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2. 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蘊藏著的極為精巧的構思。
重點:激發學生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難點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2: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么優美的背影。
教法:啟發引導法、點撥法、誦讀法
學法:討論法、交流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以“感動”為話題導入。
生活中時時有感動,處處有感動,它有時是一種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有時可以是一種場景可以給你感動,如果你有一顆善感的心,同學的批評可以給你感動,媽媽的嘮叨可以給你感動,甚至于爸爸的背影也可以給你持久的感動,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看他是怎樣被父親的背影感動的。
二、 課文分析
1. 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文章寫了一個什么內容?
生答,師明確。文章寫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
2.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是誰的背影?又是什么樣的背影?
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找出相關段落并畫出相關動詞。朗讀、分析
(1) 從哪幾個方面寫背影?
(2) 對父親的動作概括性的是哪個詞? 明確。
追問(1)這個背影并不美,作者卻十分難忘,為什么?還以它為標題又是為什么?可以將你的理解用-------------的背影 形式表達出來
如
勉為其難的背影 視角新穎的背影
凝聚父愛的背影 獨特體會的背影
慈父形象的背影 全文貫穿的背影
(2)在結構上,“背影”又起了什么作用?
生分組討論
師生共同明確
(1) 這個不美的背影是一個父親為兒子勉為其難的形象,也正是慈父形象的定格。
(2) “背影”突出主題,是全文的一個感情線索。文章是以“背影”命題立意,并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
課文將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可以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現和深刻體認,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父親的許多好處中,這次送行時最突出的,在這次送行過程中,過鐵道買桔子時最突出的,在過鐵道買桔子的過程中,爬月臺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著力描寫背影,可以強烈的表現父愛,可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選擇背影,視角新穎,引人想象出正面形象,從而開拓了想象空間。
3 “背影”既是線索,分析全文結構是怎樣圍繞線索組織材料的?
4兒子在文中幾次落淚,為何落淚?
明確。點背影 悲傷的淚
望背影 感動的淚
尋背影 惜別的淚
憶背影 思念的淚
3. 找出文中表現父愛的描寫,感受父愛真情。
4. 背影是一首詩
父愛,是簌簌落淚時一句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的勸慰。
父愛,是再三的囑咐
和最終的不放心。
父愛,是迂
也是害怕夜間著涼的一件紫毛大衣。
父愛,是攀越鐵道蹣跚的背影
和一個朱紅的橘子。
父愛,是一封讓自己淚光晶瑩
的書信
和終生品讀不忘的背影。
三.聯系生活實際,找瞬間,體真情。
作者用他的敏感才情捕捉了那么多的細節,這些細節是平凡的,但卻讓人持久感動,我們與父親之間也有著許多浸染著愛的故事,這些瑣事就像一根紅線將我們與父親緊緊地連在一起。你有沒有像作者一樣讀懂父親?你和父親之間又曾經有哪些感人的瞬間呢?
生交流。
四。總結。
父親的故事可能是無聲的,就像他深沉的愛,父親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讓我們不愿向他人談起;父親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的讓我們無法再別人面前炫耀……,可是,父親就像那緘默的大山,對我們的愛永遠風雨無阻。
五、教學后記
[背影教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4.背影教案課件
5.背影優秀教案
6.背影朱自清教案
9.背影教案和課件
10.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