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與運用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積累與運用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1
一、溫故知新
1.讀三句話,體會當中省略號的作用。
2.同桌交流。
3.小組討論:你知道省略號還有哪些作用嗎?請舉出例子。
4.全班交流。
5.教師總結。
二、語海拾貝
1.讀兩組對聯,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與同桌一起探討如何斷句。
3.采用自讀、對讀等方式充分朗讀對聯。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趣味對聯。
三、互動平臺
1.讀對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概括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
3.交流在《韋德的心愿》中應抓哪部分來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4.以其他課文為例,談對此方法的理解。
四、綜合性學習
1.讀題,思考本次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有哪些。
2.審題。
3.小組設計活動方案。
4.開展活動。
5.班上針對活動進行總結、交流。
6.評議最佳活動小組。
五、習作百花園
1.復習導入。
以前,我們早就學習了書信這種應用文,有誰能說說書信的格式是怎樣的呢?寫書信時,我們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2.閱讀要求,審題。
3.拓展思路。
4.學生習作,教師巡視。
5.選擇幾篇優秀習作講評,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6.謄寫。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由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
2.小組交流,從詩歌中感悟到些什么。
3.同桌練讀,體會詩中情感。
4.表演朗讀。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2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積累與運用(六)。
教學目標
1碧寤嵩誆煌的語句中,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
2被累名人名言,體會其含義,豐富語言。
3碧寤“象征”的表現手法,學會運用“象征”手法寫一篇習作。
4崩鐘謨肴私渙鰨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能認真、耐心傾聽別人的傾訴。
5蹦芫嚀濉⑸動、清楚地寫一件最能表現自己能干的事。
教學準備
教師:小黑板。
學生:自制一個心形紙板,在上面寫幾句自己的心里話。
課時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斃『詘宄鍪救個句子,讓學生自讀,畫出表示慢慢行走的詞語。(徜佯、漫步、流連)
2毖生再讀句子,聯系句子理解這三個詞語的意思。
3蓖ü理解,你發現了什么?(在不同的語句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呢?
(避免表達的重復,使語言豐富、生動、吸引人)
4斃幔涸諦醋魘保在不同的語句里,相同的意思,我們盡量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可以避免語言的重復,使文章語言豐富生動,讓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二、語海拾貝
1毖生自讀名言。
2比班交流,教師范讀,直到讀準字音。
3貝誘廡┟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與同桌說說。
4比班交流,生生、師生互動解惑。
5毖生背誦名言。
三、互動平臺
1庇米約合不兜姆絞蕉煉曰埃可自由讀,也可和同伴分角色對讀),讀通順。
2筆ι對讀。
3彼鄧的憒又卸煉了什么?
(1)什么叫象征?(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
(2)運用象征的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把人們的某種思想情緒寄寓在某種事物上,既具體明白,又引人深思,更讓人回味)
(3)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哪些運用了象征?(《胡楊贊》)
(4)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象征人的什么品質?
4弊饕擔菏宰龐孟笳韉氖址ㄐ匆黃習作。
四、口語交際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與他人的交往中有融洽、理解,也有委屈、摩擦……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驗,當內心煩惱痛苦時,特別想與人聊聊;當遇到愉快高興的事時,也愿與人分享與交流。今天,就讓我們敞開心扉,把自己最想說的心里話說出來,讓大家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共渡難關。
(二)營造氛圍,訴說心里話。
1比醚生拿出課前做好的寫了自己心里話的心形紙板。小組內交流,然后把它貼在教室的任何地方。
2蹦闋急付運說自己的心里話,你覺得在說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態度誠懇、語氣平和、表達清楚有序)
那么聽的同學又應該做到些什么呢?(認真傾聽,并作出恰當的反應)
3敝該說一說。
4筆ι點評。
5毖生自由向自己的好朋友說說自己的心里話。教師巡視,相機點評。
(三)教師小結。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許多難過的、委屈的,或者開心的經歷。同學們,當我們有心事的時候,一定要敞開心扉,向你最信任的人盡情地傾訴,那樣,你一定會覺得心情暢快。
五、習作百花園
(一)激發興趣,交流體驗。
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能干的一方面,能介紹給大家聽聽嗎?讓大家一起來夸夸你的能干。(分小組互相說,然后再全班說。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有理,說得具體。)
(二)拓展思路,引導體驗。
1被匾湟幌履閽謐瞿募事情上最能體現出你的能干,當時有怎樣的感受。比如,你學會了某一項本領,解出了一道難題,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競賽的勝利……在這件事情中,你是怎么做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特別是最能體現自己能干的方面要具體生動地說說。
2狽腫榛ハ嗨擔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有趣,說得具體。教師及時點評,尤其要表揚能運用富有新鮮感的個性化語言表達的那些學生。
(為幫助學生克服選材的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事,無論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說一說,師生共同評論能不能作為習作材料使用。)
3碧致垡幌略躚開頭,怎樣結尾,表達的順序以及如何抓住重點等。
(三)體驗范文,自由習作。
1敝傅佳生閱讀自己搜集到的表現自己能干的范文,體會別人的表達方法。
2弊災髂馓猓打開習作思路。根據自己選定的習作思路,嘗試個性化擬題。例:《我第一次》《我真能干》《成功的喜悅》……
3苯渙髯閱獾奶餑浚欣賞及點評。
(四)自主習作,表達真情實感。
挑選自己認為最能表現自己能干的內容,嘗試寫作。教師巡回,進行現場指導。
(五)交流評價,評議修改。
1弊孕醒≡窕鋨榻行修改,找出習作中值得學習的文句,用波浪線畫下來。寫出好在哪里和為什么好,寫出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2蓖萍魷白魅班交流,并陳述推薦的理由,教師作及時點評。找出亮點,評價激勵。使學生明白別人習作的好處,為什么好。引導學生借鑒長處,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評選最佳,成功激勵。
教師進一步評點,張揚寫作個性,表揚有獨特體驗的亮點。
六、自主閱讀園地
1毖生自由默讀課文。
2彼鄧刀濤鬧饕講了一件什么事?
