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衛生管理制度
在當下社會,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飲用衛生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幼兒飲用水衛生,保障師生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辦法。
1、幼兒園飲用水為統一供應的自來水,幼兒園安排專人負責定期檢測,以保證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2、幼兒園安排專人對飲水設施及飲用水進行管理。做到專人專管、定期清洗、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
3、對幼兒園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4、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
5、裝飲用水的保溫桶,每學期進行消毒不少于五次。所用的凈水劑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和有關規定。
6、使用的飲水設施和桶裝水應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7、幼兒園制定了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遵照“食品衛生安全應急預案”進行處置。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幼兒園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
8、在園內定期利用周計劃進行飲用水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喝礦泉水,純凈水。
9、經常宣傳相關飲用水衛生安全常識。
10、飲水設施及飲水桶必須無毒無害。接受我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
潁東區小太陽幼兒園
20xx年3月11日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2
水是生命的搖籃,一切生物離開水就無法生存,人體每日水的`來源主要來自直接飲水或食物所含有的水分,所以飲水問題關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為保障學校飲水安全,我校依據《生活飲用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制定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一、學校飲水由總務主任總負責,定期督促廠方更換凈水器的濾芯、活性碳,并做好記錄。
二、衛生保健教師負責督促飲水衛生和衛生檢查,保潔工做好飲水處的衛生工作,確保整潔衛生。
三、平時由總務處一名兼職人員檢查設備,注意流量,做好記錄。
四、定期對景欣牌凈化水的水質進行抽檢,要經長寧區防疫站化驗合格后再向學生開放。
五、制訂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法。
六、在飲用水處標明衛生要求,文明使用,預防污染。
七、為確保水源衛生每年進行一次生活用水的水箱消毒、清洗、并通過防疫站檢驗合格后供水。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3
一、供水單位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制管水人員必須飲用水管理人員知識培訓,并取得健康體檢合格證明。
二、健全衛生管理規章制度,落實衛生管理人員,按要求建立、健全衛生檔案。
三、水凈化處理設備、設施必須滿足凈水工藝要求,必須有消毒設施,并保證正常運轉。
四、輸水、蓄水和配水等設施應密封,嚴禁與排水及非生活飲用水的管網相連接。
五、健全放水、清洗、消毒和檢修制度及操作規程,貯水設備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網未稍應定期放水清洗。
七、水處理設備、設施、管網投產前或者修復后,必須嚴格沖洗、消毒,經水質衛生檢驗合格后方可供水。
八、必須配備相應的水質檢測設備和人員,定期進行水質檢測,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4
一、環境衛生
1.要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要消滅蚊、蠅、蟑螂等害蟲。
2.幼兒玩具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清洗。
3.要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要有防蚊、防蠅、防暑和取暖設備。
4.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或凈水洗手和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兒每日早晚要刷牙。
4.定期洗頭和洗澡。
5.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周剪趾甲一次。
6.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電視時不要離得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7.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便后給幼兒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離
1.兒的水杯和毛巾堅持天天消毒,消毒液濃度配比為1:500,在夏季高溫和有疫情時濃度配比為1:200。
2.對消毒藥品必須堅持所要許可證制度,保證使用的消毒藥品科學安全。
3.負責消毒的教師要按規定科學合理配臵消毒用水。
4.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5.對患兒要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
6.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級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7.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周,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
8.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5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幼兒園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使用的桶裝飲用水的企業要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報告。
2、使用的飲水機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3、飲水機應遠離黑板,防止二次污染。
4、有定期對飲水機清洗消毒的'制度,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飲水機記錄。
5、從事飲水機清洗消毒人員應有有效健康體檢證明,并按清洗消毒規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
6、幼兒園應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
7、在幼兒園內醒目位臵設臵飲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學生飲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幼兒園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
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監控與報告制度
為加強我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園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為嚴防傳染病疫情在幼兒園內傳播流行,我園設臵學園傳染病疫情情報人。
二、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發病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單位報告。
1、疫情報告人在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范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
2、疫情報告人在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于6小時內報告。
3、疫情報告人在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在24小時內報告。
三、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各班教師、保育員)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穎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6
(一)飲用水保暖桶或鍋爐貯水衛生安全管理要求
1、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
2、清洗人員和鍋爐工必須進行健康體檢。
3、定期清洗保暖桶或鍋爐并記錄。清洗時,宜采用流動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4、供水房應加鎖,每日清掃,保持清潔,每周消毒一次。
5、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二)桶裝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要求
1、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水質應符合桶裝飲用水標識的標準。
2、使用的飲水機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對飲水機有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實。
3、飲水機消毒宜請專業機構進行,若學校自行清洗消毒的,從事清洗消毒人員應有有效健康體檢證明。
4、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
5、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三)沙濾水衛生安全管理要求
1、使用的.石英砂等水處理材料有有效的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2、使用的輸配水管材、管件有有效的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3、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有定期更換水處理材料的制度并予以落實,認真作好相關記錄。
4、長期停用,恢復使用前要進行管道清洗消毒。
5、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四)加強學校飲用水常規管理
1、使用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并按要求定期對飲用水進行抽樣檢驗。
2、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校飲水安全和水源的安全監測,發現異常立即停用并報告。
3、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對學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4、開水溫度必須達到100℃,并應保證學生足量飲用。
5、確保師生用水安全,井水、蓄水池必須密封加蓋,定期清洗水池、水管。
6、桶裝純凈水產家具備相關質資,重視飲水機的消毒管理,定期消毒。
7、加強飲水衛生健康教育,教育學生不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發現水質出現異色異味等現象的應急處理辦法等。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7
一、食品
1、學習并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各項規定。
