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紅樓夢詩詞鑒賞

時間:2025-01-02 17:45:00 曉映 古詩 我要投稿

紅樓夢詩詞鑒賞(精選19篇)

  中國著名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撰寫者曹雪芹根據書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寫出不同風格的詩詞。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紅樓夢詩詞鑒賞,供大家閱讀參考。

紅樓夢詩詞鑒賞(精選19篇)

  紅樓夢詩詞鑒賞 1

  判詞欲潔何曾潔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詩詞鑒賞】

  這一首說的是妙玉。

  判詞前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與判詞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潔之地。

  妙玉出身于蘇州一個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當了尼姑。她文墨也極通,模樣又極好,也是大觀園中的一位姣姣者。說她潔,是因她嫌世俗社會紛紛擾擾不清凈才遁人空門,這是一層含義;她又有潔癖,劉姥姥在她那里喝過一次茶,她竟要把劉姥姥用過的一只名貴的成窯杯子扔掉。她想一塵不染,但那個社會不會給她準備那樣的條件,命運將把她安排到最不潔凈的.地方去。按規矩,出家就要六根凈除,可她偏要帶發修行,似乎還留一手,這是她塵心末斷的一個根據。第六十三回寫寶玉過生日時,妙玉特意送來一張拜帖,上寫:檻外人妙玉恭肅遙扣芳辰。一個妙齡尼姑給一個貴公子拜壽,這在當時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覺地對寶玉萌生了一種愛慕之意。這類地方把一個少女隱秘的心思寫得極細。作者寫這些細節,不是要出妙玉的丑,不是對她進行譴責,而是充滿了憐惜之情。一個才貌齊備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廟里過著那種枯寂的生活,該是多么殘酷!她的最后結局如何呢有一條脂批說:瓜洲渡口紅顏固不能不屈從枯骨。推測起來,她可能在榮府敗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個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買去作妾。這是多慘的杯具。這就應是終陷淖泥中的含義,與高鶚續書寫的被強盜掠去有別。

  紅樓夢詩詞鑒賞 2

  點絳唇·耍的猴兒謎(第五十回)

  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后事終難繼。

  【說明】

  這首用“點絳唇”曲子寫的謎語,湘云念了后,“眾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只有寶玉一下子就猜著了。

  【注釋】

  1.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猴子多生活在山谷中、澗溪旁,被人捕住后便離了山林,來到鬧市,供人耍玩。

  2.名利猶虛——指猴子穿衣戴帽,扮成文官武將的樣子。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耍猴兒者,木箱之內藏有羽帽烏紗,猴手自啟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揚可聽,古稱‘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3.后事終難繼——小說中湘云已作了解說:“那一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鑒賞】

  湘云這個謎,作者大有深意。謎兒眾人不解,只讓寶玉猜中,也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句句適用于寶玉:大荒山青梗峰的頑石,幻形入世,成了怡紅公子,這不正是“溪壑分離,紅塵游戲”嗎?“真何趣”的感慨與他在《寄生草解偈》一曲中所說的“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的意思一樣;“名利猶虛”,是他蔑視仕途經濟的反抗思想;“后事終難繼”,或者說“剁了尾巴去”,正應了他“懸崖撒手”、棄家為僧的結局。這樣,謎語就簡括了寶玉一生的道路。

  從整個賈府后來“一敗涂地”、“樹倒猢猻散”來看,也完全符合謎語末句所言。當時湘云以猴兒斷尾解說它,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如果這些人知道這句話所預示的真正含義,還有誰能笑得出來呢?