3倍濤氖裁吹胤階釗媚愀卸?勾畫下來,自讀自悟,并寫出你的感受。
4比班交流,從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3
教學目標
1區別同音字、多音字,積累四字短語。
2能寫幾句通順連貫的話。
3讀背古詩,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4讀小詩,練習音序及部首查字法,積累優美語言。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背誦古詩。
3練習自主填字。
教學難點
1培養積累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指導孩子有順序、有條理地寫話。
教學準備
師:掛圖、字典。
生:字典。
教學時間
2~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導入新課
1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篇有趣的課文,今天,咱們的老朋友積累與運用又與大家見面了(板書課文題目)。
2這次老朋友又將給我們帶來一些什么有趣的知識呢?想知道嗎?請打開書吧!
二、填一填,區別同音字
1有四只蝌蚪娃娃走丟了,大家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出示掛圖:小蝌蚪和媽媽。)
2讀讀小蝌蚪身上的字,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指名讀,小組讀,師正音。
3找找這幾個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讀音相同。)
4試著找一找:小蝌蚪的媽媽分別是誰?
5抽一名同學上臺板書演示,其余同學在書上填。
6交流評議,抓住出現的問題,重點指導。
三、讀一讀,你還認識我嗎
1出示詞語卡片(圓形,可貼于黑板上)這些詞語娃娃你們還認識嗎?自己試著讀一讀。
2詞語擂臺賽。
每組抽出一個孩子上臺來讀,比賽看誰讀得準確,生互評。
3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讓他拿詞語卡片考大家,開火車讀。
4學生評議,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請同學幫幫他。
5自己讀讀,記住這些詞語娃娃。
四、選擇正確的多音字
1自己讀一讀句子,看看加點的字該讀什么音。
2學生四人小組討論,選擇讀音。
3生匯報,師點評。
五、背一背,讀記古詩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一首李白的古詩,還記得嗎?齊背。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朝詩人呂嚴的詩《牧童》。
3出示詩歌,先自讀,借助拼音把它讀通順,再指名讀,互讀。
4一邊看圖一邊想:古詩講了怎樣的情景?
(青青的小草鋪滿原野,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牧童回來已是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5生自由地說。(不要求說得全面,說到一點也可以。)
6多么淳樸的牧童,多么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啊。想把詩歌背下來嗎?
7多種形式朗讀。注意讀出韻味。讀背古詩。
六、自主識字
1復習的方法,抽生說說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分別請一位同學作小老師演示兩種不同的的方法,生仔細看,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
3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果知道讀音,不會寫字,就利用音序查字法;如果知道字形,不知讀音,就用部首查字法。
4查查玩玩,看誰先讀通小詩。
①自讀小詩,圈出不認識的字。
②(用部首查字法)給生字注上拼音。
③交流評議,指導讀準生字。
④同桌合作,再讀小詩。
⑤抽學生讀詩,評議,齊讀。引導讀出感情。
七、寫話(建議單獨用一課時)
1說:有條理地用先、然后、再說一件事,要有先后,有條理。
2寫: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4
教學要求
1.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正確地區別平舌音與卷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積累詞語。
2.進行用字組詞,用詞語造句的練習,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3.讀一讀,猜一猜,知道蜻蜓的特點及其本領和對人類的益處。
4.讀一讀,背一背,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鞏固對公雞本領及對人類益處的了解。
5.讀一讀,能夠借助拼音閱讀短文并理解短文的內容。
6.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7.通過猜一猜,古詩的誦讀,短文的閱讀,再次感知各種動物的本領及對人類的貢獻,教育孩子保護動物。
重點難點
1.鞏固復習會認、會寫字詞,積累詞語。
2.讀中了解常見的動物的本領及對人類的益處,教育孩子保護動物。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正確地區別平舌與卷舌音節、前鼻音和后鼻音、n和l,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相關的詞句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又到了和《積累與運用》見面的日子了,今天我們要復習哪些字詞,鍛煉哪些本領呢?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看看課文的內容安排。
2.教師介紹每題的大概內容,學生從中感知本組積累與運用的要求。
3.教師導入:高樓大廈平地起,現在咱們從基礎的字詞練起。
二、讀一讀,比一比
1.出示文中的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認讀,其他學生評議。
3.全班齊讀。
4.指名回答:你們讀了這幾組詞語后,有什么發現呢?
5.教師總結強調,指導讀好這些音節。
6.學生再次讀,爭取讀正確、流利。
7.檢查讀。
三、鞏固生字的認讀,積累詞語
1.出示,文中的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同桌互相指讀,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3.指名讀。
4.調節課堂,活躍氣氛,開火車認讀,看看哪個小組認讀得又快又好。
5.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全班再次鞏固認讀。
四、用字組詞,用詞造句
1.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一讀,明確題目的要求。
2.學生按要求,完成練習。
3.指名反饋,教師對學生組的詞語,造的句子,進行適當的點評。
五、讀一讀,猜一猜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
2.指名讀,其他評議。
3.學生齊讀。
4.你們猜出來是什么了嗎?
5.蜻蜓有什么本領呢?它能為人類做什么?
6.你還了解哪些會幫助捉害蟲的動物?
7.再讀謎語。
教后感
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讀背背,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鞏固對公雞本領及對人類益處的了解。
2.讀一讀,能夠借助拼音閱讀短文并理解短文的內容。再次感知各種動物的本領及對人類的貢獻,教育孩子保護動物。
3.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還記得昨天我們學生的謎語嗎?
2.這些謎語讓我們知道了哪些知識?
