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唐才子傳岑參

時間:2024-10-12 19:44:36 澤彪 岑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才子傳岑參

  引導語:《唐才子傳》的作者辛文房,字良史,是元代前期的西域人。《唐才子傳》中記錄了幾百位唐代詩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唐才子傳》——岑參。

  《唐才子傳》——岑參

  參,南陽人,文本之后。天寶三年趙岳榜第二人及第。累官左補闕、起居郎,出為嘉州刺史。杜鴻漸表置安西幕府,拜職方郎中,兼侍御史,辭罷。別業在杜陵山中。后終于蜀。參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余載,極征行離別之情,城障寨堡,無不經行。

  博覽史籍,尤工綴文,屬詞清尚,用心良苦。詩調尤高,唐興罕見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

  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每篇絕筆,人輒傳詠。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嘗薦其識度清遠,議論雅正,佳名早立,時輩所仰,可以備獻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謝世,豈不傷哉!有集十卷行于世。杜確為之序云。

  譯文:

  岑參,南陽人,是岑文本的后代。天寶三年,與狀元趙岳同榜以第二名及進士第。歷任左補闕、起居郎,出朝任嘉州刺史。柱鴻漸上表推薦岑參入安西都護使幕府,任職方郎中,兼侍御史,又辭官離職。岑參別墅在杜陵山里。

  后來他在蜀地去世。岑參屢次為軍府幕僚,在戎馬戰火中出入十多年之久,極 盡遠征離別的情感,城堡要塞他沒有不經過的。他廣泛閱讀歷史典籍,尤其擅長做文章,遣詞造句清雅高尚,用心良苦。岑參的詩格調尤為高邁,唐朝建立以來很少見到這樣的作晶。

  他抒發情懷于山水之間,所以常常懷有脫俗的念頭,他新奇的筆觸和幽深的情致,寫出的詩篇往往超拔獨秀,高過常情。他的詩在很多方面與高適風骨相同,讀起來使人慷慨激昂,感慨萬分。他每寫成一首,人們總要傳誦吟詠。

  至德年間,裴薦、杜甫等人曾推薦岑參,說他見識高,眼光遠,論事典雅正確,早年就有良好的名聲,被同時代的人所敬仰,朝廷可授他為諫官。岑參沒有來得及受重用就去世了,豈不令人悲傷!他有集十卷流行于世,據說是杜確為他的集子作序。

  《唐才子傳》作品簡介

  《唐才子傳》共十卷,作者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此書對中﹑晚唐詩人事跡所記尤詳﹐也包括部分五代詩人。按詩人登第先後為序。書中保存了唐代詩人大量的生平資料﹐對其科舉經歷的記敘更為詳備。傳後又有對詩人藝術得失的品評﹐多存唐人舊說﹐其中頗有精辟之見。但所述多有失實﹑謬誤之處﹐如謂駱賓王與宋之問唱和靈隱寺﹐《中興間氣集》為高適(實為高仲武)所編﹐李商隱曾為廣州都督等。也有因誤解材料而造成錯誤﹐如劉長卿傳﹐記權德輿稱劉長卿為“五言長城”﹐而據權德輿《秦徵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詩序》﹐實是劉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等。

  書成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原本10卷﹐明初尚存﹐《永樂大典》在“傳”字韻內曾錄其全書。但此部分《永樂大典》今亦佚。清《四庫全書》館臣從《永樂大典》其他各韻中輯出243位詩人的傳記﹐附傳44人﹐共287人﹐編為8卷。日本《佚存叢書》有10卷本﹐有278位詩人的傳記﹐附傳 120人。有清陸芝榮等《佚存叢書》校刻本。又有清《指海》本﹐以日本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本﹐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用日本本重印﹐另附《指海》本校記。

  《唐才子傳》被列為國學入門必讀書目之中。后人傅璇琮所編《唐才子傅校箋》以日茂元刊十卷本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叢書》本以及《四庫全書》本、三間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內外世傅版本、校訂精審,堪稱定本。箋證的重點在探索史料來源、糾正史實錯誤、補考原書未伯重要+事跡,以全書所收近四百位唐代備的重要事跡,以全書所收近四百位唐代重要詩人的生平和創作為基本架構,通過對他們生平事跡、詩文創作、作品流會心等基本史料來龍去脈、是非真假的逐條考證,起到了有唐一代詩人事跡資料庫的作用。

  《唐才子傳》是中國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學者多年協作研究的結晶,集中代表了世紀唐代詩人群體研究的最高成就。

  《唐才子傳》今人整理的主要版本有:周本淳《唐才子傳校正》、王大安校訂《唐才子傳》 、舒寶璋校注《唐才子傳》、孫映逵《唐才子傳校注》,李立樸《唐才子傳全譯》。孫映逵就是《唐才子傳校箋》的校勘者。幾種校本,以周本為上;王本《前言》是一篇全面評價的文字,不多見。

  作者介紹

  《唐才子傳》撰者辛文房,字良史, 是元代前期的西域人。他以唐代詩人中號稱“五言長城”的劉長卿的字為名,以被贊為“珪璋特達”的于良史的名為字,可見是一位極為熱愛唐詩又非常傾慕唐代詩人氣質的才子。但由于史料缺乏在對他的詳細經歷已很難弄清楚了,只能據一些零星資料對他的事跡略知一二。

  辛文房曾為省郎,曾游歷祖國東南山水名勝,在當時有詩名,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

  元代著名詩人張雨《勾曲外史貞居先生詩集》卷四存有《元日雪霽早朝大明宮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韻》詩一首,結句說:“憐君守華省,琢句廢春宵。”元代陸友仁《研北雜志》卷下云:“王伯益,名執謙……同時有辛文房良史,西域人;楊載仲弘,浦城人;盧亙彥威,大梁人,并稱能詩。”此處所列的楊載為“元代四大家”之一,乃當時文壇領袖,“聲名滿天下”,辛能與之并,可見當時之影響。可惜他的詩作現代只存兩首小詩,已難窺其大端。元代詩人馬祖常所作《辛良史<披沙集>詩贊》云:未可披沙揀,黃金抵自多。悠悠今古意,落落短長歌。秋塞鳴霜鎧,春房剪畫羅。吟邊變馀發,蕭颯是陰、何。

  辛名詩集《披沙集》取梁鐘嶸《詩品》“披沙簡金,往往見寶”(陸機)意。從馬祖常詩中可知,辛詩既有“秋塞鳴霜鎧”的金戈鐵馬式豪邁之氣,又有“春房剪畫羅”的小橋流水式柔美之情,其風格和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從詩的最后兩句中我們還可看發出,辛對詩歌創作是極為認真和刻苦的。

  辛即專慮斯道,故向往唐代詩家,乃“游目簡編,宅心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擬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年)寫成此書。從此書中我們可以領略辛文房那旁搜博采、駕馭史料的非凡能力,而且可以看出他洞曉中國詩歌的淵源和流變,對唐代詩歌的空前興盛和輝煌成就有著精深的研究。由此可見,他不僅是一位知名當世的詩人,還可稱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文藝批評家。

【唐才子傳岑參】相關文章:

唐才子傳韋應物11-15

唐才子傳韋應物介紹04-24

岑參的資料11-23

岑參的簡介11-24

岑參研究04-19

岑參走馬10-30

岑參的古詩01-26

岑參的二三事04-19

岑參 《過磧》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