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的教學反思
《我的信念》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人生·理想信念里的一篇外國文章。因為是翻譯過來的文章,而且篇幅比較長,一些字詞也不太好理解,學生可能因為閱讀比較困難而失去興趣。
我貫徹新課程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備課與教學過程中都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造一種自主學習的環境,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思考。并且強調合作與探究,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倡導集體智慧的互助與合作。使學生喜歡學習,勤于動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預習
《我的信念》是一篇譯文,在字詞上有一些難點,針對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把一些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課前就解決好。并且要求他們認真閱讀課文,帶著自己的問題來聽課。
學生經過充分的預習,而且帶著問題來聽課,就比較有興趣。他們預習到了的內容,在老師講課提及時,他們就很興奮,因為已經會了,就很愿意在課堂上表現自己,表現自己預習的充分和胸有成竹,學生也因此很有成就感。
二、講課
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老師則以導為主。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是:
理解課文內容。
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
字詞部分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已經在預習時有了比較好的掌握,而理解文章內容,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品位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解決。
事實證明,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自己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且經過合作對一些難點做出比較完美的`回答。我在講這堂課的時候,幾乎沒有提出具體問題,而是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學生表現得非常出色,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運用集體的力量把三個教學目標完成得很好,而且是主動的,積極地,興高采烈的。
三、課件
課件制作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使他們更容易進入課堂情境,調動學社觀念的積極性。在導入部分,我的課件就從學生已知的幾位知名的大科學家的圖片開始,這幾位科學家的肖像和事跡學生都非常熟悉,再引出居里夫人,學生很容易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的大腦就開始活躍,會主動地積極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
在幫助學生整體感知時,播放聲情并茂的范讀課件,使學生浸潤在課文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課文的美的欣賞和感知中。
在完成整體感知,品位語言,拓展延伸等板塊中,課件簡明扼要,提綱挈領,不但節省了課堂上板書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很好的幫助教師完成引導的目的。課堂上很多時間都是學生在自主的討論,合作,研究。課件打出了每一個板塊的方向和綱領,使學生在合作中既積極主動地思考討論,又能抓住方向不至于迷失,討論跑題或流于形式。
四、點撥與評價
對于學生的發言,我注意傾聽。充分保護學生獨特的視角,個性化的體驗,不以老師的經驗和所謂的標準答案來扼殺學生思維的火花。尊重學生的發言,從中發現閃光點并予以肯定。對于回答得非常出色的同學,還有一定的加分鼓勵。所以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質量都非常高。有的時候,兩個小組的意見起了沖突,形成了激烈的辯論,我并沒有對哪一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各自的看法,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敏銳度。
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除了字有標準讀音和寫法,詞有固定的意思之外,很多問題都是沒有標準和固定的答案。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的發言中獲得信心,有了信心又促使他更有勇氣而且更善于思考,形成良性循環。
在課后的反思中,我也意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如何結合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實際情況來體現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是否真正所到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思考。課堂上教師講授與學生小組合作的時間分配比例是否合適。如何使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更有效率和價值等等。
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摸索,虛心向前輩們學習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己上課的水平。
【《我的信念》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01-30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05-19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11-10
我的信念優秀教學反思10-31
關于《我的信念》教學反思10-31
《我的信念》的教學反思范文11-01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范文11-04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五篇10-30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精選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