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色的畫》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三原色,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紅色為主色調畫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對色彩美的感受能力記憶運用色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練習生活實際,引領學生走入“紅色的畫”感受體驗三原色中的紅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紅色的實物和圖片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感知紅色帶給人熱烈、喜慶、歡快的美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畫色彩畫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共同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發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魔術激趣,引入課題
1、小魔術:將蓋子上涂有顏料的礦泉水瓶搖一搖,分別變出紅、黃、藍三種顏色。教師:世界上有三種顏色是無法調和出來的,它們就是被稱為三原色的紅、黃、藍
2、紅色是三原色之一,在很多國家,很多的場合有特殊的意義,本課我們就以紅色為主來創作一幅作品
3、出示課題——紅色的畫
二、講授新課:
1.感受紅色
教師:.看到紅色,你會想到什么?
生:蘋果、草莓……金魚、紅猩猩、火烈鳥……
2.教師課件展示知然界中,生活中紅色的圖片
3、看看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了解紅色的畫分析農民畫《剝玉米》
。1)第一小組:這幅畫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
。2)第二小組:小練習, 請你找一找畫面中深淺不同的紅色…
。3) 考眼力:除了紅色,你還有什么發現?
生:還有藍色、黃色、綠色…..
。4)說一說:什么是 紅色的畫?
小結: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這幅作品正是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表現到了極致,整幅畫面以大紅色鋪底,上面添加了一些黃、黑、藍、綠燈對比強烈的顏色,使得作品絢麗多彩,艷而不俗,給人愉悅的視覺美感。
4、游覽小小畫家畫廊:小朋友的畫表現了哪些題材?是怎樣設計顏色的?
三、藝術實踐:
以紅色為主色調來涂一涂你手中的線稿。
四、展評:
按小組進行作品展示,自評,互評。評一評,誰的作品將紅色表現得喜慶,熱烈豐富。
五、課后拓展:
自主創作一幅紅色的畫。搜集生活中黃色和藍色的畫,為下一節課做準備。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人美版三年級上冊第6課
教材分析:
本科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課程。與第七課《黃色和藍色的畫》有著緊密的聯系,都是以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和認識、了解三原色為主的課程。本課旨在讓學生認識和了解三原色中的紅色及其鄰近色,并學習用這些色彩進行表現。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從盲目、隨意的涂抹顏色,轉變為有意識地了解色彩,運用色彩,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讓學生了解到,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氣、熱烈、奔放和激情。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
2.能以紅色為主色調畫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情感。
3.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共同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發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歡迎進入色彩王國,認識三原色。(紅、黃、藍是無法調和出來的,它們被稱為三原色。)
2.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了解紅色,創作一幅《紅色的畫》(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感受紅色
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了紅色?(相機出示圖片)
它給人什么感受?
生:快樂、紅紅火火
小結:紅色是中國傳統的喜慶顏色,它鮮艷、溫暖,熱烈,代表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在過年過節、慶祝活動以及婚禮上常用到它。
2.尋找紅色
生活中那些事物是紅色的?
(1)哪些東西是紅色的?
。ㄌO果、草莓……)
。2)哪些動物是紅色的
。ń痿~、紅猩猩、火烈鳥……)
(3)生活中那些紅色的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夕陽、過新年……)
3.欣賞紅色的畫
。1)欣賞農民畫《剝玉米》
1)請你找一找畫面中深淺不同的紅色
2)考眼力:除了紅色,你還有什么發現?
生:還有藍色、黃色、綠色……
3)紅色的畫在畫面中給你什么感受?(豐收的喜悅)
小結: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剝玉米》正是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表現到了極致,整幅畫面以大紅色鋪底,上面添加了一些黃、黑、藍、綠燈對比強烈的顏色,使得作品絢麗多彩,艷而不俗,給人愉悅的視覺美感。
(2)欣賞名家作品
思考、討論、交流,畫面中用紅色表現了什么內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
1)《雞冠花》林風眠:表現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畫面。
2)《紅色的和諧》法國 馬蒂斯:它是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通過這幅畫讓我們看到他奇特、神秘的想象。
(3)欣賞同伴作品:他們的畫表現了哪些題材?
思考:以紅色為主色調畫一幅畫,你想表現什么內容?
