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論文
摘 要:從本質上而言,我國社區銀行不僅在經營管理上比較靈活,并且能夠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對優化銀行的發展體系,提高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區銀行成為了銀行結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性的探討了社區銀行的內涵特征與現實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性的分析了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期望為社區銀行的日后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社區銀行;發展路徑;金融;融資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與社會經濟的影響下,我國銀行業得到了有效發展。但是,從金融體系的整體角度分析,我國銀行體系仍然存在缺陷與不足[1]。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我國金融業得到沖擊,銀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針對這種現象,如何進一步縮短我國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距離,提高銀行業的競爭水平成為了金融業最為主要任務。因此,本文深刻探討了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期望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淺薄建議。
一、社區銀行的概述
(一)社區銀行的含義
根據美國ICBA對社區銀行的解讀,可以將社區銀行定義為一種獨立的,能夠運營發展的,具備充足資金的銀行機構[2]。另外,在根據我國基本國情的發展需求中,可以將社區銀行定義為:其資產規模超過5億元,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設定,為當地居民或者小型企業提供方便的一種小型銀行機構[3]。
(二)社區銀行的特征
1、具備獨特的市場定位
一般而言,社區銀行主要是將當地的小型企業、居民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相對于國內大型銀行而言,社區銀行的服務體系比較小,服務模式比較固定,服務體系適合當地居民的服務要求,符合當地小型企業的發展需求。
2、具備比較個性的服務模式
社區銀行由于服務范圍比較小,銀行員工對本地客戶比較熟悉,并且銀行員工有一半的人員是社區生活的主要成員,從人緣以及地緣的角度出發,社區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能夠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實現與客戶的良好互動。此外,社區銀行在為客戶辦理手續的時候,摒棄了大型銀行的繁瑣性,并且在審核上速度快,效率高。
3、具備非常靈活的運行體制
由于產權分明,社區銀行在治理上比較完善,能夠靈活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需求,從根本上實現了“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發展模式。
4、具備一定的推動作用
社區銀行在運行中會將一個地區的吸收存款貸給當地的中小客戶,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社區銀行80%的資金來自社區,社區銀行具備承擔當地發展的重責。
二、社區銀行建立的重要性
(一)能夠及時彌補基層金融的需求
在近幾年,由于商業銀行得到戰略調整,并將縣級網店進行撤回,從而導致在局部地區出現金融服務真空的現象。另外,各類股份制商業銀行基本上設立在大型城市,對于經濟相對欠缺的小城市而言缺乏相應的基層金融服務。而社區銀行的出現能夠改變這一現狀,盡可能的滿足中小企業以及居民的資金需求,從根本上彌補了基層金融的需求。
(二)緩解了金融業的“虹吸現象”
在我國銀行商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銀行將資金轉移到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從而導致資金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虹吸現象”。所謂的“虹吸現象”主要是指在資金欠缺地區的資金被轉移到經濟發達的地區,導致我國金融體系出現了地區差異[4]。社區銀行的建立能夠進一步緩解“虹吸現象”,能夠將本地市場的資金運用到本地,從根本上解決了資金困難的現狀。
(三)阻礙民間非法金融的發展
在近幾年,人們生活逐步提高之余,我國中小企業與農村居民對資金的需求非常旺盛,從而導致銀行體系無法從本質上滿足其發展需求,致使金融非法現象的出現。雖然說民間貸款在一定時期內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夠迎合當地居民的需求,但是民間貸款存在著一定的危害。首先,民間貸款屬于一種體外循環,中央銀行無法對其融資現狀有所了解,從而導致宏觀調控的效果得到消弱。其次,民間貸款缺乏法律保護,會引發比較危險的社會問題。因此,積極培養社區銀行,能夠改善民間貸款的不良現象,能夠滿足當地居民與企業的民間資產需求。
三、社區銀行發展的路徑分析
社區銀行的建立與發展是推動當地居民、小型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對實現我國金融體系的可持續發展,銀行業的有效創新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根據自身對社區銀行的認識與了解,認為社區銀行發展的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要積極建立由民營企業資本所形成的銀行
民營企業資本所建立的社區銀行不僅在產權上比較明晰,并且在公司的治理上比較完善,具有非常明確的市場定位,能夠以非常靈活的方式積極應對社會發展的需要。依據當前我國銀行體系的發展,要想從根本上實現“自負盈虧、自主經營”,需要按照企業制度要求,將民營企業進行融入其中。但是,由于民營銀行資本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危機,導致金融行業出現危害性,所以,需要開展試點,在得到良好發展后對其全面分開[5]。比如,可以將福建、廣東等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作為主要的試點區域,然后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推廣。
(二)積極改善小型金融機構,使其成為社區銀行
小型金融機構是金融體系中的組成部分,比如以各個地區的信用社為例,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信用社對其企業的基本情況有所認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貸款的風險,為中小企業的后期金融需求提供良好的需求。此外,可以根據相關規定,鼓勵優秀股民入股,并對股權結構進一步進行優化,將中小企業與居民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使其建立其股份制社區銀行。與此同時,信用社可以在資本結構優化與整合中,實現信用社的充足,并使其逐步改造為產權明晰的社區銀行。
(三)積極引導民間非金融機構發展為社區銀行
根據我國中央銀行的調查與分析,我國民間融資的規模非常大,占據了當前GDP的7%左右[6]。其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領域,地下金融機構的規模成為了國有銀行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民間金融不斷發展的期間,積極引導民間非金融機構走上合法的道路,并且引導民間非金融機構發展為社區銀行,其中的操作方式為:可以對其開展試點,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將民間資本積極納入到進入體系之中。這種模式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不僅可以制約民間非金融機構的發展與蔓延,并且也對社區銀行的建立提供了幫助。
四、結 語:
綜上所述,社區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彌補我國金融業的不足,穩定我國銀行體系的進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為當地的居民、中小型企業提供方便與便捷。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我國社區銀行的建立與發展,需積極整合當地的金融資源,不管是民間融資機構還是農村信用社,都可以在設置中成為社區銀行發展的保障。
【我國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探析論文04-14
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模式與路徑論文03-08
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及路徑論文02-03
我國社區的體育發展模式分析論文02-06
有關我國社區文化發展論文06-14
我國新型農業產業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論文02-08
概述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最佳模式論文02-06
我國特色小城鎮建設發展路徑探析論文02-10
我國現階段村鎮銀行發展對策的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