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1
教學內(nèi)容:雙腳跳。學習階段:水平一(一年級)。課次:第一次課。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這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說明。
一、教材簡析。
走、跑、跳是最基本的身體活動,發(fā)展走、跑、跳能力的各種練習是提高學生反應、靈敏、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培養(yǎng)必要體能的重要手段。根據(jù)《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一目標要求,本課以青蛙成長過程為主線,通過一系列游戲,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跳躍的興趣,并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和環(huán)保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目標。
《體育課程標準》結合課程特點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水平一學生力求達到的目標有: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知道合理安排鍛煉時間的意義;說出所做簡單運動動作的術語;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發(fā)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知道身體各主要部位的名稱和自己身體的變化;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等。為此,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學生能積極參加活動,學會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
2、學生能相互交流學習體驗,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為達到學習目標,本課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體會雙腳起跳,雙腳落地。
難點:擺臂與蹬地協(xié)調(diào)配合,落地輕巧。
四、教法。
本課主要采用主題教學法,以四個環(huán)節(jié)貫穿主題,分別是:小蝌蚪找媽媽、小青蛙練本領、小青蛙比本領、小青蛙慶功會。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我力求做到:突出主題、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形成師生、生生互動的教學局面。在教學活動中,將講解示范、分層教學、評價激勵、品德教育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營造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
五、學法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本課運用練習法、游戲法、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練。通過猜謎、故事的引入,使學生融入角色,在游戲中體會跳躍,促進身體機能和技術動作的提高,在活動中互幫互學,交流學習體驗,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身、心、社”得到全面發(fā)展。
六、教學流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小蝌蚪找媽媽。
1、以猜謎引出課題(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水陸都是家,唱歌呱呱呱),引導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青蛙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2)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3)小蝌蚪長得不像媽媽,在找哈哈哈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2、體會小蝌蚪找媽媽,一路上遇到了:金魚、螃蟹、烏龜、……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學生和老師一起通過韻律操來模仿小蝌蚪找哈哈哈過程,從而逐漸進入熱身狀態(tài)。)
3、找到媽媽后,與媽媽玩游戲。因為本次課著重是雙腳跳的內(nèi)容,那么我就安排了一個雙腳向上跳的游戲。(游戲:快快跳起來)。
通過快快跳起來的游戲讓小朋友體會雙腳同時向上跳的感覺。表現(xiàn)好的,按照規(guī)則做的小朋友獎勵不同顏色的小蝌蚪卡片,游戲結束后,通過一個快快集合的游戲,將所有的小蝌蚪分成5個組,
。ㄊ掷锬玫绞裁搭伾ㄆ男◎蝌骄头謩e站到每個顏色的標志圖后面)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青蛙練本領。(用呼啦圈做成池塘里的荷葉,進行跳荷葉練習)
一天天過去了,小蝌蚪有了變化,不僅長出了兩條后腿,也長出了兩條前腿,并開始學習用力蹬地向遠跳。(用“青蛙青蛙跳的”的口訣指導學生進行雙臂預擺的動作,將每個動作落實到每一個字上;將呼啦圈之間設定一定的距離,來引導學生向遠跳。)此環(huán)節(jié)在練習的場地上我用小標志桶做成水里的鱷魚,提醒學生落地時注意輕巧落地,否則會被鱷魚發(fā)現(xiàn)。
在練習的時候要求每一只“小青蛙”在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以后要將前面的兩只腿觸摸到荷葉,這樣可以解決學生在落地后的緩沖以及重心問題。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青蛙比本領:看誰跳得遠?