三、藝術實踐:
1.找一找:找出水彩筆或油畫棒中的紅色家族成員。
2.畫一畫:請你以紅色為主色調,將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場景創作出一幅紅色的'畫。
四、作品展評
1.小組互評,誰的作品將紅色表現得喜慶,熱烈豐富。
2.全班展評。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三原色,還運用各種各樣的紅色創作精美的作品,希望你們能大膽運用紅色裝飾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教學反思: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本課通過讓學生尋找紅色的東西、紅色的動物、紅色為主的場景,讓學生了解到紅色,知道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氣、熱烈、奔放和激情。進而欣賞畫家、同伴的作品,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使學生從盲目、隨意的涂抹顏色,轉變為有意識地了解色彩,運用色彩表現事物的美,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
學生能找到許多可以表現得事物,興致很高,可是作品質量卻不高。反思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是教師對于方法的指導欠深入,應讓學生理解紅色的畫就是讓學生用大量的紅色系表現畫面,表達感受;二是學情把握不夠,可讓學生從嘗試表現生活簡單的事物開始,逐漸提高造型能力,避免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3
知識技能目標
、僬J識三原色,并通過各種具有民間喜慶特色的物品,及以紅色為主的美術作品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紅色的畫產生的熱烈、喜慶的藝術效果。
② ☆重點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③ △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情感態度目標
讓學生更加注重觀察生活,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教師的引導,加強對學生探究式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
教師活動
一、學習新知,導入課題
欣賞美麗的圖片,提問: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感受?(漂亮)覺得哪些方面漂亮?(色彩)我們的生活在絢麗多彩的色彩世界中,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我們周圍美麗的色彩。
二、師生探討,表現創新
出示三原色圖片:
、 在我們的色彩世界中有三種顏色是其他任何顏色都調和不出來的,它們是紅、黃、藍。這三種顏色被稱之為“三原色”。
、 現在考考你們如何運用這三種顏色。畫神秘的大海你們會選擇哪種顏色?(藍色)畫豐收的季節你會用什么顏色?(黃色)那如果表現歡快、熱鬧的場面我們又會選擇什么顏色?(紅色)為什么會選擇紅色呢?(紅色可以帶給我們熱烈、喜慶、奔放的美感)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用紅色來表現我們的'作品。(板書課題)
、 展示紅色為主的照片。提問:除了這些還有哪些內容可以用紅色來表現?(過年、結婚…)
、 一起看一下畫家是如何用紅色來表現畫面的。
、 欣賞中國作品。
②欣賞外國作品。
⑤ 師:什么樣的畫能稱為是紅色的畫?(學生回答,老師總結)在一幅作品中如果絕大部分幅的顏色是紅色,那么這幅畫就是一幅紅色的畫。
、 在紅色的畫中可不可以出現其它的顏色?(總結:可以,起到襯托的作用。)
、 看看同學們是如何表現紅色的畫的。(欣賞學生作品)觀看時一并提出問題:作品都表現了哪些內容?
⑧ 欣賞不同手法創作出的紅色的畫。(繪畫、粘貼、剪貼…)
三、出示要求,學生實踐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一幅以紅色為主的畫。
四、示交流,多元評價
1. 展示學生作品
2. 組織學生評價
3. 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設置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一幅以紅色為主的畫。
板書設計
6、紅色的畫
三原色:紅、黃、藍
紅色:熱情、溫暖
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目標是認識三原色,知道紅色的畫是以紅色為主的畫,能夠以紅色為主創作一幅畫,并且提高學生對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在認識紅色時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紅色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我在課堂中采用直觀的方法,進行調顏料,讓學生認識不同種類的紅色,并結合學生所帶的學習用具,將自己的彩筆或油畫棒中找出屬于紅色的筆,找自己身邊有關紅色的物體等,這樣來加深學生對紅色進一步的理解。接著欣賞以紅色為主的作品,以啟發談話為主,引導學生觀察用不同種紅色畫的畫有一種層次的美感,同時強調色為主的畫,還可以用少許別的色,以此來培養他們運用色彩的能力。
總之,本課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感覺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色彩,是豐富多彩的色彩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紅色的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紅色的畫》美術教學反思04-11
美術紅色的畫教學反思01-05
紅色的畫教學反思8篇11-07
紅色的畫教學反思6篇04-08
小學美術紅色的畫教學反思04-21
小學美術紅色的畫教學反思04-21
紅色的畫教學反思8篇11-07
美術紅色的畫教學反思通用01-05
《畫》教學設計04-23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