  謎語的巧妙,還在于它又可以成為對當時政治上各種丑惡人物的無情的嘲諷。因為,在作者那樣“旁觀冷眼人”看來,世上一切熱中于功名利祿之輩,從他們套上名利的繩索的那一天起,也就像“耍的猴兒”一樣,上竄下跳在扮演著滑稽的角色。他們洋洋得意于一時的高官厚祿,儼然擺出一副了不起的.姿態,這完全像“沐猴而冠”那樣虛妄可笑。戲總是要演完的,那時怕也免不了落得個“后事終難繼”的下場。后四十回的續補者沒有按原作者這條線索去寫。他硬要寶玉念念不忘“有個好兒子,能夠接續祖基”(對李紈說的話),而且寫他自已也得了貴子還攻讀“四書”、“八股”,考中科舉,金榜掛名,又預言“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大翻曹雪芹“名利猶虛,后事終難繼”的案。今天看來,這些地方恰好都是續書的致命傷。

  紅樓夢詩詞鑒賞 3

  警幻仙姑歌辭

  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

  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詩詞鑒賞】

  第五回寫寶玉在可卿房里睡著后,夢見自己在可卿引導下來到了一個人跡稀逢,飛塵不到的仙境,就是第一回書中提到的太虛幻境,忽然聽到山后有人(即警幻仙姑)唱出了這首歌辭。

  所謂太虛幻境,完全是作者依據表述某種思想意圖的需要憑空虛擬的。夢里的故事當然是假的,但作者借此表現的思想卻不是文章游戲,而是寓進了很深的涵義,個性是十二釵的判詞及《紅樓夢》曲是全書的'綱領,要仔細研究,認真對待。甚至能夠說,讀不懂第五回,就沒法完全讀懂《紅樓夢》。

  這首歌辭以虛無觀念對男女間感情進行了否定。《孟子》里說:食、色,性也。《禮記》里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些都是關于男女情愛的唯物論的說法。但佛教認為,一切苦惱都起源于情欲,要擺脫煩惱就要斬斷一切情思,包括愛的情欲。警幻仙子讓寶玉聽見這首歌,是要啟發他醒悟,不要陷入情愛的糾葛中不能自拔。寶玉當然不會醒悟,如果他在這時就醒梧過來出家當和尚,那么一部《紅樓夢》故事就沒了。

  紅樓夢詩詞鑒賞 4

  警幻仙子賦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回廊。仙抉乍飄今,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今,聽環佩之鏗鏘。屆笑春桃今,云堆翠髻;唇綻櫻顆今,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今。滿額鵝黃。出沒花問今,宜嗅宜喜;徘徊池上今。若飛若揚。蛾眉顰笑今,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今,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今,冰清玉潤;慕彼之華服今,閃灼文章。愛彼之貌容今,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今,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招。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于孰地,來自伺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詩詞鑒賞】

  這首賦出初在第五回中,寫的是寶玉眼中的'警幻仙姑的形象。賦是一種文章體裁,構成于漢代,其特點是講求文采韻律。拼命夸張渲染;流弊是堆砌詞藻,有時令人生厭。

  在一個重要人物出場時,為引起讀者的興味來一大套贊美辭,這是舊小說慣用的手法。曹雪芹為迎合當時讀者的習慣,也寫了這么一篇賦。賦這種體裁的文章,只能這樣寫,反反復復地鋪陳,不厭其煩地比喻,沒完沒了地贊嘆,一大篇文字也只說了一個美字。從這篇賦能夠窺見作者多方面的才華,但賦本身并無深意。因其資料同全書思想無必然聯系,讀者也能夠不必個性重視它。

  紅樓夢詩詞鑒賞 5

  賈雨村對月口占五言律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詩詞鑒賞】

  這首詩出此刻第一回中。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里寄居著一個貧困落魄的書生賈雨村。此人相貌魁偉,氣度不凡,很得甄士隱的賞識。一日在甄家書房里,偶然瞥見甄家的丫鬃嬌杏在院內掐花。這個嬌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賈雨村,就回頭多看了他兩眼,賈雨村便以為嬌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廟里就害起了單相思。這首詩便是他中秋夜對月隨口吟出的抒懷之作。

  賈雨村在《紅樓夢》中不是個無足輕重的主角。他賴甄士隱的慷慨資助赴京應舉,名登金榜,穿戴著猩袍烏紗,得意洋洋地回來當了知府。不久因貪酷之弊,被政敵搞掉,又變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師。之后又靠走賈政的'后門,起復做官,由于善于鉆營,在官場中爬上得高位置。脂硯齋的批語說他是王莽、曹操一類人物,可能在賈家敗落時,他還要有一番恩將仇報、落井下石的表演,可惜曹雪芹的書只給我們留下八十回,高鶚續作的后四十回又沒完全體現作者原意,我們無法明白其具體情節了。從書的前幾回中,我們就能夠看出,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極深,喜怒不形于色,心狠手辣,敢作敢為,可說是個亂世之奸雄。

