包,每包10元:進口橙子二斤,一斤是9元。這些都是我喜歡吃的`零食!
我興奮的推著購物車到了收銀臺,把東西拿了出來。這時收銀臺的阿姨說:“如果購物滿100元以上就免費送口香糖一包。”這時老爸笑著問我:“穎穎你算算我們今天要付多少錢?”我歪著腦袋瓜子想了想:草莓是10元÷2=5元,10元+5元=15元;薯片是10元×3=30元;橙子是9元×2=18元;一共是15+45+30+18=108元,我笑著對老爸說:“我可以拿到口香糖了!”這時收銀臺的阿姨也算好了,一共108元。老爸付了110元,找回了2元。
付好了帳,我領了免費的口香糖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屬于我和老爸老媽既溫暖又和諧的家!
數學周記 篇21
這周三,我們五年級舉行了數學競賽,我也是其中一員。
周二周老師上數學課,不知道怎么就變了話題,說明天我們班要去是個人參加數學競賽。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就心想,我能去嗎?但十秒鐘后,我的大名就從周老師嘴里蹦了出來,我興奮極了。回到家,就趕緊告訴老媽這個好消息。周三一大早,起床了,平時遇上考試,老媽還嘮叨幾句,說什么“仔細、認真”之類的話,可那天她好像沒睡醒,啥也沒說就把我放走了,我只好告訴自己要認真仔細了。
中午,我和九位同學按時進了考場,和平時一樣,我還是一點都不緊張,很放松。但放松不等于不認真,試卷發(fā)下來,我就仔細地看了一遍,發(fā)現有些很簡單,而有些卻很難。平時我做題就像在玩“掃雷”游戲一樣,把難題全部解決。我正在“掃雷”,身旁的'同學的“悄悄話”打斷了我的思路。只聽見他一會說“不對,不對,唉……”時,我就知道他遇到難題了,當他說“YES”時,我就知道他也“掃雷”成功了。他的動靜或多或少影響了我,老讓我分神,可我盡力克制住自己的思路不要被打斷,好好比賽。
周五,比賽結果出來了,我是“一等獎”,我很高興,哈哈,我真天才!
數學周記 篇22
在美國的這段日子,我的大腦都快要爆炸了!就比如說這數學課,我的大腦不管怎么算也算不出正確答案。因為……題目都是英文,我一句也看不懂!
這天,我來到了學校,奇特的是,我們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不包括在校學生)!聽說美國的數學課非常簡單,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數學課。美國不是按班級分的教室,而是一種科目一間教室。走進數學教室一個穿著裙子的短發(fā)女老師正和我們打招呼,手上還拿著一疊寫著題目的.紙,似乎就是課堂作業(yè)。
上課了,老師喋喋不休的講起了課堂作業(yè)的內容,老師在講課時,嘴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幾分鐘之后,老師似乎講解完了題目的意思,給了我們5分鐘來做第一題。我一看題目,差一點昏過去。題目幾乎我一個單詞都看不懂,手機里的翻譯也不是離線翻譯,怎么辦呀……5分鐘很快過去了,可我連題目都沒看懂,只能看著美國學生來解答題目。
看著美國學生們一題一題地解答,我看著,終于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心想著:“哎呀,原來題目這么簡單,我居然做不出來!”看來,我的英語水平一定要提高了呀……
數學周記 篇23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思維。要使數學學的好,必須要有好的學習方法。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上課時要認真聽講,大腦圍繞老師所講的內容“運行”,緊抓知識點,不能有漏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上記筆記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將老師講的重點內容記在筆記本上,及時消化,及時吸收。課后要及時復習,牢牢掌握所學知識。做作業(yè)前,要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下,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學會舉一反三,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
二、適當多做題,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能力。
多做課外題,可以靈活運用知識點。正可謂,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老朋友。考試中,就能運用自如。做題時,要先認真讀題,明白意思,然后畫圖解題。做完后仔細檢查,防止出錯。
三、準備一個糾錯本,把平時做錯的'題目寫在糾錯本上,經常看看,以防今后犯同樣的錯誤。
此外,學習要有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遇到問題問家長,同學和老師,不能礙于面子,直到理解透徹為止。今后,我要把這套學習方法與實踐聯系起來,爭取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數學周記 篇24
今天的數學課本應該是第二節(jié)課上的,可由于數學老師有點事就改成了語文課,數學課就調到了第四節(jié)。
上課了,張老師笑盈盈地走進教室,用甜美的聲說:“上課!”我們用響亮的聲音回答:“老師好!”就開始了這節(jié)課的課程。老師這節(jié)課講得是: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老師先出了幾 道題,讓我們試著回答。說是說對了,可是用詞不準確,“小數點向右移,小數點向左移,”我們有時說成左右,有時說成前后。就在我們讀錯老師糾錯的`時候,時間悄悄地溜走了,老師一看表,心急 的她生氣地說:“三班現在新課都講完了,咱班還有很多題沒講!”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
