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談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論文
摘要:學生掌握好了“聽”?“說“讀”“寫”不僅對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聽為讀說寫奠定基礎(chǔ),讀又為說和寫做好鋪墊,而寫又完善了聽讀說。
關(guān)鍵詞:體現(xiàn)能力;汲取營養(yǎng);積累資源;做好鋪墊;奠定基礎(chǔ)
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不僅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整個小學階段對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又是如何引導學生聽,說,讀,寫的呢?
1精會神地聽
在課堂中,我首先要求的是學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只有做到了聚精會神學生才會聽清楚聽明白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當然“聽”不只是局限于上課時的專心聽講,它還包括聽寫生字,聽寫詞語,聽老師范讀課文。在聽的過程中養(yǎng)成學生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特別是在聽老師范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邊聽邊模仿,在聽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學生的朗誦能力。那么學生如何才會做到專心致志地去聽呢?這就要求老師上課時發(fā)揮主導性的作用進行趣味性地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習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覺地傾聽。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的興趣,我會在班里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生最有興趣參與的活動,比如聽故事,聽音樂,聽樂曲,聽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聲音。在開展這些活動前,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你聽到了什么?你聽懂了什么?你會怎樣去聽?這樣學生就會認真地去傾聽。聽完后再讓學生說說感受,檢驗學生聽的效果。
2完整地表達,即說一說
當學生聽懂了老師所提出的要求和傳授的知識后,我就開始讓學生來說一說,當然在不同的年級對學生的訓練要求也不盡相同。首先在1~2年級的時候訓練學生用一兩句完整的話來表述自己的意思,3~4年級的時候能用一段比較通順的話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一旦升到5~6年級就要求學生用生動形象具體的語句來完整地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時候就要求學生把自己學過的修辭手法也運用到自己所要說的語句中去。因此在整個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都會鼓勵學生大膽而又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斷地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其實,小學生一般都不敢大膽地去表達自己的意思。因為他們一般都很羞澀,特別是當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面,他們生怕說錯,挨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取笑。這時就需要老師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經(jīng)常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肯定學生,讓學生勇于發(fā)言,敢于發(fā)言。即使學生說錯了,老師首先要肯定他敢于發(fā)言的勇氣,再適時地對他說錯的內(nèi)容予以糾正。對那些大膽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強的學生,老師可以樹立為其他同學學習的典范。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愿意表達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達愿望。
3在讀中汲取營養(yǎng)
其實“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既是“聽”的延續(xù),又是“說”的基礎(chǔ),還是“寫”的根本。學生只有在不斷地積累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提升,那么“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量我會和學生一起制訂閱讀計劃,每個學期閱讀哪幾本書,每一個月完成多少閱讀量,每一天閱讀多少頁,每天閱讀時由家長監(jiān)督和檢查,每周星期五的班會課上我會進行抽查,適時地開展講故事比賽,談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感受。當然學生的閱讀不是被動而是主動。一二年級學生閱讀的是自己喜歡的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經(jīng)過兩年的閱讀經(jīng)歷,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并漸漸地在閱讀中得到了無限的樂趣。學習習慣很重要,習慣成自然。學習興趣也很重要,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當然讀也不是只為讀而讀,在讀中養(yǎng)成閱讀習慣,在讀中培養(yǎng)興趣,在讀中體味情感,在讀中尋找樂趣,在讀中內(nèi)化語言,在讀中積累素材。
4寫完善了聽說讀
當“聽”“說”“讀”都成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時,那么“寫”就不成任何問題了,寫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實寫一直是小學階段中最難破解的一個難題,因為很多學生要他讀他會讀,要他說他也說得頭頭是道,可一旦要他寫,一拿起筆來寫他又會覺得不知如何下筆無從寫起。那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就會鼓勵并告訴學生寫并沒那么可怕,先理清自己的思路,確定好自己要寫的主題,再把自己想說的用最真實的情感用最準確的語句用最生動形象的方式寫下來,寫完后再反復讀一讀,在讀中不斷地修改,在修改中不斷地完善,在完善中不斷地自信,在自信中不斷地完美。寫雖然是學生獨立完成的,但這個還是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不同的年級對學生寫作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一年級只要求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所要表達的意思。二年級就開始要求學生練習寫日記,能用一段50~100字的文字來敘述自己所要表達的事情,并開始要學生初步掌握如何檢驗自己所寫的語句是否通順,是否完整,是否表達清楚。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一二年級的語句和日記練習就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基礎(chǔ)的。學生面對新的挑戰(zhàn)可能會膽怯,缺乏自信,這又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首先要求學生所寫內(nèi)容不能離開主題,主題即習作的中心,確定好主題后學生再動筆,一段一段地教學生寫,再一句一句地進行完善。寫完后要求學生認真地讀一讀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并進行修改,同時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養(yǎng)成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四五年級的習作要求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更完美,除了完整地敘述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外還要體現(xiàn)出語言美,在文章中學生要會準確地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自己所寫的文章讀起來更容易理解,更有美感,把自己在課外閱讀到的好詞好詩好句準確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經(jīng)過五年的學習和練習,到了六年級學生對習作已然是小菜一碟,寫作巳不再是他們的攔路虎,一拿起筆就胸有成竹。就這樣,整個的“聽”“讀”“說”“寫”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寫中充分地得到體現(xiàn)。
5結(jié)束語
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和學生自主地體驗,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明顯提高,思維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和讀寫能力等也會有明顯的發(fā)展。就這樣聽為讀,說,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讀又為說和寫做好了鋪墊,說又為寫展開了翅膀,寫完善了聽,讀,說。
【談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論文】相關(guān)文章:
談魯迅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論文05-12
談英語教學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論文08-12
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論文10-21
談異步教學法的運用論文07-27
也談反思性教學特征論文03-30
談語文的互動教學設計06-02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學構(gòu)想論文(通用5篇)10-12
語文教學論文12-15
談語文句子教學要點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