  在吟上面這首詩時,他還是個旅居僧房,向和尚討粥吃的窮措大,所以看見個長得周正一點的丫鬟也使他動心,一廂情愿地想入非非。這首詩準確地反映了一個窮秀才向慕女色及榮華富貴的心理。詩寫得挺像樣,說明賈雨村很有才學。

  紅樓夢詩詞鑒賞 6

  護官符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詩詞鑒賞】

  這幾句俗諺口碑出此刻第四回中。賈雨村靠賈家的關系,復職補授應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為爭買英蓮(香菱)而打死小鄉宦之子馮淵的案件。雨村不知底細,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門子葫蘆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這份護官符,提醒他:金陵城這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薛蟠就是豐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諺口碑就是流傳在民間的順口溜。稱之為護官符,是說巴結這四家官僚貴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們不僅僅要丟官,連腦袋也保不住。

  《紅樓夢》在展開描述以賈家為中心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前,先拿出一張護官符給讀者看,讓人們對他們的權勢和富貴先有個籠統的認識。因為是老百姓的口頭創作,當然要極度夸張。它流露出的情緒,不是對他們的富貴和權勢的艷羨,而是對他們官官相護、橫行不法的咒罵。第一回書里,作者聲明此書毫不干涉時事,亦非傷時罵世,并不是真話。你看圍繞著護官符的前后情節,把當時官僚政治的`腐敗黑暗整個托了出來,恰是要干涉時事、傷時罵世!馮淵是個小鄉宦的兒子,薛蟠為了爭買一個丫頭,將其活活打死,竟然沒事人一般進京走了。把人命官司視為兒戲,自以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果然,馮家的仆人告了一年狀,競沒有一個為官的為其做主。老謀深算的賈雨村當然也明白個中利害,連欺帶壓,胡亂判決了此案,保全了薛蟠,向賈家送了個整人情,寫了封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慮的信,就算完事。

  《紅樓夢》是寫四大家族(主要是賈家)興衰、榮枯的過程。而他們的衰敗,首先是從子孫不肖、腐敗墮落開始的。在那里,首先拉出薛蟠示眾。他生在書香繼世之家,是個孤種,由于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終日斗雞走馬,游山玩水,會酒觀花,聚賭嫖娟,什么缺德的事他全干得出來。等作者的筆觸轉到榮寧二府時,什么賈赦、賈珍、賈璉、賈瑞、賈薔、賈蓉、賈芹等等,全都出來了。他們像一群貪婪的蛀蟲,拼命啃噬祖宗給他們留下的家業。在他們權勢還盛時,誰也不能奈他們何;但是到了他們惡貫滿盈時,窺伺著他們的報應就紛至沓來了。

  紅樓夢詩詞鑒賞 7

  賦得紅梅花(第五十回)

  【說明】

  蘆雪廣聯句,寶玉獨少,被罰往櫳翠庵折紅梅花。大家又叫新來的岫煙、李紋、寶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紅”、“梅”、“花”三字做韻。專命折得紅梅的寶玉做一首《訪妙玉乞紅梅》詩。

  詠紅梅花得“紅”字(邢岫煙)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喜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注釋】

  1.芳菲——花草香美。

  2.“沖寒”句——意即“先喜〔紅梅〕沖寒迎東風而笑。”

  3.“魂飛”句——意謂紅梅若移向庾嶺,其景色就與春天很難區別了。大庾嶺盛植梅,參見《牙牌令》之二注。借“庾嶺”點出梅花,借“春”點出色紅。

  4.“霞隔”句——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見《龍城錄》。用“霞”喻花紅。用“隔”、“未通”,因趙師雄所夢見的羅浮山梅花是淡色的,與所詠的紅梅不同。