老師又講了一會兒,讓張浩喆來說小數點向右移一位是擴大了多少倍。他剛說:“10倍,”就有一個聲音說:“100倍,”他又馬上改成100倍。老師頓時氣得火冒三丈:“好不容易讓你們懂了,怎么 又被帶到溝里了?”正在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又拖堂做了幾道題,才氣呼呼地走了。
這一切都被武老師看見了,她走上講臺,說:“馬碩榮給我寫一篇檢查,為什么插嘴?其他人一人一篇日記,就寫這節(jié)課。”原來這個搗蛋鬼是馬碩榮。以后,我可不在課堂上多嘴了。這樣既不尊重 老師,也會被罰寫作業(yè)的哦!
數學周記 篇25
數學老師組織我們全班四十二名同學去外校上課,我們一路上哼著小曲兒,還到外校,“教學樓”三個大字映入眼簾,進入教學樓,來到五2班教室坐下之后,才發(fā)現有許多老師在聽課,黑壓壓的,最起 碼也得幾十個。
開始上課了,教師問了一個問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我們只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不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老師讓小組討論,我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有什么辦法,我把三角 形的三個角剪下來,胡亂地拼著,同桌驚奇地說:“楊人瑜,快看,你拼成了一個平角!”我看了一眼,漫不經心地說:“平角怎么了?”“平角是180o呀!”我還不懂:“180o怎么了?”“這證明你剪 的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o呀!”我一看,哦,還真的'是!于是,我們兩個又剪了其它形狀的三角形,拼完之后充分證明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o,老師把我們小組叫到講臺上給大家做演示,我講的 非常好,為我們組贏得了一顆星,我高興極了!
回到學校,老師夸我講得好,并給我們得了星!這真是一堂有趣的數學課呀!
數學周記 篇26
今天,數學作業(yè)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么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于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與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學作業(yè)了。媽媽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數學周記 篇27
我知道了關于長方體的這些知識:它有12條棱,6個面與8個頂點;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寬、高。每相對的兩條棱的長度是一樣長的,并且每相對的一對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對面的面積是正方形其余的四個面的面積就是一樣的。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是: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還有一個是(長X寬+長X高+寬X高)X2。它的體積公式是:長X寬X高。
關于正方體的知識是:它有12條長度完全相同的棱,6個面積完全的面與8個頂點。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公式是:棱長X棱長X6,體積公式是棱長X棱長X棱長。
正方體與長方體積體統(tǒng)一的公式是:底面積X高與橫截面的面積X長。
關于容積的是:容積的長度是從里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計算容積的公式是與計算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題目讓你求出容積單位的話,可是題目的第一步先讓你求出體積單位的話,你就要從體積單位換算成容積單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之間的近綠是1000。
數學周記 篇28
這次寒假,我與爸爸、媽媽、妹妹一起去了海南度假,我們乘坐的是飛機,烏魯木齊到三亞的路程大約是5800公里,去的時候是順風航速,風速是每小時20公里,飛行時間是6個小時,這樣得出飛機平均每小時飛行967公里,回來是逆風航速,由于風的阻力,回來時的飛行時間延長了0.5個小時,總飛行時間為6.5個小時,得出平均每小時飛行892公里,這樣就造成了回來比去用的時間長而每小時平均飛行時間反而短的現象。
爸爸媽媽的機票是全價每張3050.00元,我與妹妹的機票是半價每張1525.00元,我們四個人來回共計(3050.00×2+1525.00×2)×2=18300.00元,我們住的酒店是一晚上是1980.00元,住了6天,總計1980.00×6=11880.00元,購買水果共花了2800.00,吃飯共花了3500.00元,零星開支1200.00元,這次出行我們全家一共花費了元18300.00+11880.00+2800.00+3500.00+1200.00=37680.00,平均每人花費9420.00元,賬目是由我記錄并整理的',這次的三亞之旅我不但玩的開心,還鞏固了一下數學知識,真開心呀!
