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思想文化》教案內容

時間:2021-06-12 12:08:19 教案 我要投稿

《思想文化》教案內容

  課程標準 :

《思想文化》教案內容

  知道《資治通鑒》的作者和體例。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

  [ 教學目標 ]

  1、知識識記:

  (1)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2)佛教的傳播及主要教義

  (3)道教的興盛及主要教義

  2、能力培養:

  (1)通過對佛教、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深遠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佛教與道教的同異比較,培養學生概括比較的能力。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1)佛教的傳播與道教的興盛,一方面適應了統治階層的需要,另一方面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宗教總是要全面辯證地分析。

  (2)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讀史不僅使人明了歷史興替,而且使人提高文化素養,我們要正確看待傳統文化遺產。

  [ 教學要點 ]

  1、重點:《資治通鑒》的內容、體例及史學價值;

  佛教、道教的主要內容。

  2、難點:佛教、道教的主要內容;

  對佛教、道教的分析、評價。

  [ 教具]

  課本插圖、教學軟件、拂塵、教學課件

  [ 教學方法 ]

  比較教學法 分組討論法 問題探究法 講授法

  [ 教學設計 ]

  1、導課:復習提問已學過的《史記》的有關內容,由此導入新課。

  2、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投影“司馬光圖像”和“《資治通鑒》書影”

  讓學生讀書、分組討論,提出問題,然后師生共同解答。這樣可讓學生融入課堂,發揮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避免了枯燥乏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能提出的問題可有:

  (1)《資治通鑒》是怎樣寫成的?

  (2)《資治通鑒》記載了什么內容?

  (3)《資治通鑒》是什么體裁?有何史學地位?

  (4)什么是編年體?

  (5)司馬光為何能寫出《資治通鑒》?等等。

  可以讓一組的同學提出問題,其他組同學回答,教師小結并解釋書名的含義。

  解答問題后,師結合課本《司馬光手跡》圖,提出問題:“我們應學習司馬光的什么精神?結合自己的學習,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示?”以此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的培養。

  師小結,《資治通鑒》被視為與《史記》并列的史學名著。指導學生列出表格比較《史記》與《資治通鑒》。(書名、作者、成書時期、體例、敘史范圍、史學地位)

  提問:同學們知道哪幾種宗教?家喻戶曉的.是什么?(佛教)

  學生回答后導入下一目題:

  3、佛教的中國化

  因為宗教較抽象,可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借用表演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投影《少林寺》圖,讓同學們說出知道的佛教建筑和石窟。

  (2)請一位同學用一個形體動作讓別人知道你是佛家弟子。

  (3)通過以上兩題讓學生覺得“原來宗教就在我身邊,肯定能學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教師分析講解佛教的教義和“佛教傳入中國后為什么能不斷發展?”(佛教的中國化;教義的吸引力;統治者的支持。)。

【《思想文化》教案內容】相關文章:

《從內容體會思想》教案案例10-29

《邊城》的思想內容12-05

離騷思想內容08-30

《離騷》的思想內容11-17

《古風》的思想內容及教學建議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從內容到思想的教學設計07-02

從內容體會思想教學設計07-04

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10-29

白居易詩歌的思想內容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