  5.“綠萼”二句——意謂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綠萼,梅花綠色的稱綠萼梅,這里借梅擬人,說“萼綠”,即仙女萼綠華,故曰“添妝”,與下句取喻相類。《增補事類統編·花部·梅》“萼綠仙人”注引《石湖梅譜》:“梅花純綠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云。”妝,指紅妝,紅衣、胭脂等皆屬。寶炬,指紅燭。宋代范成大《梅》詩:“午枕乍醒鉛粉退,曉妝初罷蠟脂融。”縞仙,本喻梅花。見《詠白海棠》之一、之四注。扶醉,醉須人扶。以“醉”顏點出花紅。殘虹,虹以赤色最顯,形殘時猶可見。南朝江淹《赤·虹賦》:“寂火滅而山紅,余形可覽,殘色未去。”也借以喻花紅。

  6.“看來”句——包含二義:一、花色美麗,不同尋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豈是”來排除,是為了說紅梅。

  詠紅梅花得“梅”字(李紋)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注釋】

  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

  2.“逞艷”句——意即春未到,紅梅逞艷,先迎著我醉眼開放。

  3.凍臉——因花開于冰雪中,顏色又紅,故喻之。借意于蘇軾《定風波·詠紅梅》詞:“自憐冰臉不宜時。”痕,淚痕。以血淚說紅。

  4.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故言酸。待到時過,雖無怨恨,花亦烏有,所以說“成灰”。借意于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誤吞”句——說梅花本是白的,因誤吞神奇的丹藥而換了骨格,變成紅花。“丹藥”的“丹”雙關義就是紅。范成大《梅譜》:“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6.“偷下”句——說紅梅本是瑤池的`碧桃,因偷下紅塵而脫去舊形,幻為梅花。傳說瑤池種植仙桃,《西游記》中孫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7.“江北”二句——意謂請告訴蜂蝶,不要把紅梅錯認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燦爛的季節。春燦爛,因紅梅色似春花才這樣說的,非實指。當時還是冰雪天氣。蜂蝶,多喻輕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詠紅梅花得“花”字(薛寶琴)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注釋】

  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

  2.“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落霞,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度,認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3.“幽夢”句——意謂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參見前聯句“何處梅花笛”注。以“紅袖”的“紅”點花的顏色。

  4.“游仙”句——意謂梅花的香氣使人如游仙境。乘槎游仙的傳說,見《博物志》:銀河與海相空,居海島者,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果碰到了牛郎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拾遺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乘槎本當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花紅。槎,木筏。

  5.瑤臺——仙境。詠梅詩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掩斂下瑤臺”。瑤臺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6.“無復”句——不要因為紅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臺所種。

  【鑒賞】

  參見《訪妙玉乞紅梅》詩的鑒賞。

  紅樓夢詩詞鑒賞 8

  訪妙玉乞紅梅(第五十回)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再割紫云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注釋】

  1.開樽——動杯,開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詩未做。裁,裁奪,構思推敲。

  2.尋春問臘——即乞紅梅。以“春”點紅,以“臘”點梅。蓬萊,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櫳翠庵。

  3.大士——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宣傳以為她的凈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里以觀世音比妙玉。

  4.嫦娥——比妙玉。程高本作“孀娥”,只是寡婦的意思。從脂本。檻外,欄桿之外。又與妙玉自稱“檻外人”巧合,所以黛玉說:“湊巧而已。”(據庚辰本)程高本改為“小巧而已。”也是不細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這兩句是詩歌的特殊修辭句法,將櫳翠庵比為仙境,折了梅回“去”稱“入世”,“來”到庵里乞梅稱“離塵”。梅稱“冷香”,所以分“冷”、“香”于兩句中。“挑紅雪”、“割紫云”都喻折紅梅。宋代毛滂《紅梅》詩:“深將絳雪點寒枝。”唐代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踏天磨刀割紫云。”紫云,李詩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 誰惜詩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樣子。這里說因冷聳肩,寫自己踏雪冒寒往來。蘇軾《是日宿水陸寺》詩:“遙想后身穿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7.佛院苔——指櫳翠庵的青苔。這句是以詩的語言說自己歸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詩文中多以“苔”寫幽靜。

