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第2課時(總第2課時)數位順序表 說課稿(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3-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第12冊p84-85“練習與實踐”第5-9題。

【知識要點】

    1.多位數的讀、寫; 

                          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數位 … 萬   級 個      級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萬分位 …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個

計數單位 …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一

︵個︶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萬分之一 …

    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左往右讀、寫,整數部分每四個數位一級,分別為個級、萬級、億級等;

    2.數的改寫省略:求一個數的近似值,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較大的數;

3.數的大小比較。

【新舊教材差異】

    與舊教材不同的是,對數的讀、寫、改、比較大小等知識點,是通過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憶、討論、交流、反思,理清數的概念的發展脈絡,體會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在實踐中復習舊知,發展數感,培養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理解,加深對正數與負數、小數與負數、分數與百分數關系的認識;

    2.讓學生在練習中復習多位數的讀、寫方法,提高正確讀、寫多位數的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把一個較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以及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4.使學生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建議

    本節課要把數的讀寫、改寫和大小比較作為重點,通過復習數位順序表,讓學生掌握多位數的讀寫方法,利用第6題練寫法,利用第9題練讀法,引導學生討論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取近似值的方法,利用7、8兩題復習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在充分利用“練習與實踐”第5-9題的同時,要適當補充習題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復習的知識。

三、知識鏈結

1.數的讀寫     (教科書四上P86-90)

2.數的改寫     (教科書四上P91-99,五上P39-43)

3.比較數的大小 (教科書三上P24-26)

4.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五上P69例2,P74例5)

四、教學過程

(一)認識數

1.通過上一節課的復習知道,我們學過哪些數?

2.做P84第5題

  說明:整數的計數單位是“1”,當用“1”作單位不能準確地表示數值時,就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或小數來表示。小數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百分數是一種更加特殊的分數,只能用來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系。

(二)數的讀寫

1.出示數位順序表.

  舉例:362005789.123 每一位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怎樣讀?

2.復習P84第6題,寫數;

3.復習P85第9題,讀出面積和人口,注意0的讀法;

  舉例:用4個“8”和4個“0”組成一個數,再讀一讀: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的八位數;                          

(2)只讀出一個“零”的八位數;                      

(3)讀出兩個“零”的八位數;                           

(4)讀出三個“零”的八位數。                                

     小結讀法.

(三)數的改寫

(1)把第9題中的面積數改寫成用“萬平方千米”作單位的數;

(2)把第9題中的人口數改寫成用“億” 作單位的數;

(3)把第9題中的人口數精確到萬位。

    小結改寫方法:把一個數改寫成某個單位的數,只要把小數點移到相應數位的后面就可以了,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時,要先找到相應數位上的數,再用“四舍五入”法舍去該數位后面的尾數。

(四)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1)完成第7、8兩題;

(2)互相交流,總結規律;

(3)指名說一說取一個數的近似值的方法,注意“0”的作用。

(五)比較數的大小.

(1)第9題按照面積的大小怎樣排列?還可以怎樣比較?

(2)第9題按照人口的多少怎樣排列?還可以怎樣比較?

     讓學生小結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習題精編

一、填一填:

1.整數部分從右邊起,第五位是(      )位,億位在第(   )位;小數

  部分從左邊起,第一位是(      )位,萬分位在第(      )位。

2.15040800.56里面有(  )個千萬,(  )個萬,(  )個百,( )個十分

  之一,(  )個百分之一。

3.一個數的千萬位、萬位、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它各位上都是0,

  這個數是(               )。

4.用數字0、7、3、9、8、5組成一個最大的六位數是(         ),最小

  的六位數是(          )。

5.8.954保留整數是(       ),保留一位小數是(       ),保留兩位小

  數是(       ),改寫成百分數是(     )%。

6.將一根23 米長的木料平均鋸成4段,用去其中的一份,用去這根木料的

  (   )(   ) ,用去(   )(   ) 米,還剩(     )%。

二、選一選:

1.一個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縮小1000倍是3.45,這個數是(   )。

A  0.345      B  3.45       C  34.5         D  345

2.用三個2和兩個0組成一個五位數,只讀一個“零”的數是(   )。

      A  22200     B  20202     C 20022        D  22002

3.求一個圓柱需要多少鐵皮一般用(   )取近似值,求圓柱的容積一般用

      (  )取近似值,求一堆圓錐形沙堆的體積一般用(   )取近似值。

      A   四舍五入法    B  進一法      C  去尾法

三、讀一讀:

          73986.403          60099000         100020000.002

     讀作:            讀作:             讀作:                  

四、寫一寫:

    一億八千萬       零點三零零二    六億七千一百五十萬零六點零五 

    寫作:           寫作:          寫作:                       

五、改一改:

    346300=        萬≈     萬     790034080=        億≈      億

    2010999=       萬≈     萬     149640000.5=      億≈      億

    0.285=(   )(   ) =(      )%     36.8%=(   )(   ) =(   )(小數)

六、猜一猜:□里面可以填哪些數:

    9□875≈10萬              39□0000000≈39億

七、比一比:將3.1415、314.2%、15750 、3.1425從小到大排列起來。 

第3課時 (總第3課時)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第12冊p85-86頁“練習與實踐”10-14題.

