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風》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風》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風》教案及教學反思1
一、教材分析:
這首兒歌汪新優美地表現了關于“風”的知識。重舉的形式既利于吟唱,又使各個詩節成為一個整體,形式與內容上都達到一種完整的和諧。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既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又充滿了兒童情趣與感情。
二、教學理念:
課文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歌,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感受詩中竟境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育課文。
2、認識本課8個生字,學會寫9個生字。
3、感受詩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想像力。
四、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讀感受悟詩歌的內容。
五、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頭飾。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教師誦讀謎語:“有個小娃娃,真是沒禮貌。見到小樹搖一搖,嚇得樹葉哇哇叫。見到小花逗一逗,摘去她的太陽帽。沒人和它交朋友,只好自已到外處跑。“同學們猜出是什么了嗎?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
2、這節課我們學習一首寫風的小詩,看看作者筆下的“風”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自由試讀課文。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注意里面有生字寶寶藏著你以氫把它們找出來嗎?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能么辦?請在家說說有什么辦法。
3、請同學們用自已的方式自學生字,讀到生字的。時候把它圈出來,多讀幾遍,把它記住。
4、自由讀課文,標一標這首詩有幾節。
5、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三)細讀課文
1、請同學讀自已喜歡的小節。然后說一說讀懂了什么。
2、結合學生的朗讀,師生,以指導學生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師生,以指導學生朗讀。
4、請學生表演讀,進一步體會詩的內容,感受風的存在。
5、指導學生背誦。可以讓學生看課件上的畫面。樹葉顫動、河水泛波、花兒點頭來背誦課文,或出示提示內容不背誦。
6、雖然我們看不風,但我們卻可以從事物的.變化中感覺到風的存在。誰能說說你還能從哪些方面感覺到風。模仿課文說一說。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風》教案及教學反思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8個生字。
3、感受詩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想像力。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的天氣怎樣?那么你就拿起書本扇一扇,體會有風,你看見風了嗎?葉圣陶爺爺是怎么看到風的呢?板書:風
2、解題:
什么是風?(由于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多讀幾遍)
2、認生字卡片,并在課文里圈出來,再讀一讀。
3、自由讀課文,標一標這首詩有幾節。
(三)細讀課文:
1、導學第一節:
(1)自讀第一節(注意:把詞連起來讀一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風來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樹葉顫動的動作。
(4)指導朗讀:
自讀、賽讀、跟讀、自讀、指名讀
2、合作學習第二節
(1)自讀第二節(注意重音、停頓)
(2)同桌互讀第二節
(3)讀了這一節你怎么知道風來了?(圈出表示風來了的詞)
(4)指導朗讀:
指名讀、分組讀、帶動作讀
3、自學第三節
(方法同第一、二節)
(四)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3個事例告訴我們風的存在,其實只要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現身邊處處有風。不信請看。
(五)擴展延伸:
活動一:(1)吹泡泡
(2)生續寫詩
活動二:(1)擺動紅旗
(2)續寫詩
活動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見過風?并續寫一首詩。
活動四: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或作詩、或畫畫)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風》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風》教學反思06-22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風娃娃》06-30
小學語文課文《窮人》教學反思11-25
課文《風娃娃》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7
《風》語文教學反思08-02
小學語文課文《川江夜航》教學反思06-13
小學語文課文《觸摸春天》教學反思06-14
小學語文課文教學反思推薦12-28
小學語文課文《談禮貌》教學反思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