  【鑒賞】

  隨著封建制度日趨衰落,當時的豪門,特別是貴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虛,做詩竟成了一種消磨時光和精力的娛樂。他們既然除了“風花雪月”之外別無可寫,也就只得從限題、限韻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說中已換過幾次花樣,這里每人分得某字為韻,也是由來已久的一種唱和形式。描寫這種詩風結習,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這一階層人物的無聊的精神狀態。

  從人物描繪上說,邢岫煙、李紋、薛寶琴都是初出場的角色,應該有些渲染。但她們剛到賈府,與眾姊妹聯句作詩照理不應喧賓奪主,所以蘆雪廣聯句除寶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湘云。眾人接著要她們再賦紅梅詩,是作者的補筆,借此機會對她們的身份特點再作一些提示,當然,這是通過詩句來暗示的。作者曾借鳳姐的眼光介紹邢岫煙雖“家貧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極溫厚可疼的人”(四十九回)。她的詩中紅梅沖寒而放,與春花難辨,雖處冰雪之中而顏色不同尋常,隱約地包含著這些意思。李紋姊妺是李紈的寡嬸的女兒,從詩中淚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語來看,似乎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達喪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輕狂之態,可見其自恃節操,性格上頗有與李紈相似之處,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環境教養所造成的。薛寶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閨秀,豪門千金的“奢華”氣息比其他人都要濃些。小說中專為她的“絕色”有過一段抱紅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詩彷佛也在作自畫像。

  寶玉自稱“不會聯句”,又怕“韻險”,作限題、限韻詩每每“落第”。他懇求大家說:“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了。”這并非由于他才疏思鈍,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歡那些形式上人為的`羈縛。為了證明這一點,就讓他被“罰”再寫二首不限韻的詩來詠自己的實事。所以,這一次湘云“鼓”未絕,而寶玉詩已成。隨心而作的詩就有創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賀的詞而不師其意,“沾佛院苔”的話也未見之于前人之作。詩歌處處流露其性情。“入世”、“離塵”,令人聯想到寶玉的“來歷”與歸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檻外梅”,寶玉后來的出家并非為了修煉成佛,而是想逃避現實,“蹈于鐵檻之外”。這些,至少在藝術效果上增強了全書情節結構精細嚴密的感覺。

  紅樓夢詩詞鑒賞 9

  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詩詞鑒賞】

  這一首說的是探春。

  判詞前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這副畫象征著探春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離別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遠嫁的情景

  探春是賈政的小老婆趙姨娘生的。在賈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聰明、最有才干的'一個。說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為。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回,寫她代鳳姐管理一段大觀園,把那么紛繁的事務,一宗一件管理得井井有條,表現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幾乎不在鳳姐之下。

  她在封建觀念影響下,以自己是庶出為恥;加上趙姨娘為人卑瑣,她就干脆不認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稱玫瑰花,又鮮艷又有刺。在抄檢大觀園一回,她居然敢打那個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個大嘴巴!多么令人痛快!鳳姐隨意作踐趙姨娘,但是對其生的這個出眾的女兒卻絲毫不敢小看,還要畏她五分,獨表敬重。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嬌小姐,隨著家族末落,命運也一樣令人悲哀,年輕輕的就遠嫁異鄉,路遠山遙,斷絕了與家人的聯系。判詞前的畫里畫著兩人放風箏,可能還有一個女孩兒同她一起嫁走,因曹雪芹沒寫完全書,不知是誰了。

  紅樓夢詩詞鑒賞 10

  榮禧堂聯語

  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詩詞鑒賞】

  第三回書中寫林黛玉在賈雨村護送下,來到榮國府外婆家。見過賈母等人后,又去拜見其舅父賈政,中間經過榮國府正堂榮僖堂,看到這副對聯。

  榮禧堂是榮國府的中心建筑。榮禧堂斗大的三個大字是皇帝親筆書賜榮國公賈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萬幾還宸翰之寶,這在當時社會是至高無尚的榮耀了。第七回書里,尤氏說焦大從死人堆里把太爺背出來,得了命,可見賈家的先人著實為皇帝老倌賣過命,立過大功業,所以才被封為國公。對聯下面;行小字:同鄉世教弟勛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王爺給題對聯,還要客氣地稱弟,能夠想見賈家當年勢力多么煊赫。