二、學習古詩
1.今天,我們學習的古詩《畫雞》又給我們介紹了一為人類最熟悉的朋友——雞。(出示課文插圖)
2.指導讀題。
3.出示掛圖,學生觀察,感知內容。
4.說說圖上畫的公雞是什么樣?
5.誦讀古詩。
6.鼓勵動手畫一畫,并根據古詩的內容涂上顏色。
7.展示學生作品,互相欣賞、評議。
三、閱讀短文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短文。
2.反饋學生讀的情況。
3.指名讀,其他評議,互相幫助,以便讀得更好。
4.通過讀短文,你們知道這篇短文又給我們介紹什么動物呢?
5.從讀文中,你了解到鴿子的哪些知識?
6.你們還了解哪些關于鴿子的知識?
7.再讀短文,整體感知。
四、自主識字
1.小朋友們,你們看,多美麗的花園哪,你們喜歡哪一朵呢?
2.只要你們會認、會教小朋友們認你喜歡的花上的字,老師就把那朵花送給你們。
3.教師說明要求:
(1)花上都有字,會認的字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不會認的字,和同學交流,學會了也可以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識字。
5.指名認讀,后教其他小朋友認讀。
6.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五、布置作業
把你喜歡的動物畫下來,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本領。
教后感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5
一、溫故知新
1.讀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在哪里見過。
2.再讀一讀這些句子中的關聯詞語。
3.看學習伙伴說的話,自己體會一下這些句子的假設關系。
4.在課文中再找一找,還有沒有表示假設關系的其他關聯詞語。
5.把表示假設關系的詞語抄寫下來。
6.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其中1~2個關聯詞語造句。
二、語海拾貝
1.讀這些詞語。
2.選自己喜歡的背一背。
3.不理解的可以查一查工具書。
4.選自己感興趣的練習說說話。
三、互動平臺
1.自己讀一讀學生們的對話。
2.勾出文章中關于說明文方法的語句。
3.在本單元說明文中找出使用列數據、打比方、作比較等方法的地方。
4.讀郝思的話,再讀一讀課文中關于牛郎織女的故事,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讀于藍的話,再讀一讀課文中的這句話,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6.在本單元課文中,再找出一些寫得生動具體的地方來,品讀一下。
7.根據學習伙伴的提示,與同學議一議《數字圖書館》在寫法上的特點。(全篇以第一人稱我來寫,把圖書擬人化。)
8.師生一起感悟這樣寫的好處。
四、自主閱讀園地
1.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2.把覺得不夠明白的地方再讀一下。
3.想一想,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什么。你讀文章后,知道了些什么?
4.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作上記號。
5.與同學議一議,怎樣科學衛生地用腦,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習作百花園
1.自己讀本次習作的要求。
2.把習作要求作上記號。
3.想一想,自己準備寫什么內容。
4.老師引導同學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寫作材料。
5.全班交流寫作內容。
6.老師對本次習作做指導。對同學們交流的寫作材料作出評價,充分肯定由自己親身體驗和觀察而得到的那些細小平凡的材料。
7.對于別具慧眼,材料選得生動、新穎的同學要特別提出表揚。
8.自己取題目,進行寫作。
9.寫好后,同桌或者自己自愿選擇同伴互相修改作文。
10.老師表揚那些合作修改效果好的同學。
11.展示交流寫得好、修改得好的作文。
六、綜合性學習環境調查
1.教學目標。
(1)樹立環保意識,參與環保活動,關注生態環境。
(2)學習初步的調查方法,學會與人合作。
(3)能用學過的寫作知識作簡單的調查記錄并有條理地寫出幾點建議。
2.教學準備。
(1)提前布置搜集身邊自然生態或生活環境的有關資料。
(2)教師搜集調查報告的例子供學生參考。
3.活動設計。
(1)確定方向,搜集資料。
①自己想一想,這次準備調查哪一個方面的問題。
②根據自己確定的調查方向,準備相關的文字資料。
③準備和哪些人一起進行調查。
(2)自愿組合,交流分工。
①在自愿的原則下,組成調查小組。
②小組內每人提出自己的調查內容,交流討論后形成統一意見。
③在小組內進行分工(聯系人、負責人、記錄、攝影、制作)
④把自己小組的準備情況向老師作匯報。
(3)分頭實施,集中討論。
①各小組按照自己統一的調查內容開展調查活動,也可以在組長的調控下分頭調查。
②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各自作好調查記錄。
③組長召集全組成員進行匯報、交流,達成共識。
④集體討論調查報告內容,由一個人形成書面報告。
⑤根據掌握的資料,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有實效的建議。
⑥教師巡視,適時給以指導。
(4)交流匯報,評價總結。
①全班交流各組的調查報告。
②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由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評價。
③表揚團結協作,深入實際并將調查報告整理得好的小組或個人。
④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情況。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6
教學目標
1碧寤崦昂諾撓梅ǎ
2崩斫庥牖累成語;
3倍煉故事,體會寓意;
4蓖ü參與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5幣孕T盎疃為話題,將活動的過程寫清楚;
6弊災髟畝煉濤摹睹覽齙暮蝶谷》,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教學準備
1.用小黑板寫幾句含有冒號的句子。
2.準備宣傳所需的標語或其他材料。
教學時間
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體會冒號的用法
1毖生自己讀句子,看看對冒號有什么新認識。
2苯淌θ醚生自由地說說冒號的用法。
3毖生再讀幾個句子,想想這幾個句子中冒號表示的是什么作用。
4弊芙幔好昂挪壞可以用來表示人說話,還可以用來提示下文和用來對前面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
5苯淌Τ鍪咀約鶴急傅木渥櫻讓學生判斷是表達的什么意思。
二、語海拾貝
1弊遠臉捎錚認準字音,在讀的時候想想是什么意思。
2彼鄧底約豪斫獾某捎鎩
3彼鄧底約翰歡的成語,請求老師或別的同學解釋。教師注意引導和補充。
4筆於粒記憶。注意字的正確書寫。
5狽腫槎嘍良副欏
三、讀懂故事的寓意
1毖生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
2鼻胙生復述故事。
3彼鄧刀亮斯適潞蟮母惺堋
4幣導學生理解“半途而廢”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講講身邊這樣的事情。
四、指導綜合活動(口語交際)
1鋇厙蛑識知多少。讓學生盡情地說說自己對地球的了解。從而體會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
2彼鄧等死嘍緣厙蚧肪潮;さ貌緩玫男形。
3蔽頤怯Ω迷躚保護地球。
4比綣我們要進行一次宣傳,宣傳保護地球,你準備做哪些準備。可以準備宣傳標語、口號,可以準備宣傳的傳單、小旗子,甚至可以編排一些小節目。考慮好宣傳活動的時間、人員安排。
5苯行宣傳。
6弊芙嶧疃后的感受、經驗。
五、習作練習指導
1幣導語:校園是我們長智慧的地方,也是我們快樂的天堂。老師、同學在一起,開展過很多有趣的活動。你還記得嗎?講給大家聽聽吧。
2毖生講述校園活動。教師在學生講的時候,幫助潤色。
3比夢頤悄悶鴇世矗記下這些有趣的活動。然后再比一比,看誰寫得精彩。
4苯淌≡褚渙狡學生習作,在全班念,一邊念,一邊評改。
5毖生自己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改完后,根據自己寫的內容,加上一個題目。
六、閱讀《美麗的蝴蝶谷》
1弊約憾煉濤摹R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了解大意。