數學周記 篇29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非常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數學周記 篇30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的.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數學周記 篇31
同學們對檢查試卷一定有不少疑問吧。
經過我的調查,許多同學都會出現以下問題:
一、檢查試卷時總是覺得自己做的肯定都是對的,也就隨便口算了一下就沒事兒干了。
二、檢查時,總是心不在焉的,急著想交卷,心平靜不下來。
三、遇到難題時,就會一直盯著那道難題呆呆地看,等到交卷的時候,還是沒有解出那道難題。
其實以上三點,同學們都不用怕,你只要在做試卷時,一題反復地多算幾遍,算到3至5遍,最后在回頭仔細地檢查一遍就行了。要是遇到難題,也不要慌,先空在那兒,做出明顯的記號,以免漏題,接著在繼續(xù)往下答題。等全部都答完了,再來思考這道難題。如果同學們像平常一樣,先答卷,再回頭把整張試卷從頭到尾一起檢查的`話,是很難檢查出錯誤的。因為心想總是認為自已的沒有錯,查時難以把掌握住心情。
最后再告訴你個小秘密。在考試時要先做計算部分,在做別的題目,這樣會提高你的答卷效果的哦。因為考試前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做計算,會更加認真,更加提高你的正確率呢。
怎樣,有了我這查卷小妙招兒,你肯定再也不怕檢查試卷了吧。
數學周記 篇32
一天,熙熙姐姐交給我們一個游戲:兩人輪流從1-10按順序報數,每次只能報1、2或3個數,誰先報到10,誰就贏了。
大家都想將對方“打倒”,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百分之百的勝利呢?這個問題總在我的腦海中回蕩,使我疑惑不解。
回到家,我在小籃子里挑了十個石子,準備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來,讓爸爸和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找來一支筆和一本本子,將我做的每一步記錄下來。規(guī)則是這樣的:我和爸爸輪流拿石子,最多拿3個,最少拿1個,誰拿到最后一個,誰就贏了。
第一場我失敗了。原來,爸爸先拿,爸爸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輸的.“很慘”;第二場我先拿,我居然贏了……
我將記錄反復看了幾遍,終于發(fā)現,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數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總數除以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余數,就我先拿,余數是幾就那幾個石子,如果沒有余數,讓對方先拿。現在余數是2,就拿2個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對方拿的和是除數3,我就可以必勝了。
為了保證答案的準確性,我又拿了28個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規(guī)律,我果然戰(zhàn)無不勝!!!
原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它們正等著你去發(fā)現呢!
