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的運算第1課時 說課稿(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5-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1課時  (總第4課時)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十二冊第87頁“整理與反思”及“練習與實踐”的1~8題。

【知識要點】

1.計算整數加.減法要把相同數位對齊,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把小數點對齊,計算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但不管是整數加.減法,還是小數或分數加.減法,計算時都是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直接相加.減。

2.計算整數乘.除法都要按法則進行計算。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算,再根據因數里一共有幾位小數,在積里點上小數點;小數除法把除數化成整數來除,要注意小數點的處理。分數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分數除法用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

3.這部分內容與以往教材相比,有以下幾點不同:

①關于乘法:4個6,可以是4×6,也可以是6×4;4×6讀作4乘6,4和6都是乘數,也可以叫做因數。

②關于除法:新教材中沒有給出“第一種分法”和“第二種分法”等名稱。

③對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不作要求,對分數中的假分數不要求化成帶分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正確掌握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及整數計算法則與小數計算法則之間的聯系,能正確進行計算。讓學生掌握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種關系進行驗算。并在計算過程中熟練地進行估算。

2.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依據具體算式靈活地選擇計算方式,體會不同計算方式的價值。

3.使學生根據提議正確理解數量關系,合理選擇和組合信息。

4.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理解相關的基本數量關系,掌握與百分數有關的計算。

二.教學建議

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重點抓住以下幾點進行:

1.重視學生的口算。第一學段的要求是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第二學段的要求是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2.加強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3.鼓勵算法多樣化。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4.練習過程中要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第一學段要求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一位數乘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第二學段要求能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簡單的小數.分數的混合運算也是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5.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避免對應用題進行機械的程式化的訓練。對于較繁雜的計算,允許學生借助計算器進行計算。

6.對于每分鐘的口算量,數學課程標準中沒有作具體要求。     

三.知識鏈接

1.認識乘法(教科書二上P1)

2.認識除法(教科書二上P30)

3.小數加法和減法(教科書五上P47)

4.小數乘法和除法(教科書五上P68、P86)

5.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教科書五下P80)

6.分數的乘法和除法(教科書六上)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四則運算的意義及法則

1.通常所說的四則運算是指什么?(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

       四則運算的意義各是怎樣的?

2.整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數位對齊,從個位加(減)起]

      小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小數點對齊,從最低位加減起]

      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

3.分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進行計算。)

4.整數乘法和除法是怎樣計算的?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數乘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二)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8題。

1. 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題。先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再交流總結出相關的口算方法。如果部分學生口算有困難,可以允許他們現寫出計算過程,再寫出得數。

2. 完成“練習與實踐”第2題。讓學生一組一組地進行計算,通過比較和交流進一步弄清各種運算的計算方法。

3. 完成“練習與實踐”第3題。這一題的估算練習只要求學生估算整數加.減法和乘法。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各題的驗算方法。這一題的演算方法可以是多樣的,重點是讓學生養成驗算的意識和習慣。

5.完成“練習與實踐”第5題。先讓學生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再依據算式說說怎樣計算。要讓學生分析簡單的數量關系,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用口算.筆算.估算還是用計算器算。做這4道題不難,關鍵是讓學生以這4題為例,討論什么情況下用口算,什么情況下用筆算,什么情況下用計算器算,什么情況下只需要估算,加深對這幾種計算手段施用情況的感悟。

6.完成“練習與實踐”第6題。先幫助學生理解場景中的信息,再讓學生正確理解相應的數量關系,合理選擇.組合信息。

7.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先讓學生弄清應納稅款是多少元的14%,再獨立完成。

8.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先出示第8題表中數據,讓學生試著比較這幾個隊員助跑摸底成績。學生可能在認識上有分歧,要逐步引導他們明確:只比較助跑摸高的厘米數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現分別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數相當于起身高的百分之幾,再比較得到的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