2備惺芎蝶谷的美麗:蝴蝶多,蝴蝶色彩的豐富,蝴蝶飛行時動作的優美等。
3繃煳頡睹覽齙暮蝶谷》語言的優美。排比句、比喻句的運用,使美麗的蝴蝶谷更加美麗。
4筆於煉濤模朗誦短文,達到能夠背誦。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7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含有深刻道理的詩句,感受古代詩歌的美。搜集含有深刻啟示的詩句。閱讀并理解搜集歇后語,積累歇后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多姿多彩。
2.過程與方法:自讀互動平臺,了解通話和寓言的意思,感受其深刻的道理;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老馬識途”的意思及其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自主閱讀《征友啟事》,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重點難點
1.積累含有深刻道理的詩句,感受古代詩歌的美。搜集含有深刻啟示的詩句。閱讀并理解搜集歇后語,積累歇后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多姿多彩。
2.自主閱讀《征友啟事》,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自讀互動平臺,了解通話和寓言的意思,感受其深刻的道理。
2.積累含有深刻道理的詩句,感受古代詩歌的美。搜集含有深刻啟示的詩句。閱讀并理解搜集歇后語,積累歇后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多姿多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互動平臺
1.全班集體閱讀。
2.童話和寓言什么作用?(它能告訴我們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分角色閱讀,體會本單元四篇文章包含的道理。
二、溫故知新
1.學生自由讀一讀這些詩句。
2.互相交流: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深刻的啟示)
3.同桌議一議這些詩句的意思。
4.把這些詩句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5.品讀詩句,感受古代詩歌的深刻內涵。
6.同桌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具有深刻啟示的詩句?
7.全班交流描寫春天的詩句,記下自己喜歡的句子。
(1)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三、語海拾貝
多媒體出示課本中的歇后語:
(1)芝麻開花——節節高。
(2)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3)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4)打破砂鍋——問(璺)到底。
(5)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6)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句子,體會意思。
3.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
4.師生互說歇后語,把自己喜歡的歇后語記下來。
5.多媒體出示歇后語,學生朗讀積累。
(1)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5)虎落平陽——被犬欺。
(6)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課堂作業新設計】
1.童話和寓言什么作用?
2.至少寫兩句含有深刻啟示的詩句。
3.填空。
和尚打傘——()泥菩薩過江——()
蠶豆開花——()孔夫子搬家——()
【課堂作業新設計】參考答案
1.童話和寓言什么作用?
答:它能告訴我們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至少寫兩句含有深刻啟示的詩句。
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填空。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蠶豆開花——(黑心)孔夫子搬家——(凈是輸)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老馬識途”的意思及其道理。
2.自主閱讀《征友啟事》,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成語“狐假虎威”“揠苗助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一部分成語故事:《老馬識途》。
二、點擊成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范讀,學生反復朗讀。
3.請學生復述成語故事。
4.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說說讀了成語故事后的感受。
5.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理解“老馬識途”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講講身邊類似的事例。
三、自主閱讀園地
1.自由輕聲讀短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了解大意。
2.學習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征、耕、系、獵、駒、唉。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朗讀生字。
(3)指名讀,指名領讀,齊讀。
(4)書寫指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仿寫。教師相機指導。
3.再讀文章,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文章理解。
(1)學習第一張征友啟事。
第一張征友啟事的內容是什么?(我想找個朋友。希望這個朋友能和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曬太陽,一起學耕田。誰能做到以上幾點,歡迎前來聯系……)
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張啟事,邊度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小牛找朋友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它會提這些要求而不是其他的呢?(是的,正是因為小牛自己喜歡做這些事情,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也能做到以上幾點。)
瞧,第一份征友啟事的結果是什么?(小動物們興奮而來,失望而歸。)
(2)學習第二張征友啟事。
第二章征友啟事的內容是什么?(我想找個朋友。希望這個朋友能和我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曬太陽,或者一起學耕田。誰能做到其中一點,歡迎前來聯系……)
這條征友啟事一貼出,有什么不一樣的效果呢?(新的征友啟事剛一貼出,牛欄前就熱鬧起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
奇怪了,為什么第二張征友啟事讓小牛一下子就交到那么多朋友呢?(因為小牛的要求降低了,學會欣賞每個人的優點了。所以交到了許多朋友。)
5.教師總結: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交朋友的時候,不能對朋友要求太多,條件也不能太高,否則、我們就交不到朋友。要學會欣賞每個人的優點,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6.鼓勵學生有感情的大聲朗讀短文。
【課堂作業新設計】
1.解釋“老馬識途”的意思及其道理。
2.我是小小裁判員,我能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小動物們都興(xīng xīng)奮地跑過去看征友啟事。
②小牛聽到這個消息,高興(xīng xīng)地笑了。
③老牛教(jīāo jīāo)了小牛一個辦法。
④小牛在老牛的教(jīāo jīāo)育下,找到了很多好朋友。
3.小牛犢明白了什么?