學生找同伴比試,檢驗學習效果,通過競賽,激發(fā)孩子們的上進心,師生共同評價、鼓勵。在此同時設立一個小青蛙加油站,對個別比較弱一點的學生進行輔導,鼓勵。
第四環(huán)節(jié):小青蛙慶功會。小青蛙歡快地游泳回家。(模仿蛙泳動作,達到放松目的。)
在慶功會上,小青蛙們暢所欲言,談學習體驗及小青蛙的成長過程、對人類的貢獻,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最后,布置收拾器材、下課式。
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2
體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特意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正常的身體姿勢,根據(jù)小學生低年級兒童的心特點和生理特點,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具有廣泛的興趣,喜歡做游戲,善于模仿,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加集體活動,在此的基礎上,我制定了節(jié)體育課。
一、教學內(nèi)容:
游戲:看數(shù)抱團;小足球:腳背正面運球。
二、教學目的.:
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和鍛煉的好處,并在合作中增強競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教學要求:
知道腳背正面運球的動作方法,初步掌握運球動作技能,會跑動運球。
四、教學重點:腳背正面運球的中部;
教學難點:擺小腿腳背面輕推球抬頭觀察。
五、教學任務:
1、使學生掌握跑動運球的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和節(jié)奏感。
2、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訓練法。
七、教學原則: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則,適應學生心理的原則,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八、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因為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對單調(diào)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jié)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游戲加入訓練的方式設計教學過程,下面我通過四個部分來加以說明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
1、愉悅身心:學生成四列橫隊站立,師生問好,報告人數(shù),檢查服裝,宣布課的內(nèi)容和任務;然后做準備活動,做徒手操,發(fā)展學生的節(jié)奏感及表現(xiàn)力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
2、育心強體:進行集中注意游戲的訓練,《看數(shù)抱團》,目的是從課的開始就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注意力集中了,有利于全課教學的任務能夠更好的完成。
3、增知促技:腳背運球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關教學的方法和集體練的方法來進行直線運球的訓練,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與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的跑動運球能力,設計游戲式運球項目‘十字路口’增加難度又有娛樂性,鍛煉學生在跑動運球中抬頭觀察能力。
4、恢復身心:學生跳起輕松愉快、優(yōu)美歡快的集體舞進行放松活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九、場地器材:
足球場,足球八個,標志桶八個。
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3
一.說教材內(nèi)容:
籃球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
二.說教材分析:
此內(nèi)容用一課講授,占本學期36課時的2.8%,是考核項目;@球教材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是小學、初中籃球教材的延續(xù)加深,更是高中、大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甚至是學生終身從事籃球運動的基礎。高中籃球教材不僅僅是對初中教材的重復,而是較好地處理從掌握技術到運用技術的過渡,落腳點是實踐中的運用能力。本課重點是身體騰空時平衡的控制和投籃的出手動作。難點是較快速度運球投籃時的命中率。
三.說教學目標
學生積極探究動作方法,通過比較掌握正確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動作。絕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完成快速運球跑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通過思維,提高投籃命中率。對動作理解、掌握上,學生能深刻思考,徹實探尋動作方法,求知欲、成功感得到滿足。
四.說分析學生
我校采用男、女分班上課,每班男生數(shù)在40人左右。本課授課對象為高一男生,男同學普遍喜愛籃球運動,大多數(shù)都有一定的籃球技術基礎,甚至部分同學技術很嫻熟。他們對籃球?qū)W習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掌握更高、更難技戰(zhàn)術的欲望,從而提高個人的技、戰(zhàn)術能力。想信他們會配合教師積極思索。小骨干能以身作則,組織協(xié)調(diào)本組隊員。
