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姓名:張 鳳 琴
2010年10月
統計與可能性說課稿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可能性”這一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范疇。學生在學習“可能性”這部分內容之前,已經對某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單元內容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游戲方案。培養初步的隨機的觀念和概率的思想,為第二學段“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從而樂于探究。 由于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系。所以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試驗、收集、分析,幫助他們直觀形象地感知。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游戲方案。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積極的活動參與中豐富學生對等可能性的體驗,滲透概率的統計含義,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同時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對“等可能性”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的過程。根椐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教法。在教學中讓學生分小組拋硬幣,體驗可能性,精心設計游戲,應用可能性,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并鼓勵大膽創新。
2、學法:學生的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在學法的選擇上,我采用“學中玩,玩中學,合作中交流,交流后合作”的學習方法。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自主探索,形成新知的“再創造”。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硬幣、實驗記錄表;骰子等等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同學們平時喜歡玩跳皮筋、打乒乓球的活動,那么你們如何決定先后順序呢,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我們都知道,游戲、比賽時都應講求公平、公正。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比賽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看:(課件播放兩支足球隊比賽的場景。賽前,裁判向兩隊隊長出示一枚硬幣。)
3.你認為用拋硬幣決定誰先開球的方法公平嗎?說說你的理由!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公平性相關的知識--可能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足球比賽開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戲公平性的問題,學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興趣濃厚!
(二)、主動參與 探索新知
1、動手實驗,獲取數據。
大多同學認為硬幣掉下來時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機會相等,覺得拋硬幣的方法很公平,那到底這種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來做一個實驗,由大家親自動手拋一拋硬幣。
在開始實驗之前課件出示實驗要求:1、5人小組拋硬幣,組長負責記錄,其余4人每人拋10次,每組共拋40次,拋硬幣時用力均勻,高度適中;2、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統計相關數據,填入實驗報告單(如下表);3、小組成員分工協作,看哪個小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
實驗小組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總次數
第()組
【這一環節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試驗、去探索、去體會,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思維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2、分析數據,初步體驗。
請各個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匯總到總統計表(課件出示總統計表如下表)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填入相關數據。
小組 總次數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1
2
3
4
5
…
合計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后討論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數是非常接近的,初步體驗等可能性。
3、閱讀材料,加深體會。
如果我們繼續拋下去,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出示歷史上數學家做過的拋硬幣實驗數據。(課件出示幾位數學家的實驗結果,如下表)。
數學家 總次數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蒲 豐 4040 2048 1992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費 勒 10000 4979 5021
皮爾遜 24000 12012 11988
羅曼列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讓學生觀察數據,發現規律,再次體會等可能性。
4、分數表示,科學驗證。
最后新授小結:我們親自做過了實驗,又參照了數學家實驗數據,發現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數很接近,說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你們能用一個分數表示它們嗎? 引導學生用1/2表示等可能性。
【這一個環節,學生在拋硬幣的實驗中遞進式感悟、理解、體會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規制的公平性。并學會用二分之一表示等可能性。有效地突破了重點,難點!
(三)、綜合活動 豐富體驗
1、玩飛行棋游戲(出示飛行棋的圖)。
【我把課本上的習題進行處理,將習題1、2、3有機整合,溝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根據學生實際重組教材,把它們串成一個連環游戲:我是這樣設計的】
(1)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玩法:用擲骰子來玩。
把全班分成紅、黃、藍三隊,進行游戲。
(2)接著游戲前決定哪隊先開始?引出用轉盤來決定,先設計這樣一個轉盤,(課件演示方案一)
各隊學生肯定認為這個轉盤不公平,“為什么不公平?”引導學生說一說指針停在紅、黃、藍色區域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用分數表示。
既然這個轉盤不公平,“你會設計一個公平的轉盤嗎?”運用等可能性的知識放手讓學生動手設計出公平的轉盤,有效地突破難點。(課件演示方案二)那現在每隊出現的可能性是(1/3)這樣就公平了。
轉轉盤決定先后順序,提問:如果轉動轉盤60次,轉到紅色區域的可能性是多少次?
(3)、選骰子
轉盤選定了哪個小隊先開始,我在這里設計兩種骰子,如果你是隊長你會選哪個?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長方體6個面大小不等,一個面的面積越大,投擲后朝上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這個方法是不公平的)
(4)開始飛行棋游戲
最后擲骰子玩飛行棋,有的隊贏了,有的輸了,如果再玩一次,輸的隊有沒有可能贏?為什么?讓學生體會隨機事件的存在,滲透隨機觀念。
【這樣設計游戲活動,學生愿學,樂學。在公平、公正的游戲中進行鞏固、應用、拓展性練習,讓學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戲公平,游戲中的事件發生必須是等可能性的!
2、幸運摸獎:50個小紙條,0.5元摸一次。
文具盒 1個
筆記本 3個
鉛筆 8支
空白 38個
假如你是摸獎者,你認為這樣設計公平不公平?并說明理由。(最后強調指出:凡摸獎活動,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計算一下,就會發現:都是組織者得利,參與者吃虧,所以玩游戲、摸獎可得好好動腦分析,把每一種可能性都分析透徹,這樣才不會上當。
【讓學生通過探究感知等可能性及游戲的公平性,到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全課小結 拓展延伸
1、現在老師想在班中任意抽出一個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你知道抽到你的可能性是多少嗎?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例隨處可見,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情也用到了“可能性”?
【通過交流感想和體會,滲透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2、拓展延伸
要在一個口袋里裝入若干個形狀與大小完全相同的紅、黃、藍不同顏色的球,使得從口袋中摸出一個紅球的可能性為1/6 ,應該怎么辦?
【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所學的概率知識,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板書設計:
可能性
正面朝上
拋硬幣 可能性是相等的 公平
反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