【課堂作業新設計】參考答案
1.解釋“老馬識途”的意思及其道理。
答: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2.我是小小裁判員,我能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小動物們都興(xīng√ xìng)奮地跑過去看征友啟事。
②小牛聽到這個消息,高興(xìng√ xīng)地笑了。
③老牛教(jīāo√ jīào)了小牛一個辦法。
④小牛在老牛的教(jīāo jīào√)育下,找到了很多好朋友。
3.小牛犢明白了什么?
答:對朋友“求全”就會失去所有的朋友;對朋友“求同”,才會找到許多朋友!
【板書設計】
自主互動:童話和寓言
溫故知新:深刻啟示的詩句
語海拾貝:歇后語
積累與運用(六)點擊成語:老馬識途
自主閱讀園地:征友啟事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積累與運用”安排的八個方面的訓練內容,復習鞏固本單元的識字,區別多音字、形近字,引導學生朗讀兒歌、古詩,培養學生的語感,注意積累,學習運用。
2、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教學準備
教師: 反映《溪居即事》意境的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和詩文朗讀CD。
學生: 每人準備一本字典。
教材簡析
本次“積累與運用”安排了八個方面的訓練內容: 一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二是識記由本單元學過的生字組成的新詞,積累15個詞語; 三是比較形近字組詞語; 四是用“是”、“有”、“在”寫句子,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五是讀讀背背唐代崔道融的詩《溪居即事》; 六是朗讀小詩《看紅燈》; 七是復習用部首查字法,自學生字讀小詩; 八是自主識字園地,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 第一題區別多音字: “覺”、“樂”。建議在教學時先讓學生通讀句子,聯系上下文辨別多音字。即通過讀句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區分多音字。
* 第二題鞏固學過的生字,積累15個詞語。建議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自讀、領讀、輪讀、開火車讀等形式,讀記這15個詞語。
* 第三題安排了四組形近字。建議教學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每組字的異同,然后讓學生對比組詞語,從字形、字義上加以區別。四組字都可以抓偏旁表義來區別字音、字形、字義。
* 第四題通過提供的例子,訓練學生寫一句話的能力。沒學過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 可以通過聽(朗讀能力好的教師可以當堂范讀,朗讀能力較差的教師可以借助朗讀錄音),讓學生跟讀,也可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背誦。
《溪居即事》這首詩的意思是: 籬笆墻外誰家沒拴好的'小船,被春風吹進了釣魚灣。小童見了以為有客人來了,急忙跑向柴門去抽開門栓。
* 多數小朋友都看過紅燈籠或玩過紅燈籠,對紅燈籠很熟悉,很喜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拍手邊朗讀。也可以配上其他的動作。
* 教學此題,要完成兩項任務: 一是運用已學過的部首查字法自學生字,既運用了部首查字法,又自學了生字,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 二是朗讀小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強環保意識。
* 建議學生自主圈畫出認識的字,再分四人小組交流:談一談自己識字的方法、經驗。
教學思考與設計(參考)
一、教師談話,引入新課的學習
教師告訴學生,通過第六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又和好多漢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它們可高興了。今天,這些好朋友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第二題。請大家大聲地叫一叫你的好朋友的名字(讀詞語),忘了的問一問你的同桌。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積累。
二、教師小結,拓展到自主識字園地
通過第六單元的學習,相信小朋友們在課余時間還交了不少朋友。看,它們來了(出示“自主識字園地”里的字、詞)。
1、認一認園地里的漢字,不認識的字問一問老師、同學,也可以運用字典查一查,能認多少認多少。
2、把認識的字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數一數有幾個。
3、說一說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認識這些漢字朋友的,和同學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
三、讀讀玩玩(兼作課間休息)
1、自讀兒歌,想一想這兩首兒歌分別寫的什么,和同桌交流交流。
2、大聲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能背誦的把兒歌背下來。
3、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拍手讀兒歌,進行課間休息。
四、指導學生回到座位,學習古詩
1、學生自讀。要求: 正確、流利。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重點指導朗讀,同時,教師可以簡要介紹這首詩的大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鼓勵學生背誦。
五、區別多音字和用形近字組詞語
要求: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完成第一題,一組做第三題。
1、自主讀一讀,弄清題目的要求,按要求完成。
2、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誰做得正確。
3、兩大組交換。
建議: 教師在學生分組自學時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培優補差,注重分層教學,力爭把差生的問題解決在課內。
六、讀一讀,寫一寫
1、讀第四題每一組的例句。
2、仿照例句寫句子。
3、同桌交流,看誰寫得正確、通順。
七、自學生字讀小詩
1、抽學生說說部首查字的方法: 先找到要查的字的部首,數一數有幾畫; 然后在字典“部首目錄”里找到它,翻到部首對應的頁碼,在“檢字表”里找到該部首; 再數數要查的字去掉部首后剩幾畫,就在幾畫里找到要查的字,看看要查的字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頁; 接著在字典正文里找到要查的字,把音節寫在四線格里。
2、用部首查字的方法查出文中帶點字的讀音,并把音節抄在四線格里。
3、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4、通過多種方式熟讀小詩,然后與同學交流交流: 你讀懂了什么?