五.說教學方法
圍繞本教材的重、難點,結合我校的教學新模式“導學·討論·點拔·訓練”,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從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盡可能適應學生個體差異角度出發(fā)。教學手段采用:啟發(fā)式、激勵式、評價式、念動訓練法、目標導學等方法,真正發(fā)揮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結構。
六.說教學過程
課的開始部分用時1分鐘,教師用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集中學生注意力,快速身心俱佳投入課堂學習,明確本課內(nèi)容,領悟教學目標。
準備部分用時9分鐘,采用“四自”——“自編、自導、自練、自評”方式啟發(fā)教學。根據(jù)本課教材分解“行進間—運球—接球—單手肩上投籃”,結合以前學過的籃球技術。啟發(fā)學生做相關的準備活動,這樣就有可能分成四組分別做不同的游戲比賽。每組10人每人一球,利用兩塊籃球場。如:一組行進間傳球接球比賽;二組運球比賽;三組圓形站立傳接球搶斷游戲;四組單手肩上投籃命中率比賽。教師每組必到參加游戲,并及時點拔,強調(diào)動作要領,如在一組示范,口號“一、二、三”和“接、邁、傳”動作相結合;在二組引導怎樣運球跑得快,點明手按壓球的后上方;在三組引導學生傳、接球手腕動作;在四組組織討論提高命中率的捷徑。這樣既復習了以前教學內(nèi)容,又為本課主教材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在基本部分用時31分鐘,教師“導學”引導學生在剛才分組游戲基礎上,把這幾個動作整合在一起,綜合成本課教學內(nèi)容“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教師不急于示范講解,而安排各組由小骨干帶隊分組討論、探究、摸索動作方法?赡軙霈F(xiàn)不同的動作,甚至有錯誤動作,同學之間為正誤可能出現(xiàn)爭議。經(jīng)過一輪爭辯,教師召集學生,觀看慢動作過程完整播放,教師打開影像設備,在大屏幕上演示慢鏡頭動作,通過觀察使學生建立正確視覺表象。和自己的動作相對照,動作正確的學生會為自己的成功而歡呼,動作有誤的同學會恍然大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閉眼念動默練動作,在思想上完成動作過程,發(fā)展思維表象,引起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的相應變化,加深動作記憶,教師接著示范講解動作方法要領。(以右手投籃為例)跨右腳同時雙手拿球為“1、接”,邁左腳蹬地起跳為“2、跳”;當身體接近最高點時,右手肩上投籃為“3、投”讓學生結合自己摸索動作聯(lián)系正確動作方法,建立正確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表象。組織學生分組練習與籃板成45°角,距籃5-6米,運一次球跨步碰板投籃。激勵學生把正確視覺表象和自己的動作相結合,指導自己的技術動作,使動作更完善精確,教師召集學生對此略作評價,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多進行相互評價。組織慢速運球跑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時,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實際,建立空間感、距離感,準確把握起跨拿球的最佳距離及空間最佳投籃距離,教師巡視,對優(yōu)生給予鼓勵,激勵學生對本組隊員進行贊嘆如“好”,“漂亮”,“OK”,“高”等,對動作技能形成較慢的學生,給予點拔,可讓其和教師一起“跟我學”,如影相隨,完成動作,強化動作記憶。激勵學生動作中要思維,把思維與動作直接結合,提高動作質(zhì)量,要求每位學生設立自己的投籃目標,每次投籃既要動作優(yōu)美正確,又要有較高的命中率。啟發(fā)學生思維,找出提高命中率的捷徑,找準角度,反復投籃。通過命中率反饋動作掌握情況建構正確動作:籃下45°角擦板投籃最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成功欲。
結束部分,播放3分鐘強烈的“蹦、蹦、蹦”樂曲,讓學生任意發(fā)揮,充分放松,再加1分鐘自我暗示,促進肌肉放松,調(diào)節(jié)植物性神徑機能消除心理緊張、消除疲勞。
七.說課的安排
在整體結構上,由于場地足,器材多,課的練習密度相對較大可達35%~40%,練習強度稍大,但學生可以自我調(diào)控、量力而行。準備部分因有比賽學生脈博和心率快速增高,但運動負荷并不太大。在基本部分快速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練習初期脈博可達最高峰,稍后下降將趨于平穩(wěn)。
八.說教學效果
因采用“導學·討論·點拔·訓練”模式,學生是課堂主體,情感體驗深刻,在技術上,人人有所獲得,通過命中率學生可獲得定量的達標目的,我相信學生學有所長,才有所用,定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一年級體育課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
體育課說課稿--《農(nóng)忙》11-04
體育課《立定跳遠》說課稿11-04
體育課教學說課稿課件09-20
體育課件教案篇一:體育課教案05-14
快上一年級說課稿11-03
教科版一年級藝術說課稿 鬧新年說課稿11-02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說課稿 認識時間說課稿11-04
一年級自己去吧說課稿12-17
《體育課》教學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