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學生看一看,記一記,找一找等多種實踐活動形式,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逐步建立對1厘米的印象。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會使用刻度尺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態度,并在實際觀察和操作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目標解析:
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劃、比較、測量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測打好基礎,并讓學生在觀察尺子和用尺子測量時體會到物體的長度實質上是由幾個相同長度單位組成的。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圖釘、田子格本等。
教材分析:
厘米的認識屬于圖形與幾何的測量這方面的內容,新課表對這方面的內容有明確的`要求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標準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并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3、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并經行測量。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學期“比長短”的學習,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本節課在此基礎上教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了解古代人測量物體的方法。
課件播放教材第2頁上的三種古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圖,我們知道了古代的人們就是選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用這個標準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中實例,通過動手實踐制作認知沖突,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同時通過介紹古代的人們測量物體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古代人的聰明才智。】
2、介紹“1拃”的長度。
⑴、課件出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用1拃測量課桌寬的圖,這樣測量出的長度一致嗎?
⑵、教師示范1拃(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叫做“1拃”),學生親自動手體會“1拃”。
⑶、討論
①、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
(因為有的同學手大,有的同學手小,所以導致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②、當測量相同的物體出現測量結果不一致,那該怎么辦呢?
觀察故事圖片
請學生敘述每張圖片的意思,然后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3、統一長度單位。
歸納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選用相同的長度單位,也就是要統一長度單位。
二、實踐中認識厘米
1、認識尺子。
平時我們測量物體長度時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課件出示尺子圖,同時請同學們拿出直尺,仔細觀察,你能在直尺上發現什么?結合課件進行說明。
⑴、刻度線。
尺子上的這些豎線是厘米尺的刻度線,刻度線很整齊,排列得很均勻。
⑵、數字。
①、尺子上的數字中,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點)
②、結合課件加以說明,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其他的數字是尺子的刻度,幾就表示從0到這個數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⑶、長度單位的表示符號。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個單位在國際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為“cm”。(板書:厘米cm)
2、認識厘米。
⑴、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⑵、認識1厘米。
①、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②、學生匯報找法。(0~1之間、2~3之間、3~4之間的長度。)學生回答時結合課件進行。
③、教師歸納: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厘米。
⑶、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①、同桌互相比劃1厘米。
②、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
③、比一比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用1厘米比較田字格的寬和圖釘的長。
④、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比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際測量打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課件放大1厘米的長度作為標準,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以實際1厘米的長度作標準。】
3、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1)測量紙條的長度。
①、學生討論交流測量紙條長度的方法。
②、學生分組測量紙條的長度,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③、指生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課件演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邊演示邊解釋: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也就是幾個1厘米。
(3)動手測量數學書的寬的長度,然后指生匯報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親身經歷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三、練習中鞏固新知
1、找一找、量一量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寬約()厘米,手掌寬約()厘米,一拃長約()厘米。
2、讀物體的長度(看幻燈片)
3、判斷題:對打√, 錯打×.
①。小明的鉛筆長約8厘米。()
②。教室的長約8厘米。()
③。語文課本的寬約100厘米。()
④。小明身高約1厘米。()
⑤。小紅的食指寬約1厘米。()
四、小結中談收獲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活動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五年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4-04
人教版拼音教學課件04-11
人教版dtnl教學課件0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認識線段》教學課件04-02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學課件04-03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數學教學課件模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