【知識要點】

1.倍數和因數、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和公倍數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分數與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3.探索數的排列規律,體會小數和分數的稠密性,體會有限與無限的辨證統一;

4.估計數的大小;

5.百分數的意義以及百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回憶和整理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進一步明確奇數和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聯系與區別,加深對整數及其性質的理解。

2.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分數與小數、百分數的互化的認識。

3.培養學生探索數的排列規律的能力,體會小數和分數的稠密性、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一。

4.使學生在估計和驗證的過程中鍛煉估計數的大小的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以及百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形結合的方法價值。

【新舊教材差異】

1.舊教材“數的整除”知識以一個單元的內容編排在第10冊教科書里,而新教材分別編排在四年級(下冊)第9單元和五年級(下冊)第3單元,課題改為“倍數和因數”、“公倍數和公因數”。

2.舊教材中“整除”、“互質數”的概念新教材已刪除。“約數”、“公約數”、“最大公約數”等概念換說成新教材中的“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質數”在新教材中側重說成“素數”。最簡分數的意義則變成“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最簡分數”。

    3.舊教材中“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變成新教材中“用列舉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難度也比舊教材降低了很多,即只要求學生會求10以內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100以內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嗎”中作一介紹,但一般不要求學生掌握這些方法,更不能作為考試要求。

    4.扇形統計圖在較早的版本中就有這一教學內容,后來刪除了,新教材又增設了這一內容,不過要求降低了許多,只要求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不要求學生制作扇形統計圖。

二、教學建議

1.本節課側重練習數的性質、規律、大小估計,以及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復習倍數和因數時,注意結合學生的交流,幫助學生適當整理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并注意適當比較倍數與因數、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的含義,進一步明確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復習第11題時先讓學生自己填一填,再指名學生說說填空時的思考過程,進一步明確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并適當總結分數、小數和百分數互化的方法。

3.第12題重點要讓學生通過填空和思考,認識到:第(1)題中的小數,后面的總比前面的大,而且越來越接1;第(2)題中的分數,后面的總比前面的小,而且越來越接近0。從而培養學生探索數的排列規律的能力,體會小數和分數的稠密性,體會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一。

4.復習第13題時,學生估計是有一定的難度,也比較容易產生分歧。教學時不必急于提示答案,可以讓學生先把自己的估計結果在圖中標出來,再通過計算加以驗證。

5.復習第14題時,先讓學生說說小華家的幾項支出中最多的是什么?排在第二位的是哪項支出?如果用分數表示,該項支出占總支出的幾分之幾?再讓學生在圖中標一標。

三、知識鏈接

    1. 倍數和因數          (教科書四下p70-81)  

    2.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科書五下p22-30)   

    3. 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科書五下p60)           

    4. 百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六上p98-104)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

1、倍數和因數的意義

   學生練習

(1)從小到大寫出3的五個倍數:     、     、     、     、         

(2)寫出12的所有因數:                                                                            

     結合練習提問:怎樣找一個數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有多少個?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比較方便?(一對一對地找)

一個數的因數個數是有限還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幾?最大的呢?

2.奇數和偶數

  指出下面哪些數是偶數,哪些是奇數?

  35、72、69、101、0、1、73、1003、2008

  什么叫偶數?什么叫奇數?

3.素數和合數

 指出下面哪些是素數,哪些是合數?

 78、51、23、57、91、90

 什么叫素數?什么叫合數?

4.公因數和公倍數

(1)寫出18和24所有的公因數,并指出其中的最大公因數。

(2)從小到大寫出4和6的三個公倍數,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數。

5.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0題

(二)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及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1.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1題的第(1)小題

 學生口答,說明算理。

 提問:你能說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嗎?

 小結: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把一個分數寫成和原來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變的分數。

2.學生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1題第(2)小題

 指名口答,并說出互化的方法。

(三)復習數的排列規律

1.學生填寫“練習與實踐”第12題,填完后指名說思考過程。

2.向學生適時滲透極限的思想。

(四)復習數的大小估計及百分數意義的實際運用。

1.數的大小估計

  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3題。

2.百分數意義的實際運用

 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4題的第(1)小題。

(五)全課小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