  紅樓夢詩詞鑒賞 11

  秦可卿臥室聯語

  嫩寒鎖夢因春冷,花氣襲人是酒香。

  【詩詞鑒賞】

  第五回寫寶玉隨可卿來到她的臥房,一進屋就聞到一股香氣,又見壁上掛著明代畫家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畫的是楊貴紀酒醉后沉睡的美態),旁邊掛著宋代秦太虛(觀)寫的這副對聯。寶玉一下子高興起來,連叫那里好!就在那里沉酣入睡,并作了一場極其離奇荒唐的夢。

  第二回書里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講到寶玉說過的話: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貴族男人一進仕途就費盡心機去爭名奪利,品格墮落;而閨中少女和社會隔絕,持續著純潔的天性,這是寶玉厭男喜女的基本根據。他愿意在秦可卿房里午睡,就同他上述特點聯系著。

  可卿的臥室是個青春少婦的臥室,其擺設、色調、氣息,處處都同普通臥室不同。書中說寶玉當時已十三歲,正是青春萌動期的開始,這個臥室的一切都仿佛對他是一種朦朧的啟示。作者在那里憑空杜撰了許多擺設,什么武則天的寶鏡,趙飛燕的金盤,擲傷楊貴妃乳房的木瓜,壽昌公主(劉宋時人)的臥榻,同昌公主(唐代人)的.珠帳,等等。上述這些人都是風流女性,其含意不言自明。唐伯虎的畫和秦少游的對聯,也是作者根據需要杜撰的。從這些暗示看,秦可卿不像是恪守貞操的女子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說她情既相逢必主淫,曲演《紅樓夢》里說她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都說明這個少婦在寧國府這個大染缸里已經自愿或被迫墮落了。

  有人根據寶玉在夢中同秦可卿結為夫婦,以及可卿吩咐丫鬟好生在廊搪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等情節,認為作者在那里暗寫了可卿引誘寶玉同她發生了暖昧關系。是否如此,筆者下不了斷語,讀者可從書中情節自己去推斷。

  紅樓夢詩詞鑒賞 12

  賈雨村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詩詞鑒賞】

  此詩出此刻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隱把賈雨村從葫蘆廟請到家里飲酒,當時街坊上家家策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干。賈雨村乘著酒意,狂興不禁,吟出這首詩。

  賈雨村脫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樣的詩。詩的前兩句平乎,并無特色;后兩句卻透出氣象不凡,抱負不淺。他一旦有出頭之日,就要使人間萬姓仰頭看,你看這個落魄的窮書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熱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顏無恥!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確有人在的'。甄士隱此時還看不透他的品質,只是愛他的才華,所以極口稱贊: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賀!可賀!在甄士隱資助下,雨村進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

  紅樓夢詩詞鑒賞 13

  智通寺聯語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詩詞鑒賞】

  此聯在第二回中。賈雨村的知府老爺沒當上一年,就被革職。心中雖然慚恨,表面仍嘻笑自若,把當官摟的錢財和家小送回原籍,自己就擔風袖月去游覽天下勝跡。之后到維揚(今揚州)在林如海家做了林黛玉的老師。一天偶游郊外,在破廟智通寺山門上看到這副對聯。

  這副聯語是對那些在名利場中貪求不已的人的一種譏刺和棒喝。賈雨村以為它文雖淺近,其意則深。他自己就是因為忘縮手才被革職的。書中說他當知府期間未免有貪酷之弊,雖沒說出具體情節,但從他之后亂判葫蘆案推斷,肯定是見錢眼開,而且心狠手辣,干了些不可告人的勾當。賈雨村在官場中已經翻了一個小筋斗,作者從他眼里寫出這副對聯,就顯得更有意思。然而他這種人是不會從中受到啟示而回頭的。書中同類的人還有許多,如賈赦、賈璉、王熙風之類,在他們得勢時恨不得把一切能到手的.東西都據為已有,直到弄得家敗人亡才不得不罷休。

