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流利讀文,理解課文。
2.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教學難點: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教學資源:非網絡資源
教學策略:啟發式,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朗讀指導(3 分鐘)
認讀詞語:
1)(出示第一組詞語)縮著身子 輕輕嘆息 苦苦等待 餓得哭泣
A 指名讀 ,糾正字音,這組詞語給我們什么感覺?(痛苦、難受、悲傷等)
B 做做“縮著身子”的動作,理解“輕輕嘆息”,無奈、哀傷;體會“苦苦等待”,你有過“苦苦等待”的時候嗎? 帶上感受齊讀。
2)(出示第二組詞語)快活地成長 健康的身體 操場上奔跑 草地上游戲
A 自由讀,感覺心情如何?
B 快樂地齊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快樂。
4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識字應當與閱讀相結合,在讀中識字,在識字中讀書,二者不應割裂,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二)感悟課文內容(17)
1學習第1小節:
(1)(出示第1小節)自己讀、指名讀、評價:哪里讀得好?
(2)比較句子:
A 我要給小樹畫個太陽,讓小樹也能成長。
B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3)感悟句子,想象朗讀,讀出興奮的語氣。
2、學習第2小節:
(1)(出示第2小節) 自己讀。師:你有沒有苦苦等待的時候,那時你會想些什么?多可憐呀!小鳥也是這樣的,你想幫助它們嗎?趕快拿起馬良的神筆來實現你的愿望吧!男女生賽讀。(讀出喜悅的語氣)
(2) 師:我不僅關心小樹、小鳥,還關心著身邊的伙伴。
3、學習第3小節:
(1)(出示第3小節)自由讀:你讀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幫助西西?
生1:我讀到“不幸”時,最想幫助西西。
師:西西怎樣的“不幸”?(雙腿殘疾等)
生2:他沒有了雙腿,只能坐在屋里,也就是說他不能……(生自由發言:不能奔跑、不能游戲……)
(2) 啟發學生想象: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
師:他需要一雙好腿,他有嗎?他只能(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起奔跑、游戲,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讀出沉重的語氣)
(3)此時此刻,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為他做點什么?齊讀第3小節。
是啊!關愛別人,帶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4、學習第四小節:發揮想象,依照課文寫一節詩。
(三)快樂閱讀(10)
資料城里也有很多關愛別人的小伙伴我們一起去認識、向他們學習一下
[設計意圖:閱讀應做到口誦心記,情思互促。引導學生讀詩時應指導學生如何去想象,感受,如何讀才能表達自己的理解。這里的引導也是有層次的,先教讀第一節,然后是放手讓學生自由讀第二、第三小節,我重點是在關鍵處給以提示。]
(四)確定主題、練習寫作(10分鐘)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發現每個同學都擁有一顆善良關愛的心。
1..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
2.畫一畫,寫一寫: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總是和不幸共同存在的,我們周圍的環境、身邊的人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畫什么?幫助誰呀?把你的愿望畫下來或寫下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活動有兩個層次,由淺入深,有收到放,水到渠成。]
板書設計:
畫太陽 讓小樹成長
假 如 畫谷粒 讓小鳥吃飽
(有神筆) 畫好腿 讓西西奔跑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假如》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2.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3.搭石第二課時課件
10.木蘭詩第二課時閱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