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荷》教學反思
篇一:《電荷》教學反思
電荷很抽象,特別是元電荷。講授時盡量通過實驗讓學生去體驗和感受電荷。講授的關鍵是:
第一、做好演示實驗,有層次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可展開已知電荷判作用和已知作用反推電荷兩種情況,通過對比讓學生學會思維的嚴密性;
第三、借助視頻、flash動畫展現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切實有效的,使學生能更形象更具體地獲得認識,化抽象為具體降低思維難度。
篇二:《電荷》教學反思
摩擦起電讓學生先做小實驗產生興趣,獲得感受后教師再做演示實驗來小結,學生有做有想效果很好。
設計實驗方案來辨別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是否相同學生很難一下子把方案完善,老師要加強引導和鼓勵。
演示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的實驗用細線調起玻璃棒或橡膠棒來做的話效果不明顯,特別是天氣不夠干燥的時候,摩擦所起的電不多的時候。換用泡沫塑料棒頂在針尖上來做效果就好很多。
原子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因此選用視頻來講解原子結構是不錯的選擇,盡可能使內容形象化。
整節課容量較大,環節必須緊湊,否則會沒有時間練習。導體和絕緣體的內容如果時間不允許寧可可放到下一節課也要保證課堂練習的時間。
【《電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電荷摩擦起電教學反思09-11
《電荷》教學設計11-27
電荷教學設計12-18
電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學反思11-23
電荷及電荷守恒定律教學設計12-18
電荷說課稿11-04
兩種電荷教學設計08-14
高中物理《電荷》教學設計12-13
電子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