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誰先走--統計與可能性》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4-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安陽高新區第一小學   戴艷芳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對可能性的內容,小學教材分兩段編排。在三年級學生已經會用 “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初步體驗了可能性有大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在豐富的游戲活動中體驗隨機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對 “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

教學目標:

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

(1)通過對比試驗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在試驗結果匯報整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2)通過小組合作、親身實踐、自主探究,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掌握判斷游戲是否公平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分析試驗數據,掌握判斷游戲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教具準備:課件、跳棋、啤酒瓶蓋、一元硬幣、兩種色子

學具準備:啤酒瓶蓋、一元硬幣、橡皮制作的色子、兩張表格

二、教法分析

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營造一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觀察、猜測、驗證與交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在玩中學,在學中悟。

    三、學法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我以學生為主體,讓孩子們在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探究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老師拿出一副跳棋,問孩子們玩過嗎?誰想來和老師玩一盤?在這里我以孩子們熟悉喜歡的事物引入,以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接下來,從本班挑選一名學生上臺,問:我們倆誰先走呢?(板書“誰先走”)若學生謙讓,我也謙讓。若學生不謙讓,我也不謙讓,師生為誰先走爭執不下。這時很自然的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引到了本課的主題上。接下來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說出了抽簽、轉盤、拋硬幣、石頭剪子布等很多方法來決定誰先走。這時老師拿出一個瓶蓋問能不能用拋瓶蓋的方法來決定誰先走?孩子們可能會說:如果正面朝上學生(老師)先走,反面朝上老師(學生)先走。我又問孩子們這樣公平嗎?學生有的說公平,有的說不公平,認為老師先走的可能性大。(板書課題“可能性”)到底公平不公平,讓試驗來證明吧!

第二部分:實踐探索,深入體驗

1、反例體驗

(課件出示)試驗要求:1、從學具袋中拿出瓶蓋和表一;2、每個小組拋瓶蓋10次,拋瓶蓋時用力均勻,高度適中;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一人拋瓶蓋,兩人觀察瓶蓋落地后哪面朝上,一人填寫表一; 4、小組成員分工協作,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完成得最快。(正面記√,反面記×)

表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   計   

正面 反面

活動過程中,老師巡視指導。

匯報結果,統計全班數據。

正   面    反   面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五組

合計

經過各小組匯報整理,孩子們發現拋瓶蓋會出現兩種情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而且瓶蓋正面朝上的次數少,反面朝上的次數多,也就是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不相等,故而判斷拋瓶蓋不公平,誰選反面朝上,誰先走的機會就大。(板書:不相等、不公平)。通過活動,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拋瓶蓋是不公平的。怎么樣才公平呢?那拋什么公平呢?孩子們想到硬幣,硬幣是均勻的,猜測正反面朝上各有二分之一的可能性,認為拋硬幣是公平的。口說無憑,讓事實來說話吧!

2、對比分析,體驗拋硬幣的公平性

讓孩子們拿出一元的硬幣和表二,按照拋瓶蓋的方法拋硬幣10次,孩子們發現硬幣正面朝上的次數和反面朝上的次數是非常接近的。這時老師說:如果我們繼續拋下去,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出示著名科學家的試驗數據,孩子們觀察到正反面朝上的頻率都越來越接近1/2。進而判斷二者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所以,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走是公平的。(板書:相等  公平)

科學家  總次數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蒲豐 4040 2048 1992

費勒 10000 4979 5021

皮爾遜 24000 12012 11988

羅曼列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讓學生在對比的試驗活動中體驗、理解、感悟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的公平性,知道判斷游戲的公平性,要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第三部分:應用練習,加深理解

1、如果三人玩跳棋,用什么方法決定誰先走呢?用拋硬幣的方法就不適用了,隨即我出示轉盤并介紹游戲規則:每人選一種顏色,指針停在誰選的顏色上誰就先走。孩子們會馬上提出轉盤設計不公平,并說明紅色區域所占面積大,指針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最大,黃色區域所占面積小,指針停在黃色區域的可能性最小。我順勢追問指針停在黃色區域的可能性最小,是不是就一點可能也沒有。通過追問讓孩子理解機會小不等于沒有可能,機會大并不代表你一定贏。之后引導孩子從等可能性的角度來重新設計,即將轉盤平均分成三部分,紅、黃、藍各占1/3,保證游戲的公平性。

2、跳棋最多可幾人一起玩?(六人)那用什么方法決定誰先走呢?出示長方體色子。引導孩子說出它的六個面大小不等,投擲后,面積大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大,面積小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小。并讓孩子動手試一試,驗證說法正確。在此基礎上孩子們能夠很清楚地描述材料均勻的正方體,在投擲后六個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6。接著做一個小練習:如果投擲180次,估計大約會有多少次數字“6”朝上?學生計算出30次。一定會是30次嗎?最后一個問題讓學生體會隨機事件的存在,滲透隨機觀念。

通過以上練習讓孩子們進一步理解等可能性的公平性,當在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時,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回味新知,反思小結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感受?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很多,找到這樣的例子與大家分享,好嗎?通過交流感想和體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滲透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板書:               

可能性

相等           公平

不相等          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