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并上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1
為了落實臺兒莊區教育局進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工作會議精神,深化三六五新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市優秀教師的引領示作用,決定開展“同課異構”教學展示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中心,著力改進教法和學法,使課堂充分體現有效教學的理念,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引導全體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培養和打造一批教學基本功過硬,教有特色的研究型教師,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目的意義
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就是讓不同的教師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背景、情感體驗,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學科教學的規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呈現出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形式,讓教師實現思維碰撞,提升教研水平,加速專業成長,促進自身發展,從而不斷優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有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學效益。
三、工作思路
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活動,應充分應用比較研究的方法看待“同”中之“異”,側重點是研究“異”。明確比較研究的的主題,關注同課之中的異構在何處,各種異構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如何,還存在著什么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活動,要做到四個結合:與學校教學常規要求相結合;與學科集體備課活動相結合;與校本教研相結合;與題研究相結合。通過活動,加強全體教師對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流程設計、教學媒體使用等方面的關注程度,為深入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儲備思想認知和典型案例。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組織管理,提高活動質量,由教導處牽頭,數學教研組負責組織落實。
五、活動安排
(一)、活動內容:四年級數學學科“同課異構”公開課活動。
(二)、活動主持主持人:林向陽記錄:馬丙新
(三)、活動總結主持人:林向陽記錄:馬丙新
(四)、活動進程
1、活動時間:20xx年10月31日(星期四)全天。
2、活動地點:實驗小學塞課室。
3、參加教研活動的領導、老師到賽課室集中。
4、活動安排:8:20主持人宣布活動進程及要求。
5、參加人員:棗莊市師范附小領導、教育局領導,實驗小學全體數學老師。教導處做好上、下課時間的把握,準時上下課。
6、評課說課:下午4:005:30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集中在報告廳評課說課,具體安排:
首先由林向陽校長宣讀會議議程:
1、上課教師說課
2、王主任評課
3、林校長評課
4、王主任作精彩報告
5、劉玉國校長總結發言
六、其他事項:
1.本次教研活動為期一天,上午1、2、3節由3位教師分別講授同一課題,下午研討。
2.準備階段:組織“同課異構”活動,參加“同課異構”授課教師的課,代表本校的教學教研水平,是本校學科集體智慧的呈現。學科教研員指導授課教師備課。
3.研討階段:
(1)授課教師闡述本節課的設計思路、理念和理論依據,總結教學環節等方面的得失。
(2)專家點評。
(3)學校校長作總結發言。
4.總結階段: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措施。
5.如果活動時間有變化,另行通知。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2
一、活動目標:
1. 加強小學數學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提高;
3. 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教師的教學研究意識。
二、活動內容:
1. 教師交流分享:每位教師準備一節自己的數學課,進行課堂觀摩和交流分享,其他教師進行點評和提問,共同探討優化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2. 教學案例分析:從教師們提供的教學案例中選取一些進行分析,討論其中的教學難點和解決方法,促進教師的教學思考和反思;
3. 教學研究小組:按照年級和教材內容劃分小組,教師們自愿選擇加入不同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和探討某一教學主題或難點,形成研究成果并進行分享;
4. 教學資源分享:教師們將自己整理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分享,包括教案、課件、練習題等,提供給其他教師參考和借鑒;
5. 專家指導:邀請數學教育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介紹最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解答教師們的疑問。
三、活動組織:
1. 時間安排:根據教師的工作安排和學校的課程安排,確定活動的具體時間,一般可以選擇在周末或假期進行;
2. 活動地點:可以選擇學校的教室、會議室等場所進行活動,也可以選擇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場地;
3. 活動組織者:由學校的數學教研組組長或校長指定一位負責人負責組織和安排活動;
4. 活動宣傳:在學校的教務處、教研組和校園網等渠道進行宣傳,向教師們介紹活動的目標和內容,鼓勵教師們積極參與。
四、活動評估:
1. 教師滿意度調查:在活動結束后,對參與活動的教師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他們對活動的評價和建議;
2. 學生學習效果評估: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績變化,評估活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3. 教師教學改進情況:觀察教師在活動后的教學中是否有改進和創新,評估活動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活動總結與反思:
1. 活動總結報告:由活動負責人撰寫活動總結報告,對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2. 活動反思會議:組織教師們進行活動反思會議,分享各自的收獲和感受,討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六、活動保障:
1. 組織支持: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教研活動,提供必要的組織支持和資源保障;
2. 專家指導:邀請數學教育專家進行指導和講座,提供專業的教學支持;
3. 教學資源:學校要提供教學資源的共享平臺,方便教師們進行資源的交流和分享;
4. 獎勵機制:對積極參與活動、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3
一、活動意義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旨在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同時,通過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進步。
二、活動目的
通過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們期望實現以下目的:
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激發教師的創造性,鼓勵教師根據自身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比較和交流,教師能夠發現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借鑒他人的優點和經驗,進一步優化自身的教學策略。
促進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增強教師團隊的凝聚力,通過共同探討教學問題,分享教學經驗,實現共同成長。
三、活動步驟
確定每個年級上課主題:教導處與年級組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協同各年級教師共同確定上課主題。主題應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探討價值。
個人教學設計:教師根據確定的主題,潛心研讀教材,廣泛收集資料,根據自身教學風格及學生特點設計可行的教學設計方案。設計方案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
同課異構實踐階段:實施教學,集中聽課。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聽課活動。聽課教師應認真記錄教學過程,觀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后續的評議和反思提供依據。
課后評議:聽課結束后,由教導處組織進行集體評議和個體反思,對課的特點、不足,教師對教材解讀、處理進行探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通過大家的互動、溝通、分享,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教師間的交流。
總結與反思:在評議的基礎上,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發現自身的優點和不足,進一步優化自身的教學策略。同時,也應對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本身進行反思和總結,為今后的活動提供經驗和借鑒。
四、活動要求
教師應積極參與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盡心盡力地完成教學設計與實踐。
聽課教師應尊重他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認真觀察教學中的問題,積極參與評議和反思。
在評議環節中,教師應以促進教師成長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客觀地評價他人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總結和反思環節中,教師應認真總結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活動中其他教師的優點和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提供經驗和借鑒。
活動組織者應精心策劃和組織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和有效實施。同時,也應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如提供教學資料、安排聽課時間等。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11-22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09-29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簡報(精選10篇)12-12
幼兒園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簡報03-14
初中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簡報(精選6篇)12-09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課程總結06-23
小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簡報(通用5篇)12-08
同課異構活動方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