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峽人才網 2003-7-21
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重慶考生劉立早不念碩士重戰高考
本報訊據羊城晚報報道,7月15日,重慶長壽區23歲的劉立早完成了自己的驚人之舉:在中斷清華大學的“直博生”(碩博連讀)學業,重返重慶市長壽中學參加高考后,終于收到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入學通知書。
記者來到長壽中學,采訪了這個全國少有的“異人”。劉立早“坦白”:這樣折騰,就是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今天,我可以宣告,我找到了!”先進浙大畢業后再被保送上清華
1998年,劉立早以612分的高考考分,上了浙江大學的調檔線,但未被他所報的院系錄取。因浙江大學是劉的第一志愿,浙江大學特別“點招”他,但條件是他必須服從專業分配:到化學工程與工藝系。“在浙大的第一學期,因為心里不喜歡,我完全是混過來的!”此后,劉立早學會了大學的學習方法。大三、大四,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還擔任了該系學生黨支部書記。2002年,大學畢業的劉立早,面臨兩個選擇:第一,考研,換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第二,被保送讀清華化工反應工程專業“直博生”,5年畢業后,就是博士。
劉立早說,當時浙江大學考研可以選擇的專業,都不是自己喜歡的,那時他就有了一種朦朧的感覺,覺得自己應該投身建筑專業。“還是因為對清華的崇拜,加上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去清華,但專業還是不理想。”帶著莫名的遺憾,劉立早踏進了清華園。
博士論文,引發對前途的苦思
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導師把博士畢業論文題目交給劉立早,“我一下傻了!我用5年的時間要苦苦證明的,竟是一個我認為毫無用處的東西。”
劉立早開始了痛苦的思索:我到底該做什么?這就是我畢生追求的東西嗎?
劉立早說,他仔細地分析了自己,在所有的科目中,他的數學一直是弱項;但形象思維則很強,小時候學習書法、畫畫,都得過國家級獎。“我覺得一直縈繞腦際的那個想法開始清晰,我應該學那種和工科、文科、文學、藝術、繪畫結合的學科,我是那樣的料!”
于是,他下決心退學,參加高考,考進清華建筑系。
退學再戰,實現夢想二進清華
劉立早說,他把想法告訴父母時,他們最大的擔心是如果考不上怎么辦?當他把自己的分析對父母講明白后,父母理解了、放心了。
劉立早在大學學會了給自己制定計劃和目標,這對他的第二次高考幫助很大,畢竟丟了5年了!
劉立早先用了一個月時間,通看了一遍高一到高三的課本,然后針對自己的弱項數學、生物、語文,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時間表。
今年4月,他參加第二次模擬考試:590多分,一個月后的三模,一下就竄到了630多分---目標越來越近了,因為去年清華建筑系的錄取分就在630分左右。
這次,他的高考成績達到644分,實現了進入清華建筑系讀書的愿望。
[清華直博生退學讀本科]相關文章:
3.法學本科生實習報告
5.本科生自我鑒定
6.平行與垂直課件
7.大學退學證明格式
10.本科生英語求職信_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