參考資料
《溪居即事》這首詩寫眼前所見,信手拈來,自然成篇。所寫雖日常生活小事,卻能給人以美的熏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為生產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點不稀奇的。但“籬外誰家不系船”句,卻于平常中又顯出不平常來了。似乎作者于無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這一瑣事,故以此句開首。“誰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為“不系船”,船便被吹進“釣魚灣”。“春風”二字,不僅點時令,也道出了船的動因。春潮上漲,溪水滿溢,小船才會隨著風勢,由遠至近,悠悠蕩蕩地一直漂進釣魚灣來。不系船,可能出于無心,這在春日農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經作者兩筆勾勒,溪居的那種恬靜、平和的景象便被攝入畫面,再經春風一“吹”,整個畫面都活了起來,生氣盎然,饒有詩意。
鄉村春日,人們都在田間勞作,村里是很清靜的,除了孩子們在宅前屋后嬉戲之外,少有閑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客人來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脫柴門的扣子,打開柴門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詩人捕捉住這一剎那間極富情趣的小鏡頭,成功地攝取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的形象。
這首詩純用白描,不做作,不雕飾,樸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謂洗盡鉛華,得天然之趣,因而詩味濃郁,意境悠遠。詩人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素淡的水鄉風景畫: 臨水的村莊,掩著的柴門,疏疏落落的籬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飄蕩的小船,奔走的兒童……靜中寓動,動中見靜,一切都很和諧而富有詩意,使人感受到水鄉寧靜、優美的景色,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而透過這一切,我們還隱約可見一位翹首拈須、悠然自得的詩人形象,領略到他那樂觀的生活情趣和閑適舒坦的心情。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9
教學目標
1、體會在不同的語句中,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
2、積累名人名言,體會其含義,豐富語言。
3、體會象征的表現手法,學會運用象征手法寫一篇習作。
4、樂于與人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能認真、耐心傾聽別人的傾訴。
5、能具體、生動、清楚地寫一件最能表現自己能干的事。
教學準備
教師:小黑板。
學生:自制一個心形紙板,在上面寫幾句自己的心里話。
課時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小黑板出示三個句子,讓學生自讀,畫出表示慢慢行走的詞語。(徜佯、漫步、流連)
2、學生再讀句子,聯系句子理解這三個詞語的意思。
3、通過理解,你發現了什么?(在不同的語句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呢?(避免表達的重復,使語言豐富、生動、吸引人)
4、小結:在寫作時,在不同的語句里,相同的意思,我們盡量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可以避免語言的重復,使文章語言豐富生動,讓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二、語海拾貝
1、學生自讀名言。
2、全班交流,教師范讀,直到讀準字音。
3、從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與同桌說說。
4、全班交流,生生、師生互動解惑。
5、學生背誦名言。
三、互動平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對話(可自由讀,也可和同伴分角色對讀),讀通順。
2、師生對讀。
3、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1)什么叫象征?(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
(2)運用象征的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把人們的某種思想情緒寄寓在某種事物上,既具體明白,又引人深思,更讓人回味)
(3)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哪些運用了象征?(《胡楊贊》)
(4)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象征人的什么品質?
4、作業:試著用象征的手法寫一篇習作。
四、口語交際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與他人的交往中有融洽、理解,也有委屈、摩擦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驗,當內心煩惱痛苦時,特別想與人聊聊;當遇到愉快高興的事時,也愿與人分享與交流。今天,就讓我們敞開心扉,把自己最想說的心里話說出來,讓大家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共渡難關。
(二)營造氛圍,訴說心里話。
1、讓學生拿出課前做好的寫了自己心里話的心形紙板。小組內交流,然后把它貼在教室的任何地方。
2、你準備對誰說自己的心里話,你覺得在說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態度誠懇、語氣平和、表達清楚有序)
那么聽的同學又應該做到些什么呢?(認真傾聽,并作出恰當的反應)
3、指名說一說。
4、師生點評。
5、學生自由向自己的好朋友說說自己的心里話。教師巡視,相機點評。
(三)教師小結。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許多難過的、委屈的,或者開心的經歷。同學們,當我們有心事的時候,一定要敞開心扉,向你最信任的人盡情地傾訴,那樣,你一定會覺得心情暢快。
五、習作百花園
(一)激發興趣,交流體驗。
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能干的一方面,能介紹給大家聽聽嗎?讓大家一起來夸夸你的能干。(分小組互相說,然后再全班說。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有理,說得具體。)
(二)拓展思路,引導體驗。
1、回憶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最能體現出你的能干,當時有怎樣的感受。比如,你學會了某一項本領,解出了一道難題,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競賽的勝利在這件事情中,你是怎么做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特別是最能體現自己能干的方面要具體生動地說說。
2、分組互相說,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有趣,說得具體。教師及時點評,尤其要表揚能運用富有新鮮感的個性化語言表達的那些學生。
(為幫助學生克服選材的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事,無論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說一說,師生共同評論能不能作為習作材料使用。)
3、討論一下怎樣開頭,怎樣結尾,表達的順序以及如何抓住重點等。
(三)體驗范文,自由習作。
1、指導學生閱讀自己搜集到的表現自己能干的范文,體會別人的表達方法。
2、自主擬題,打開習作思路。根據自己選定的習作思路,嘗試個性化擬題。例:《我第一次》《我真能干》《成功的喜悅》
3、交流自擬的題目,欣賞及點評。
(四)自主習作,表達真情實感。
挑選自己認為最能表現自己能干的內容,嘗試寫作。教師巡回,進行現場指導。
(五)交流評價,評議修改。
1、自行選擇伙伴進行修改,找出習作中值得學習的文句,用波浪線畫下來。寫出好在哪里和為什么好,寫出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2、推薦習作全班交流,并陳述推薦的理由,教師作及時點評。找出亮點,評價激勵。使學生明白別人習作的好處,為什么好。引導學生借鑒長處,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評選最佳,成功激勵。
教師進一步評點,張揚寫作個性,表揚有獨特體驗的亮點。
六、自主閱讀園地
1、學生自由默讀課文。
2、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短文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勾畫下來,自讀自悟,并寫出你的感受。
4、全班交流,從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10
教學目標
1.感悟古文中一些字詞意思古今的差別。
2.搜集、背誦有關人格品質和蘊涵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豐富自己的積累。
