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九年級上《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譯文

時間:2024-05-21 17:47:52 林強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九年級上《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譯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上《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譯文文言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始皇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結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么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然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老實的人,所以不加注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嗎?”

  秦王氣勢洶洶的發怒了,對唐雎說:“您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使百萬尸體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普通平民發怒嗎?”秦王說:“普通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見識淺薄的人發怒,不是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慧星的光芒沖擊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般白色的云氣穿過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怒氣還沒發作,禍福的征兆就從天上降下來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同我一起將要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志氣的人一定發怒,就要使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使血只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于是拔出寶劍站立起來。

  秦王的臉色馬上變軟和了,長跪著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為什么要這樣呢!我明白了:為什么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卻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注釋

  1.唐雎(jū):人名,也作唐且,安陵國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戰國的一個小國,即現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3.易:交換。

  4.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5.加惠:給予恩惠。

  6.雖然:即使這樣。雖,即使。然,這樣。

  7.弗:不。

  8.說:通“悅”,高興、愉快。

  9.謂:告訴。

  10.欲:想。以:用,介詞。

  11.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12.之:的,助詞。

  13.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措”,安放,安置。

  14.請廣于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15.逆:違背。

  16.非若是也:不是這樣的。非,不是。是,代詞,指秦王說的情況。

  17.直:只,僅僅。

  18.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19.公:相當于“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20.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21.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搶,撞。徒,光著。跣,赤。

  22.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23.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24.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里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于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系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25.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26.要(yāo)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后,慶忌逃到衛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灰白色。

  27.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妖氣。

  28.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29.若:如果。必:將要。怒:發怒,動詞。

  30.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縞,白絹。素,白綢。

  31.是:這樣,代詞。

  32.色撓:變了臉色。一說面露膽怯之色。撓,屈。此言神色沮喪。

  33.長跪:古人席地而坐,臀部著于腳踵,身軀挺直離腳即成跪狀。謝:道歉。

  34.諭:明白,懂得。

  35.以:憑借。存:幸存。者:的原因。

  36.徒:只。以:因為。

  創作背景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國滅掉魏國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領安陵國。安陵是附屬于魏國的一個小國,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當時,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滅亡,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

  秦王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出小誘而釣大魚以騙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時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這種情況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與虎狼之秦作針鋒相對的堅決斗爭。這篇文章就是這次斗爭的實錄。

  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編訂整理《戰國策》。又編有《楚辭》,所作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唯《九嘆》為完篇。

  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又有《五經通義》,已佚,清人馬國翰輯存一卷。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九年級上《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譯文】相關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譯文原文11-21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參考譯文11-12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及翻譯07-10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及翻譯09-24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譯12-02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10-18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翻譯12-01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06-22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參考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