  寺名智通。佛家把立刻斬斷煩惱而證佛果叫智增。智通內含悟道之義。《紅樓夢》確是精心之作,隨便一副對聯也賦與它一種耐人尋味的寓意,同全書的主題息息相通。

  紅樓夢詩詞鑒賞 14

  女媧石上偈語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詩詞鑒賞】

  《紅樓夢》的'作者為了便于發抒感慨,也為了引起讀者的興味,在全書開頭就情節表現封建社會人們的生活榮枯不定,慨嘆人世無常。即使在這些小地方,也見作者苦心。

  紅樓夢詩詞鑒賞 15

  孽海情天聯語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

  【詩詞鑒賞】

  這副聯語寫在太虛幻境的宮門之上,橫批是孽海情天。

  佛教把罪惡的根源稱為孽,并認為男女情愛也是一種罪惡的根源;世上俗人都陷人情愛糾葛帶來的無盡煩惱中,所以稱之為孽海情天。

  《紅樓夢》寫了榮府內外大大小小無數矛盾糾葛,男女問正當和不正當的關系也是其中一部分。這副對聯從虛無觀念出發,不分美丑對之一概否定,這表現了作者一股憤激和悲觀的情緒。警幻仙姑的警幻二字就是警告人們從夢幻中醒來之意。她領寶玉看見這副對聯,是要用它來告誡寶玉。寶玉當時究竟是孩子,看了似懂非懂,想道:原先如此。但不知何為古今之情,何為風月之債從今倒要領賂領賂。你瞧,不但沒能使他覺悟,反倒引發了他的`好奇心,啟發了他性意識的覺醒。

  紅樓夢詩詞鑒賞 16

  薄命司聯語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詩詞鑒賞】

  寶玉到了太虛幻境,看見兩邊配殿掛著許多匾額,其中之一是薄命司,兩邊的`對聯就是這一副。警幻理解寶玉請求,讓他進去游覽一番。

  薄命司,取紅顏薄命之意。大觀園所有女子的生死簿,即《金陵十二釵正冊》、《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都藏在那里。這就預示著她們無論地位高低、品質優劣、才智大小、容顏美丑,一概都沒有好命運。這副對聯就是對這些女孩兒命運的嘆息。

  紅樓夢詩詞鑒賞 17

  女媧石上偈語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詩詞鑒賞】

  《紅樓夢》的作者為了便于發抒感慨,也為了引起讀者的興味,在全書開頭就把讀者引入一個迷離倘恍的神話世界,借人們都熟悉的女媧補天的神話,巧妙地虛構了一個頑石“幻形人世”的故事。石頭的經歷,便是賈寶玉的經歷;石頭,便是賈寶玉的`象征,也內含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無材可去補蒼天”,是作者對自己處在封建社會末世不能有所作為的悲憤和感慨。然后他從自身的經歷中看到他出身的貴族社會的腐敗、墮落,然后他以前心愛的完美的一切也都隨著無可挽回地破敗下去了。他從一種樸素的辯證法的觀點,認識到這種結局的必然性,然后認識到貴族階級不配有更好的命運,因而對他們進行了無情的暴露和鞭笞。然而作者對他已往的富貴榮華生活又不無留戀,個性是對他熱烈贊美的諸多人物(多為純潔善良的青年女性)隨著封建家族的敗亡而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他也曾想有一番作為,去補封建社會破了的“天”,然后但社會沒有給他這樣一個機會(有機會也未必有辦法)去干一番事業。以至使他“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在貧窮寂寞中度過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枉入紅塵若許年”,說的是賈寶玉,也未嘗不是作者自己的慨嘆。