3.知道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文與現代文字、詞、句方面有很多不同之處,培養閱讀古文的興趣和能力。
4.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中外古典名著,汲取傳統文化營養,培養作讀書筆記的習慣。
5.了解劇本的基本表達方法并嘗試改寫童話小劇本,培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常見的古今意思差別大的字詞和語序不同的常見文言句子。還可以準備一個完整、簡潔、富有情趣的小劇本制成課件。
學生:準備中外古典名著的讀書卡片。
教學設計
一、溫故知新
1.自主誦讀三個句子,讀通、讀順,注意讀出停頓、節奏和語氣。
2.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句子的意思。對句中幾個古今義有差別的字詞,可先用符號標出,老師適時點撥,把這些字詞的意思說清楚,并體會古文遣詞造句精煉簡潔的特點。
3按對話框中的提示語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吾、余是指我;汝、爾是指你;曰、云是指說。
4可讓學生嘗試著運用,在語言實踐中加深認識。
5拓展練習:教師出示另外的古今義有差別的字詞讓學生進行理解,嘗試運用。
二、語海拾貝
1.自主讀,抽學生試讀,師抽查正音。
2.師范讀,教讀,讀出音韻、節奏美。
3.說說這些名言警句大致的意思,你從中領會到什么?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人格品質和蘊涵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說給大家聽一聽。
5.讀一讀、記一記,同桌互助抽背,看誰記得又快又多。
三、互動平臺
1.師生一起回顧小學階段課堂內外讀過的古文,漫談收獲體會、疑難困惑、經驗教訓。老師相機點撥引領。
2.同桌或小組合作,閱讀互動平臺的對話。
3.啟發學生結合本組課文《熟讀精思》的學習過程,總結和交流學習古文的方法。(1)逐字逐句試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2)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掃除字詞障礙;(3)查工具書攻克難點,整體把握內容;(4)通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4交流文言字詞意思的古今差別。先說云、余、嘗等字詞的古今義,再調動學生的古文積累,適度地延伸到其他一些常見的文言字詞意思上。
5交流古文中有的句子的語序與現代文的不同。先引導學生讀懂例句,認識古文句子的語序有什么特點和不同;然后老師再提供例句強化認識;最后讓學生在學過的古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加以印正。
6.師生共同總結、梳理古文的學法和古文字詞句的一些表達特點。
四、綜合性學習
1.單元整合,激勵閱讀。
(1)進入本單元學習時便布置任務:課內學四篇中外古典名著內容,課外必須閱讀中外古典名著名篇若干,課內外結合,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和習慣。
(2)閱讀過程引領。比如在教學《熟讀精思》一課時,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相關的名家名著,并指引課外閱讀的途徑和方法。特別是對外國古典名著的閱讀和認識,更需要教師的推薦、導向。
2.學會閱讀,交流卡片。
(1)課內領悟方法,課外閱讀實踐。比如怎樣讀懂文言文,教師在課內應重點引導閱讀方法,切實提高閱讀能力。
(2)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喜愛的閱讀資料,交流讀書卡片的制作及歸類整理的方法。比如提要類、摘抄類、心得類等等。
3.成果展示,重在過程。
(1)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陳列讀書卡片,展示閱讀成果。在強調學生自主的前提下,教師要做好組織工作。
(2)展示者應該對有關的內容進行講解和介紹,也可以匯報閱讀和讀書卡片制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收獲體會。
(3)觀摩者可以質疑問難,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4)教師在參與觀摩評議的過程中注意言傳身教,因勢利導,既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成果,又必須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4成果評選,重在激勵。
(1)可以將個人、小組的成果都歸結成四個大組的評比。
(2)定性評價為主,學生自評、互評為重。
(3)將評選出的優秀讀書卡片張貼在教室學習園地中,激勵大家多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五、習作百花園
1.讀懂題目要求。給足夠的時間,在學生讀懂要求的同時,老師相機點撥,幫助理清要點,把握重點。
2.讀寫結合,師生共同梳理改寫方法。可以《馬蘭花》劇本為例,也可出示其他范例。
(1)擬定劇名。改寫劇本可延用原作題目,也可另創劇名。
(2)劇情簡介。簡明扼要地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分場次寫。每場可擬小標題。如《馬蘭花》第十一場深山里。
(4)人物對話。這是劇本的主干,故事情節的推進,人物形象的塑造,全靠人物對話完成。
(5)背景交代。在劇本中,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活動以及周圍環境等,都用背景交代的方式呈現,可放在對話前后,亦可放在對話過程中,用括號標示。
3.讀寫結合,師生共同探索童話劇本的語言表達特點。
(1)以擬人化方式呈現。因為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以動植物為主。
(2)語言簡潔明了,情感豐富。
(3)語言口語化,貼近生活實際。
(4)恰當運用標點符號,對營造氛圍、烘托環境、塑造人物性格至關重要。
4.教師強調本次改寫的重點要求:
(1)不改變原作主要內容;
(2)發揮想象,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以及周圍環境進行創造性的描寫。
5.互評自改。在小組內互相交流習作,虛心聽取同學的意見,學習別人的長處,借鑒同學的亮點,運用修改符號反復修改,自我完善,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6評選出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全班展示。可用角色朗讀方式,也可用演出方式展示。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閱讀劇本,在疑惑處或感興趣處作上記號,準備交流。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先自選角色,再分頭尋找感覺,醞釀情緒,感情朗讀。兩遍過后互相評議,亦可變換角色再讀。
3.探討童話小劇本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特點。
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去探究、發現劇本的體裁特點及一些創作規律,在生生互動中基本把握住小劇本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特點,為本單元習作百花園童話小劇本的改寫作鋪墊。
4.童話劇表演賽。可以小組為單位,亦可自發組建劇組。淡化比賽結果,重在人人參與的過程,讓學生在童話劇的排練、表演過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領悟小劇本的寫作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養。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11
一、溫故知新
1.朗讀兩個句子,想一想:這兩個句子分別給了我們什么樣的感受?你是怎樣體會出來的?(第一句,描繪了一幅動物變遷、植物榮枯的自然現象;第二句寫出了高山榕給天地增亮麗、為山水添姿彩的壯美。關鍵是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2.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從中找出這樣的句子,再讀一讀。加深對排比句的認識與理解。
二、詞語拾趣
1.讀第一組詞語,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2.想一想第二、三、四組應該填上怎樣的詞語,填出來。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全班分小組進行詞語接龍比賽。
比賽分兩種:第一種是完成書上的填空練習。
第二種是拓展練習,先由教師出一個詞語,一組一組接下去,接不上的組退出比賽,接到最后者獲勝。
三、互動平臺
1.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
2.回憶本組課文,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3.小組交流,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該怎樣去領悟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寫作時要注意些什么?