數學周記 篇33
今天,我在做寒假作業(yè)時,發(fā)現有一道真假銀元的題,說是:一個商人有九枚銀元,其中一枚是較輕的銀元。你能用天平找出假銀元嗎?我想呀想呀,沒想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說:“那枚較輕的銀元一定是假的。首先,把銀元按照三個一組,分成三組,分別放在天平上稱,如果其中兩組一樣重的話,說明這都是真銀元。然后把另一組的三個銀元分別一個一個放在天平上量,其中兩個要是一樣重,就說明另一個是假的,就是那枚較輕的銀元。”我終于會分清楚真銀元了!我真佩服爸爸,他真聰明,我也要好好學習,和爸爸一樣聰明。 我家來了一群小孩,我作為哥哥,可得照顧他們呀!正好,我家有旺旺大禮包的餅干,一共有33塊,我們有 4個人,我問表弟:“每人分幾塊?”表弟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表弟說:“哥,每人分8塊,還剩下1塊。”我說:“對了!”可最后剩下的給誰呢?我們都愿意給最小的妹妹。
爸爸、于叔叔和我去交養(yǎng)路費,在路上,我在算這汽車的.油費,每個月要用多少錢。我爸爸的車油費能裝60升,一升3元,加滿一次要花180元。每2個星期零一天加一次,我算出來了,需要360元,不過我是估算的。
數學周記 篇34
這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立刻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立刻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此時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fā)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立刻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樣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多謝”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最后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樣只剩下了4元了,怎樣辦呢?少了7毛錢怎樣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此時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之后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數學周記 篇35
這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年輕人,買個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賣肉丸子的叔叔的價錢定位0.5元一串,賣肉丸子一時急把題目算錯了,價錢弄錢了,認為定位1元一串,只給年輕人5個,年輕人一算好聲好氣對那位賣肉丸子的人說:“你算錯了就應10個肉丸子。”那個人不聽回改,年輕人一勸在勸,后才答應,給他11串,年輕人說:“多一個我也不一樣,你拿會去,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多了一個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數學幫了個忙。
我也有一回,這天的事情最后發(fā)生了,我外公帶我到理發(fā)店去洗頭,洗頭價錢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發(fā)店的'老板因顧客太多,忙但是來,我外公給他10元,此時他卻找我外公7元錢,我外公沒看錢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錢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錢還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慚愧的摸了摸腦袋說:“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來。”“這兩件事中給突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老實的人給有上帝的保佑。
數學周記 篇36
那天,我在教室里做試卷,因為題很簡單,所以我很快就做完交卷了。我交卷后心想:“這次試卷上的題這么簡單,我一定會得滿分”。
第二天,老師公布了所有同學的成績,當我聽到我的成績時,嚇了一大跳。我居然得了93分。我仔細的檢查了一遍試卷,沒想到錯的全是一些最簡單的題。比如說:18.6÷1.55,12.6÷0.8……這些題我應該做對的,我一細看,只不過是一個數除以一個小數沒擴大相同的`倍數。
放學后,爸爸看了一下試卷很不高興,“只不過是沒擴大相同的倍數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向爸爸說道。爸爸對我講起了道理來:“不對,如果你長大了是一名做生意的人,當你賣車時,一輛車是2458.3元,因為紙上有一個點,你把24583元看成了2458.3元,那么你能負的起一切后果嗎?”我一想,也是呀,要是把小數點弄錯的話,那事情不是很嚴重啊!
小數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疏忽,那么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只要人們用心去看,就會得出正確的結果。
數學周記 篇37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guī)е淇斓男那椋瑏淼綄W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數學周記 篇38
今周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主要是單位換算和近似數。
我們學習了單位進率表:
長度單位: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米(1000)毫米
厘米(100)米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重量單位:噸(1000)千克(1000)克
人民幣:元(10)角(10)分
元(100)分
知道了這個進率表,我們可以做很多類型的題目,比如單名數換單名數(有一個單位的叫單名數),單名數換復名數(有兩個單位的`叫復名數)。那具體該怎么換呢?大單位變小單位,乘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動,小單位變大單位,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左移動。
另外,我們還學習了小數求近似數和改寫,小數求近似數和整數一樣,都是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時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今周學習了這些知識。
【數學周記】相關文章:
數學的周記11-04
數學周記范文08-10
精選數學周記(精選24篇)09-27
數學教學反思周記11-22
精選數學周記31篇03-21
數學的周記15篇12-10
【精選】數學周記20篇08-14
數學周記二年級數學周記(精選23篇)08-16
有關數學的周記(精選17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