  作者把那塊石頭稱為“頑石”,也大有深意。然后頑石的特點是棱角分明,執拗死硬,然后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備這種品格,就必然同那個庸俗卑劣的上層社會處處榫頭對不上卯眼。他不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這個社會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第三回書中的《西江月》詞批寶玉是“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正是寶玉頑石性格的寫照。這字面上的嘲罵,實際是用反語來贊美寶玉不同那個惡濁社會合作的叛逆性格。

  紅樓夢詩詞鑒賞 18

  寧國府上房內聯語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詩詞鑒賞】

  第五回寫榮寧二府女眷賞梅,并舉行家宴。寶玉席間困倦,想睡中覺,被秦可卿領到上房,見房內掛著一幅《燃藜圖》,旁邊掛著這副對聯。寶玉看后,厭惡得不得了,趕緊走出。《燃藜圖》畫的是西漢時代學者劉向的故事。劉向夜間在天祿閣校對古書,有個穿黃衣服的老者進來,見劉向在暗中讀書,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有了光線劉向才同老者見面。老者教給劉向很多學問,天明才走,自稱是太乙之精(神仙).

  《燃藜圖》再配上這副聯語,是封建階級陳腐的說教。《燃藜圖》啟示人們像劉向那樣寒窗苦讀,準備求取功名的資本。這副對聯勸導子弟們去熟悉社會上的各種事態,以便做官,建功立業;同時教育子弟通曉人情世故,以便應酬好上下左右的`關系,在社會上立足。寶玉這個封建階級的逆子,是最厭惡這一套的。他不愿讀所謂治理之書,無志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一遇到這類說教或暗示,就受不了。湘云曾勸他會會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應酬事務,日后也有個朋友;他當時就拿下臉來趕她走,并譏刺她:我那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見第三十二回)寶釵用同類話勸他,他也立即給她以難堪。賈政教訓他時,他也同樣反感,只是不敢流露而已。

  紅樓夢詩詞鑒賞 19

  題《金陵十二釵》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鑒賞】

  這首五言絕句,也寫在第一回里。書中說,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青埂峰下經過,把那塊頑石上的文字從頭至尾抄錄回來,以《石頭記》的書名在世上流傳。之后曹雪芹在悼紅軒里把這部書“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整理成長篇章回體小說,并把書名改為《金陵十二釵》,并題寫了這首詩。當然這都是作者用的煙云模糊法,其實作者就是曹雪芹。這首小詩語言雖然通俗淺近,感慨卻頗為深遠。

  《紅樓夢》這天已成為飲譽世界的名著了。但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寫書的那個時代,小說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無聊的東西,正統的知識分子是不屑為之的`。從封建階級的正統觀念來看,作者寫石頭“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寫大觀園內小兒女之間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愛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詩禮蓉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內部的腐朽墮落,則更是荒唐、無有好處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認”是“滿紙荒唐言”。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絕不是為了給世人消愁破悶兒來寫這部書的,而是把自己一生“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經歷,加以藝術的概括和提煉。塑造了眾多類型的人物,來證明他對人生社會的認識,寄托他難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贊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和作者關系最密切的“脂硯齋”(名姓已無可考)在書上寫下這樣批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甲戌本第一回)可見作者是以淚和墨寫下這部書的。作者擔心他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預料到有人會嘲笑他愚癡。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來人們對<紅樓夢>及其作者的議論真是五花八門,贊嘆其博學多才者有之,欣賞其生花妙筆者有之,艷羨書中描述的歌舞繁華者有之,以寶玉或箋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學家認為這部書是“誘為不軌”、“棄禮滅義”,是“”,主張燒毀禁絕;并且有人編出故事詛咒作者斷子絕孫,死后得了“冥報”等等。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紅樓夢詩詞鑒賞詩詞09-15

紅樓夢中的經典詩詞鑒賞08-26

《紅樓夢》詩詞鑒賞06-09

紅樓夢里的詩詞及鑒賞11-09

紅樓夢詩詞及鑒賞06-21

紅樓夢的詩詞鑒賞08-21

《紅樓夢》詩詞鑒賞08-29

紅樓夢經典詩詞鑒賞09-02

紅樓夢中的詩詞鑒賞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