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內經的健康標準

時間:2024-09-04 19:06:21 內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內經的健康標準

  《黃帝內經》開篇即明確了健康的概念,它認為,一個健康的人必須在天時、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適當的和有層次的協調。

內經的健康標準

  按照《黃帝內經》的觀點,現在我們所言的健康人,其實只能算是“常人”,而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應該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①合天時,“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②合人事,“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意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③養腎惜精,“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國的傳統醫學提倡“天人合一”的理論,認為“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一個人的生命、身體、健康和疾病都和周圍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人體的健康是離不開天的,更不能逆天而行,只有符合“天人合一”的規律,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根據《黃帝內經》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的太極思維方法,道醫將我們的生命狀態分為“未病態”和“已病態”兩種。已病態具有明顯的痛苦感覺,即“偏陰偏陽”的疾病狀態;未病態沒有明顯的痛苦感覺,即人體陰陽相對平衡的健康狀態。另外,即使體內潛伏著某些病因,但它未對人體陰陽造成破壞的話,仍然屬于未病態。

  一個人進入中年之后,隨著生理功能的衰敗,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疾病,中醫將此歸結為陰陽失衡。《易傳·系辭》中記載:“原始及終,故知死生之說”,“陰陽交合,物之始,陰陽分離,物之終。合則生,離則死。”

  基于此,道醫認為,人體的健康也必須符合以下十個標準:

  1

  雙目有神。

  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睛的好壞不僅能夠反映出心臟的功能,還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聯。

  道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眼睛是臟腑精氣的會聚之所在。因此,眼睛的健康也就反映出了臟腑功能的強盛。

  2

  臉色紅潤。

  臟腑功能良好則臉色紅潤,氣血虛虧則面容也顯得沒有光澤,臉色就是人體五臟氣血的外在反映。

  3

  聲音洪亮。

  人的聲音是從肺里發出來,聲音的高低自然決定于肺功能的好壞。

  4

  呼吸勻暢。

  “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人的呼吸和五臟的關系非常密切,呼吸要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

  牙齒堅固。

  道醫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牙齒的好壞反映著腎氣和腎精的充足與否。

  6

  頭發潤澤。

  道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者,其華在發。”頭發的狀況是肝臟藏血功能和腎精盛衰的外在反映。

  7

  腰腿靈活。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憊矣。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筋肉經絡和四肢關節強健的標志。

  8

  體形適宜。

  道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者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和痰火等病癥。

  9

  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為髓之海,人的記憶全部依賴于大腦的功能,髓海的充盈是維持精力充沛、記憶力強、理解力好的物質基礎,也是腎精和腎氣強盛的表現。

  10

  情緒穩定。

  道醫認為情志過于激烈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大腦皮質和人體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人的精神恬靜,自然內外協調,能抑制心理疾病的發生。

  拓展閱讀:《黃帝內經》閉目養生13式訣

  閉目養神是養神修性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收效明顯的方法。道醫認為,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稱,對身心健康關系重大。

  《黃帝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見神的充耗,關系到人的壯老;神的得失又關系到人的昌亡,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于目。

  閉目可以養生,閉目養神對于中老年人以及終日勞心用腦或長期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閉目養生法主要有以下13式:

  一、閉目養心

  在日常諸事紛擾、頭昏腦脹時,找一清靜之地,正襟危坐,雙目閉合,眼瞼下沉,調勻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則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煩惱漸漸消失,進入靜謐祥和狀態,機體陰陽氣血通達順暢,心理平衡,情緒愉悅,頭腦清晰,渾身輕松。

  二、閉目降氣

  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難捺之時,要理智地控制情緒,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搓,到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胃氣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緩。

  三、閉目行悅

  在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閉目獨坐,盡量默憶,想象以往得意歡愉之事,即會覺得心神平衡,悲傷煩亂之情就會逐漸消失。

  四、閉目臥思

  人有三種思維方式:第一為睜眼思維方式,第二為夢境思維方式,第三即是閉目思維方式。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象”,即臥而不寐,閉目臆想聯翩。

  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大腦排除了外界的干擾,又處于充血、充氧狀態。如此,可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以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五、閉目消食

  吃完飯后閉目休息10~30分鐘,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肝臟的保養,尤其是對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人們吃完飯(尤其是午飯,因為吃的一般都比較多)后,體內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下,正常的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對肝臟的損害。

  六、閉目賞樂

  你可以常常閉目聽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和戲曲。優美的旋律可增進大腦活動,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七、閉目解乏

  勞逸結合對老年人來說十分重要,當身體勞動累了,或讀書、看報、寫字疲乏的時候,不妨閉目靜養片刻,這對迅速恢復精力和養生保健都大有益處。

  八、 閉目釋煩

  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說閉上眼睛不但可以養目,而且可以靜心。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災病不生,福氣永存。

  遇到繁雜吵鬧的場合或自己不愿看的場面,又不便避

  九、閉目養陽

  老年人適當閉目靜心曬曬太陽,可以養陽。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克勞瑟發現,如果不是嚴重高血壓癥,經常曬太陽能夠降低血壓。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

  十、閉目動行

  老年朋友們不妨試試,找一處清凈之地雙目微閉,全身放松,以盡可能慢的動作打一套太極拳,充分體會緩慢柔韌,圓滑連貫的要領,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十一、閉目強記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日漸衰退,常常會遇到要記起某個人、回憶某件事,一時半會兒就是想不起來,抓耳撓腮甚是痛苦。

  此時不妨閉目靜心幾分鐘,待全身放松,心平氣和后,或許會靈機一現,豁然開朗。

  十二、閉目神游

  靜坐閉目,給想象插上翅膀,飛向野外,觀靈山秀水,望天高云淡,聽飛瀑松聲,游長江大海……此時心怡神馳,心靈與天籟之聲竊竊私語,天人合一,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

  人到老年,不能日行千里,卻能神行萬里,這種“精神”暢游非常有益健康。

  十三、閉目靜息

  老年人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遇到一時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再難以入睡時,千萬不要心煩意亂,即使不能入睡,靜息也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內經的健康標準】相關文章:

內經的認識09-10

內經的意思09-05

內經的圣人08-15

內經感悟07-14

內經的精華09-11

內經的來源09-18

內經與傷寒07-31

《內經》與天癸06-07

內經經脈別論08-13

內經中的汗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