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三) 導學案(西師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三)

【導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例3及相應的練習。

【導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導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7×9=   30×8=    90×7=

6×60=  300×5=   7×700=

學生口算后,抽學生說口算方法。

2.估算

401×9   798×7   295×6  502×2  498×4

抽學生說估算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3.筆算

87×6    567×7   987×3    254×6

學生計算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筆算的。

教師:這節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導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情景圖。

教師: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題中告訴我們在會議室里鋪地磚的事,題中告訴的條件包括一間會議室要用898塊地磚,要用4 800塊地磚鋪5間同樣大小的會議室。問題是這些地磚夠不夠。

教師: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

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可以進一步作如下引導:

教師: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使學生明白,凡是解決夠不夠這樣的問題,都是兩個數量進行比較,這里是用現有的地磚數量和要鋪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

教師:在現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量中,哪個數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要先算5間會議室要用多少塊地磚,再來和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

教師:在計算5間會議室要用多少塊地磚前,還要思考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還要思考用哪種方法進行計算的問題,也要考慮鋪地磚過程中的損耗問題。

教師: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里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說一說你的理由。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最后抽學生回答。學生有多種選擇時,要注意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選擇。如學生選擇口算,教師可以追問口算898×5的難度大不大;如果學生選擇筆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想,在這里是不是要求結果非常精確,況且圖中在問“夠不夠”時,要求作出迅速回答,所以題中還暗含了對計算速度的要求,筆算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作出用估算進行計算的正確選擇。

教師:你準備怎樣估算?

引導學生說出898最接近900,所以可以把898看做900來算。900×5=4 500。所以5間會議室大約需要4 500塊地磚。

教師: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4 500小于4 800,所以這些地磚能鋪5間這樣的會議室。

教師: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學生:680×5=3 400(千克)

教師:這次你選擇了什么計算方法?

可能有的同學選擇口算,有的同學選擇筆算。

教師: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幫助學生分析出這道題要求精確計算,但題中的數據不是很大,因此有些計算能力強的學生選擇口算是對的;有些計算能力不是太強的,選擇筆算也沒有錯。

教師:看來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不但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計算方法。下面我們請兩個同學分別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抽學生說口算方法和筆算方法。

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根據題中告訴的條件和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根據題中的要求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口算、筆算和估算中選擇簡便的、符合實際需要的計算方法來計算。

2.導學練習五第6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系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課件上對條件和問題作如下的梳理。

條件問題

硬座車廂每節有118個座位,共有8節車廂。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硬臥車廂每節有66個鋪位,共有6節車廂。一共有多少個鋪位?

(2)學生獨立解答,解答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選擇什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并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4)指導學生理解什么叫“剛好滿員”,其中的意思就是指每個旅客都有座位或鋪位;反過來也可以這樣理解,每個座位和鋪位都沒有空著。所以,“剛好滿員”的人數實際上就是這列火車的座位數和鋪位數的和。

(5)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完成后集體訂正。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引導學生先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再指導學生解答。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么?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導學反思

1、本節亮點:

2、待改進處:

中間、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一)

【導學內容】 

教科書第31~32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導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0乘任何數都得0的道理,能應用這一知識正確計算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式。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導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0+6=10+0=0+250=8-0=25-0=100-0=0+0=0-0=

教師:同學們這些題你會算嗎?算一算吧!

學生計算后教師追問:“從上面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以下幾點:

(1)每道算式都有0。

(2)任何數加、減0都得原來的那個數。

教師:從上面的計算中我們知道0和任何數相加得任何數,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那么0和一個數相乘,結果又會怎么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板書課題: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1.導學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魚缸,里面只有水,沒有魚。

教師:魚缸有幾條魚?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

引導學生說出:魚缸里沒有魚,可以用數0來表示。

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個魚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沒有魚。

教師:現在兩個魚缸里一共有幾條魚?應該怎么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列式為:0+0=0

教師:如果列成乘法,該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回答:2個0相加,可以列式為0×2=0或者2×0=0

多媒體課件接著出示:3個、4個、5個魚缸。

引導學生分別列式為:3×0=04×0=00×5=0,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

教師:如果有100個這樣的魚缸,共有多少條魚?該怎么列式?結果等于多少呢?

引導學生列式為0×100=0或100×0=0

教師:觀察這些乘法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再全班匯報。

引導學生得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2.導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

教師:從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告訴我們去參觀科技館的有203人,學生票的票價是每人3元。

教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幫小朋友算一算他們一共需要多少錢嗎?

學生嘗試列式:203×3

教師:你能嘗試計算嗎?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三位數乘一位數有哪兒不一樣?

引導學生回答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一樣,都是從個位乘起。其中不一樣的是三位數的中間有0。

教師:在計算中,你是怎么做的?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這樣解答:

(1)分步計算。203中的2在百位上,表示2個百,200×3=600,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3×3=9600+9=609

(2)用豎式計算。

教師:用豎式計算時,3乘十位上的0得幾?(得0)那這個0寫不寫呢?如果要寫,應該寫在哪兒?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這里的0在十位上,它和3相乘的結果得0,這個0要寫在十位上,用來占位。

3.導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401 

× 2

 

406

× 7

 

學生計算,請一生板演。

教師:這兩道題都是中間有0的數乘一位數,在計算時,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嗎?

引導學生回答: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乘得的積中間不一定有0。如果個位上的數相乘不進位,這一位上就要寫0,如果個位上的數相乘進位了。那么積的這一位上的數就不是0,而是進位來的這個數。

教師:我們在計算406×7時還可以怎么做?

引導學生說出做類似的題還可以從左到右依次計算。400×7=2 800,6×7=42,合在一起就是2 842。

4.小結

教師:通過剛才的對比計算,你們認為在“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它的計算方法和前面學習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一樣,積的十位是否寫0,要根據個位上的數和一位數相乘的積而定,該進位的依然要進位。

三、課堂練習

(1)教科書32頁上試一試,抽三個學生板演。

(2)教科書33頁課堂活動第1題算一算、比一比、議一議。

學生獨立計算

教師:比一比,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果不計算,你知道上下兩個算式,哪個算式的結果要大一些嗎?

四、全課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略)

五、布置作業

練習六第1,2,3題。

導學反思

1、本節亮點:

2、待改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