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總第5課時)
一、 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12冊89頁“整理與反思”和89~91頁的“練習與實踐”1~12題。
【知識要點】
1.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沒有括號的: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
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2.加法.乘法的運算律
名 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3.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4.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按運算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和一些簡單的運算性質,并能應用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合理.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加深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能正確地分析.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4.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并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二、 教學建議
復習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抓住兩點進行:
一是明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如果是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是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二是加法和乘法運算律既適用于整數,又適用于分數和小數的運算。
練習與實踐中,要借助第2題,讓學生補充其它一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并補充一些具體的題目,以豐富學生的運算知識。借助第7題,讓學生回憶一些其它的百分率的知識。第11題,關鍵要根據已知條件算出這個月的谷時和峰時的用電量分別是多少,再讓學生對照谷時和峰時的收費標準算出谷時和峰時的用電量分別是多少。
三.知識鏈接
1.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四下P35.P39例題)
2.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五上P97第11題)
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六上P80例1)
4.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四上P56.P57例題)
5.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四上P61例題)
6.乘法分配律(四下P54例題)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四則混合運算里,第一級和第二級運算是怎樣規定的?
2.指名說出運算順序。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題:讓學生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二) 復習運算律和一些運算性質
1.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減法和除法計算時,有時還可以應用哪些運算性質?
指出:計算連減或連除時,如果兩個減數先加或兩個除數先乘,可以口算出得數,就可以先把兩個減數先加或者兩個除數先乘起來,使計算簡便;反過來,如果把減去兩個數的和轉化成連減或者除以兩個數的積轉化成連除來計算,可以口算的,可以反過來用這個性質使計算簡便。
3.“練習與實踐”第2~6題。
第2題:讓學生先獨立計算,再說說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
提醒: ×4÷ ×4不能做成( ×4)÷( ×4)=1÷1=1
÷7+ × 可以先轉化成 × + × ,再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
第4題:讓學生說說解答每個問題時分別是怎樣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依據了哪些數量關系。
第5題:第(1)題先讓學生在圖上標出小芳的行走路線,再列式解答。第(2)題讓學生在圖上標出兩人相遇的大致位置時,要提醒學生聯系他們的速度關系進行思考。
第6題:第(1)題讓學生先用計算器計算左邊3題,再讓學生觀察有何規律,接著直接寫出右邊3題的得數。第(2)題要讓學生認識到這里應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
(三) 復習百分數的應用
1.出示:(1)女生40人,男生50人,女生占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2)男生50人,女生人數是男生的80%,女生多少人?
(3)女生40人,占男生人數的80%,男生多少人?
指名口答。
提問:第(2)(3)題為什么都是用男生人數乘以80%?它們都是按照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式的?上面題里的80%的對應量是什么?
2.歸納基本思路:解答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 ”,并且找出與百分之幾的對應量,然后列式解答。
3.“練習與實踐”第7~12題。
第7題:要先讓學生回憶“出勤率”的含義,然后再解答。
第8、9題:要先讓學生說出每一題的數量關系,然后再解答。集體訂正時,要指名說出思考過程。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比較這三道題目,使學生認識到:這三道題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電費與九月份進行比較。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了百分之幾”就是求節約的水電費相當于九月份的百分之幾;而“十月份的水電費比九月份節約了15%”,是指節約的水電費是九月份的15%。
第11題:要先向學生介紹有關“谷時電”.“峰時電”的規定。然后再引導學生計算出谷時電和峰時電的用電量,最后再對照標準算出谷時電和峰時電的電費各是多少,并求出它們的和。
第12題:要讓學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運期間的硬座票比平時的票價貴15%,軟座票上浮20%是指春運期間的軟座票比平時貴20%。下浮10%就是比平時的票價便宜10%。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獨立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