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2003-07-21 彭正華
近年來,聲討教育、聲討教師的聲音越來越多了,有關教師的報道大多是負面的。什么體罰學生啦、教學思想手段落后啦、知識面不寬啦,仿佛一夜之間我們的教師都不行了,更有人大聲疾呼:“中國的老師拖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后腿。”筆者是教師,我的朋友也多是教師,因此,我想在這里饒一饒舌。
中國中小學教師的組成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初高中生,參加工作后通過繼續教育拿到了更高一級的文憑,目前這一類教師已不多且多是在小學任教。二是各級師范學校出來的師范生,這一類教師占了絕大多數,他們大多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三是其他專業畢業找不到工作通過各種途徑轉到教師隊伍中來的,這類教師大多是九十年代進入教師隊伍的,人數不多,大都在初中任教,專業知識相對較薄弱。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師資總體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我可以列舉中部地區某普通高中一個生物老師的工作情況來分析。劉,28歲,專科畢業,自修本科文憑。教高一高二生物,擔任高一一個班的班主任,每星期上25節課,這還不包括雙休日的補課。清晨,6時起床,監督學生做早操,接著就要準備當天的課,平均每天5節課,這在農村高中還不算最多的。學校為了節省開支,編制壓得很緊,往往一個人做幾個人的事。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可以休息一下了吧,慢著,不定期要準備明天的課,還要批改幾百份作業,還要監督學生的晚自習,學校是要求班主任全天候值班的。晚上9時20分學生下晚自習,你還不能走,9時40分你要到寢室去查寢。10時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了,看看作業洗個腳,就到了半夜11時多,你該睡了,明天還要早起。
你還有時間去離學校幾十里外的新華書店看看書嗎?沒有!你還想學在其他單位工作的人那樣去舞廳走走、去卡拉OK喊一喊嗎?甭想!在你的字典里,沒有小資、休閑、桑拿、金領、奧迪等詞匯,你擔心的是這個月的800元工資能不能按時領到,什么時候才能攢足5萬塊錢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上面這些還不算完,你還要不斷地晉級,二級、一級、高級,你還要參加各種培訓班,交納各種費用,你看在學生的份上苦苦掙扎。可人們對你還不滿意,領導嫌你教的學生升學率太低,那些使著高薪做閑事的專家批評你不能學貫古今、不能到處發表論文,未來的岳母嫌你太老實本分不會交際公關,就連你的學生也有對你不滿的,他們覺得你太寒酸太迂腐,不知道F4,不知道現在最流行什么歌。于是,你只好認了,誰叫你是教師呢?教師就應該任勞任怨、安貧樂道、嘔心瀝血、死而后已。
人人都在喊給學生減負,誰來給老師減負呢?我們是不是在等待戈多呢?
[誰來給老師減負?]相關文章:
3.誰偷走了夢想
4.誰松的土的教案
5.誰松的土教案
7.獨孤誤誰(隨筆)
9.木蘭詩誰寫的
10.誰最怕考試(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