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3、學習課文,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huán)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2、學習課文,樹立環(huán)保意識,認識環(huán)境的重要。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huán)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朗讀感悟課文1--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朗讀感悟課文1--4自然段。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復述22課的內容。
2、青蛙的泥塘到底賣出去沒有呢?今天繼續(xù)學習。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節(jié)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可以問問老師和同學。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請“小老師”來帶讀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xù)識記。
4、再讀課文,這次要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6)
5、指名一個同學讀課文,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
6、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7、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8、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再讀課文,要求:讀通順、連貫,思考,有什么明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學生質疑。
3、昨天野鴨告訴青蛙,泥塘里的水太少了,那么青蛙是怎么做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青蛙是怎么引水的。
4、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5、小青蛙種了草,引來水,泥塘賣出去了嗎?(板書)
6、泥塘為什么沒有賣出去?讀第三段,邊讀邊想:有哪些小動物從這里經過?他們說了些什么?
小鳥說,這里缺點兒樹。
蝴蝶說,這里缺點兒花。
小兔說,這里缺條路。
小猴說,這里應該蓋所房子。
7、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全班齊讀。拓展思維:小鳥為什么說這里缺樹?蝴蝶為什么說這里缺花?小兔為什么說則合理缺路?小猴子為什么說這里缺房子?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8、小動物們提了這么多的建議,小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9、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補充板書,說說小青蛙是怎么做的。
10、小青蛙做了這么多,他的泥塘到底賣出去了沒有?我們明天接著學習。
四、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范寫“缺”。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業(yè)設計。
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23、青蛙賣泥塘(下)
青蛙
老牛 沒有草 種草
野鴨 水太少 引水
小鳥 缺樹 栽樹
蝴蝶 缺花 種花
小兔 缺路 修路
小猴 缺房子 蓋房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3、學習課文,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huán)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2、學習課文,樹立環(huán)保意識,認識環(huán)境的重要。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huán)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交流認字方法。
2、字詞游戲。
二、學習課文5、6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來了,自己試著讀一讀青蛙這次是怎么吆喝的?
指名朗讀第5段,其他的同學想一想:青蛙說這里多好啊!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兒多好,把這些句子畫下來,自己讀一讀。
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看到現在的泥塘你覺得怎么樣?如果你是青蛙你會想些什么?還賣嗎?
3、指名讀,齊讀這一部分。
4、朗讀全文。
5、思考課后習題二:青蛙為什么不再賣泥塘了?
6、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
小青蛙用他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舒適的環(huán)境,我建議,同學們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起來改造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好嗎?
7、你家周圍環(huán)境怎樣?我們的教室又是怎么樣的?如何使它更美麗?小組出謀劃策,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演一演。
1、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貼圖)。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小組分角色演一演,后上臺表演。
四、擴展練習。
朗讀課后習題三,指導感情朗讀。
五、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范寫“修”。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作業(yè)設計。
1、熟讀課文。
2、讀課后習題三。
3、預習古詩。
板書設計:
23、青蛙賣泥塘(下)
這么好,不賣
課后記:
[《青蛙賣泥塘》教學設計 (鄂教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9.《認識青蛙》課件
10.認識青蛙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