4.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談感受,說方法。
四、口語交際
1.資料展示: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不經意間的浪費行為,可以是圖像資料,也可以是搜集調查的數據資料,等等。
2.小組交流:你發現人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哪些損失?你覺得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我們應該如何做到節約?你準備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
3.全班交流:就以上問題通過小形式匯報。
五、習作百花園
1.回憶本組課文,說說哪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你覺得文章哪些寫作方法值得學習?
2.提出本次寫作要求。
3.學生討論交流:你最珍愛的東西是什么?你為什么珍愛它?你是怎么珍愛它的?
4.學生總結交流收獲,深入思考后擬題寫作。
5.學生寫作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寫作情況。
6.習作交流,指導修改。
對學生習作可以采用自評、他評與教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幫助學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與修改的能力。
對學生習作的評價重點放在對話與交流上,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要看到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鼓勵,以調動學生寫作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六、自主閱讀園地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短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把你的感受寫出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匯報讀書感受。
思考:內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選擇你喜歡的段落仔細品讀,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些什么。
5.聯系生活談感受,說說你怎樣理解內心的頑強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生活中舉例說明。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12
教學目標
1?體會冒號的用法;
2?理解與積累成語;
3?讀懂故事,體會寓意;
4?通過參與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5?以校園活動為話題,將活動的過程寫清楚;
6?自主閱讀短文《美麗的蝴蝶谷》,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教學準備
1.用小黑板寫幾句含有冒號的句子。
2.準備宣傳所需的標語或其他材料。
教學時間
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體會冒號的用法
1?學生自己讀句子,看看對冒號有什么新認識。
2?教師讓學生自由地說說冒號的用法。
3?學生再讀幾個句子,想想這幾個句子中冒號表示的是什么作用。
4?總結:冒號不但可以用來表示人說話,還可以用來提示下文和用來對前面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
5?教師出示自己準備的句子,讓學生判斷是表達的什么意思。
二、語海拾貝
1?自讀成語,認準字音,在讀的時候想想是什么意思。
2?說說自己理解的成語。
3?說說自己不懂的成語,請求老師或別的同學解釋。教師注意引導和補充。
4?熟讀,記憶。注意字的正確書寫。
5?分組多讀幾遍。
三、讀懂故事的寓意
1?學生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
2?請學生復述故事。
3?說說讀了故事后的感受。
4?引導學生理解“半途而廢”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講講身邊這樣的事情。
四、指導綜合活動(口語交際)
1?地球知識知多少。讓學生盡情地說說自己對地球的了解。從而體會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
2?說說人類對地球環境保護得不好的行為。
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4?如果我們要進行一次宣傳,宣傳保護地球,你準備做哪些準備。可以準備宣傳標語、口號,可以準備宣傳的傳單、小旗子,甚至可以編排一些小節目。考慮好宣傳活動的時間、人員安排。
5?進行宣傳。
6?總結活動后的感受、經驗。
五、習作練習指導
1?引導語:校園是我們長智慧的地方,也是我們快樂的天堂。老師、同學在一起,開展過很多有趣的活動。你還記得嗎?講給大家聽聽吧。
2?學生講述校園活動。教師在學生講的時候,幫助潤色。
3?讓我們拿起筆來,記下這些有趣的活動。然后再比一比,看誰寫得精彩。
4?教師選擇一兩篇學生習作,在全班念,一邊念,一邊評改。
5?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改完后,根據自己寫的內容,加上一個題目。
六、閱讀《美麗的蝴蝶谷》
1?自己讀短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了解大意。
2?感受蝴蝶谷的美麗:蝴蝶多,蝴蝶色彩的豐富,蝴蝶飛行時動作的優美等。
3?領悟《美麗的蝴蝶谷》語言的優美。排比句、比喻句的運用,使美麗的蝴蝶谷更加美麗。
4?熟讀短文,朗誦短文,達到能夠背誦。
【積累與運用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積累與運用八》課件教學教案03-14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2-17
《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課件02-27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5篇)12-17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5篇12-17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2-24
《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12-19
《積累·運用四》課件設計05-04
議論文論據素材積累與運用大全05-06
人教版教學設計《積累·運用八》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