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掌握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能力目標: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正確進行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
【教學難點】 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把百分數化成小數
75% 12%
2、、把百分數化成分數
34% 15%
二、 練習內容
1、 用分數表示下面題的商
9÷11= 16÷ 12=
14÷21= 39÷ 26=
思考: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2、 把下列數按從大到小排列
72.5% 7/9 0.7255 0.755
3、想一想、填一填
2/5=( )%=( )(小數)
9÷6=( )/( )=( )%=( )(小數)
4、 判斷
(1)0不是自然數。
(2)1個0.1與9個1/10的和是1。
(3)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因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數單位比6/7的分數單位小。
5、某小學今年植樹600棵,根據下面的條件求出去年植樹多少棵。
(1)去年植樹的棵數是今年的80%。
(2)去年比今年少植30%。
三、教學小結
通過本課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五課時 這月我當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用百分數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價值。
能力目標:在經歷數據調查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教學重點】 會用百分數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先用等量關系表示各題中的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1) 我校有女生450人,占全校人數的 。
(2) 一段鐵絲剪去 ,剛好是3米。
(3) 一桶油倒出20千克,剛好占全桶油的 ,這桶油有多少?
師:解答這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樣的?
師:這節課,我們就用同樣的思路和方法來繼續學習。
二、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家是誰當的家,你了解你家一個月的支出情況嗎?請簡單介紹一下。
師:如果讓你去當家,你會如何支配家里的支出?
師:“當家”中的學問可多了,你們想弄清“當家”中的數學問題嗎?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2、揭示課題,板書:這月我當家。
三、探究新知
(一)收集數學信息和問題
師:假如老師想對你家的家庭月支出有一個清楚的了解,而且能一目了然,你會怎樣做呢?(生:制作成統計表)
師:同學們,老師也是當家的,你們想知道老師家的家庭月支出情況嗎?
課件出示統計表:
食品 服裝 水電氣 書報 其他 合計
錢數/元 500 100 125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師:這就是老師家的家庭月支出情況統計表,但是很遺憾,統計表被弄臟了,其中一些數據看不清楚了,你們愿意幫老師找回看不清的數據嗎?
1、讀懂統計表里的內容
師:仔細觀察,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老師家這個月有哪些項目的支出?
師:這個“合計”是什么意思?
2、提出數學問題。
師:統計表里需要你們幫老師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課件出示:
水電氣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書報支出多少錢?
其他支出多少錢?
其他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
合計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師:你們都找到了表中的一些數學信息!那我想了解你們對40﹪是怎樣理解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 “總支出“就是“合計”,也就是各項支出的總和。
(二)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師:同學們剛才提出那么多的問題,你覺得先解決哪個問題比較好?為什么?
那么怎樣解決呢?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再動筆算一算。
2、交流、匯報
(1)把自己解決的問題與同桌間交流。
(2)指名匯報
師:誰能說說哪個問題能先解決(生: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
請大家認真分析表內數據間的關系,找到等量關系并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師巡視,指名不同算法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說說解題思路與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解:設這個月總支出是X元。 解:設這個月總支出是X元。
總支出×40%=食品支出 總支出×8%=服裝支出
40%X=500 8%X=100
X=500÷40% X=100÷8%
X=1250 X=1250
方法三: 方法四:
500÷40%=1250(元) 100÷8%=1250(元)
3、比較算法的異同。
師:黑板上的幾種算法,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對比
師:同學們,請認真思考,我們在解決“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這個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和復習中的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有什么聯系?
5、小結:其實,百分數應用問題就是分數應用問題,就用解決分數應用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來解。因此,今天所解決的就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不同的算法,明確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確百分數應用問題就是分數應用問題,就用解決分數應用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來解。 ]
(三)把統計表補充完整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老師家這個月的總支出是1250元。總支出1250元實際上也是什么?那剩下的問題會解決嗎?
1、讓學生獨立把表格填寫完整。
2、全班交流反饋。
四、鞏固應用
1、填一填
(1) 學校里男生人數占51﹪。
( )×( )=男生人數 ( )÷( )=全校人數
(2) 果園里桃樹棵樹是梨樹的120﹪。
( )×( )=桃樹棵樹 ( )÷( )=梨樹棵樹
(3) 五年一班今天的的出勤率是98﹪。
( )÷( )=98﹪ ( )×98﹪=( )( )÷98﹪=( )
2、
類別 本數 占總數的百分比
科技類 2400 20%
故事類 3600
學科類 50%
(1)學校圖書館共有多少本書?
(2)請把上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項 目 錢 數/元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日常生活 1100 40﹪
娛 樂 400
其 他 ?
3、把表格補充完整。
4、一套西服按六五折出售的價格是260元,這套西服的原價是多少元?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四、全課總結
作為一家之主的感覺?
【板書設計】
這月我當家
統計表:
食品 服裝 水電氣 書報 其他 合計
錢數/元 500 100 125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對比認識方法,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習新知做鋪墊,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注意教學理念,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觀點,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類推和知識遷移,在本課中有鮮明的體現,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很好方法。教給學生解題思路是值得借鑒的,本課中,“在已知條件中,首先找單位“1”的量,接著想數量關系式;最后列式。”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們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與溝通,是完善思維過程的一個體現。比較,是一種辯證的認識方法,也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一環。我在本課教學中,精心提供思維材料,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與溝通,完善思維過程。
新授之前,舊知鋪墊:出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類型應用問題。在已知條件中,首先找單位“1”的量,接著想數量關系式;最后列式。通過大量練習,學生能夠自主地利用這三句話,展開思路來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問題。
對比完成新知內容。通過舊知鋪墊,學生可獨立完成“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類型。通過對比,使學生用同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用方程或算術法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鞏固練習展開思維。我設計的練習一環節,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用更多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應用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思維過程。
成功的課堂離不開師生間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只有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學生才能得到真切的體驗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