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標準范文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句、段發現并提出問題,培養質疑能力。
2.引導自主學習,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3.理解老師說的話,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學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學重點:
1.引導提問,培養質疑能力。
2.理解老師的話,弄懂句與句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作者發生在小學四年級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的事。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昨天,有同學向老師提出,為什么用《畫楊桃》來做課題?那如果讓你把課題換一個,你打算怎么說?
(一件難忘的事;一件耐人尋味的事;發生在課上的一件事;)
同學們能換成這樣的課題,說明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錯。
二.引導質疑:
導: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大膽提問題,現在老師來了解一下,讀課文之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問題或想法?
1.引導質疑。
2.同桌相互交流討論。
3.指名交流。
4.結合學生回答,梳理板書一些問題:
(1)
父親、老師的話相似在哪?作者為什么說一生受用?
(2)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了?老師為什么不直接說明?
(3)這件事為什么這么難忘?
5.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思考,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想法、問題,說明你們已經在主動的學習了。你們提的問題不錯。涉及了文中的重點句段,你們能從重點句段中發現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問題,很好,老師先不解答這些問題,希望在互相交流討論過程中,自己弄懂。這樣記得更牢,印象更深,對嗎?
三.
抓重點,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
(1)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畫成這樣?文中哪一自然段寫到?(第二自然段)
(2)默讀第二自然段:
(用------劃出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的句子。用~~~~劃出為什么會畫成這樣的句子。)
(3)把劃和~~~~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系。(因果關系)
(4)試著用因為所以連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畫的楊桃,同學們的態度怎樣?(哈哈大笑、嘲笑)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笑聲和他們的對話后,態度怎樣?老師做了幾件事?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后交流討論。
(3)師生交流歸納:a審視楊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問題
c請同學們輪流坐我的`座位,并問他們像什么
d對同學們說了一段話
(4)相機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剛才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老師的神情變了?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認真讀懂每句話。
(2)指導分層。
(3)指導朗讀:a指名讀b評一評他讀的怎樣c引導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樣的就畫成
(4)齊讀這一段話
(5)讀了老師這段話,你懂得了什么?
(6)解答老師、父親的話相似在哪?(找出父親的話,師生分讀父親、老師的話,加深理解)
四.
師過渡總結:
他們的話告訴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畫畫,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別人畫的與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來畫。同學們想想,他們的話是不是僅僅講了畫畫的道理?
他們的話還講了做人的道理。當別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認為別人的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做事不能想當然,應該實事求是。
作者把這些話牢記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幫助,得到好處,所以,他說他們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這件事也因此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指導背誦:
(1)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誦?
(2)自由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
板書設計:
畫楊桃
從重點句段提問:
實事求是
父親
叮囑
不要想當然
印象深刻?
終生受用
老師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變了?
直接說明?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標準】相關文章:
《畫楊桃》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1-02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反思10-28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08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03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2-17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19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6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范文11-02
《畫楊桃》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