2、健全學校食品衛生管理機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工作責職。
3、加強對師生飲食衛生教育,進行科學引導,不買、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
4、食品衛生管理人員應主動參加各類業務學習,并定期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規常識的培訓和教育,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都做到持證上崗。
5、加強對食品的采購、貯藏、加工、銷售過程的監督和檢查,由主管領導或衛生管理員每天進行過程的抽查并做好記錄。
6、做好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每天晨檢和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檢查合格方可上崗。
7、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衣帽。
8、食品供應場所及時清掃,定期大掃除,確保每天整潔、干凈。
9、建立完善的食品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本校食品衛生管理,責任到人,杜絕校內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10、學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要依照《食品衛生法》要求到衛生防疫站申領《食品衛生許可證》,并每年年審一次。要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有相應的防蠅、防鼠、防塵、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11、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應每年一次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領取合格的《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12、所提供食品應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狀。嚴禁購入腐敗生蟲、過期變質、假冒偽劣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師生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
13、學校食品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須清洗、消毒。
14、存放食品的倉庫應當干燥、通風,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貯存食品的容器必須安全、無害,防止食品污染。
二、飲用水
1、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用水必須符合國家現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堅持滅“四害”的'常規工作,確保師生飲水安全。
2、學校對飲水設施定時進行維護,保證飲水設施的正常使用,密切關注師生飲用水安全。廚房負責蒸飯的工人為飲用水安全責任人。
3、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每月進行一次清洗。每周進行一次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
4、責任人須做好責任區內環境衛生,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
5、定期進行除“四害”的工作,使工作區內的除“四害”的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6、學校所有飲用水由學校統一管理。負責飲用水安全的人員必須按時開關閘閥,確保水不外流,造成浪費。
7、教職工打開水時間做到,節約用水。廚房工人要和門衛做到嚴禁外單位人員到校取水。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8
為加強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幼兒園內的發生和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按照“科學排查、及時上報”的原則,特制訂本制度。
一、疫情報告工作
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各班班主任、保育員疫情報告員:
疫情排查員:疫情登記員:
幼兒園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校長辦公室,由擔任辦公室主任,電話:
二、幼兒園疫情報告員職責:
1、具體負責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發現及報告相關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時對幼兒園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4、負責指導幼兒園學生的晨檢、午檢工作。
三、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
1、晨檢應在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進入教室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衛生狀況,發出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幼兒園疫情排查人要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午檢也如此)
2、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幼兒園疫情排查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3、幼兒園老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幼兒園疫情排查人應及時進行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志。
4、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2)當幼兒園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4)幼兒園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5、報告方式:
(1)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范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報告到疾控中心。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幼兒園領導匯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布、主要癥狀、目前狀況、接觸史等)(3)有事由按傳染病疫情報告渠道報告,無事由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報平安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9
為保證師生在校期間有足夠的衛生飲用水,特制訂以下飲水衛生管理制度。
一、師生飲用水必須有專人負責管理。
二、每天保證供給學生足量清潔衛生的飲用水。
三、飲水管理員必須經過體檢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
四、凈化水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后方能正式供給學生飲用。
五、飲用水應符合衛生標準,對飲水機應(每學期一次)進行統一消毒與不定期消毒及更換新飲水機相結合。
六、要求學生每天自帶水杯并保持清潔,不得使用公用水杯。
七、每班一臺飲水機,要求學生做好飲水機外表的'清潔保養。
八、建立班級自行管理和總務反饋管理機制,保證水桶內的凈化水新鮮清潔。
九、飲用桶裝水應當放置在專用水房內,并要隔墻離地。
十、索取供水源的衛生許可證及相關檢驗報告。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0
一、成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何小來
成員:沈建偉高富祥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單位與各級部門及單位內部之間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開展的各項調查、處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成立調查協助組、人員救治協助組、后勤保障組等,并根據實際制定相應的職責。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序,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在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下,做好防范。
二、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飲用者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飲用者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1
一、為保證全校教職工、學生飲用水的安全,樹立節水觀念,建設節約型校園,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所指飲用水,是指學校供給教職工、學生在校期間使用的公共飲用水。包括自來水、飲水機供給的.飲用水,學校集中購買的瓶裝用水。
三、伙食科、文明辦、辦公室負責學校各種飲用水的安全管理。設飲用水專職管理員,管理員有健康證明。
四、伙食科、文明辦與德育處配合,開展各種安全用水和節約用水教育活動,在全校學生、教職工中樹立安全用水和節水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建設節約型校園。
五、伙食科每日安全巡查,要注意自來水和開水器出水的情況,發現異常現象(如有異味、有顏色等),立即實施《陽谷二中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停止使用飲用水,直至處理完畢,恢復正常供水。
六、全校教職工、學生都有及時報告的責任。
七、每學期開學前安排全面清洗開水器,保證清潔。
八、學校配置的飲水機,由辦公室負責管理。
九、學校如需購買瓶裝飲用水,由辦公室集中統一購買。購買時應選擇知名品牌飲用水,查驗生產許可證、生產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嚴禁購買無證或假冒的飲用水。學校教職工、學生自購瓶裝飲用水,也應注意購買合格產品。
十、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后,一般事故由學校安全事故調查小組,調查提出處理意見,重大事故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調查處理。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2
飲用水衛生安全直接關系到我全體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好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供水隱患,保障學生和教師飲水衛生安全,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保障師生的飲水、用水安全,根據《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1、學校領導重視師生飲水衛生工作,加大對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落實有效措施,責任到人。
2、在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用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師生飲水、用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飲用、生活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
3、學校飲用桶裝水的'生產企業要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等報告。
4、學生必須用自備的茶杯(壺)接水,不準用嘴直接飲水,不得將飲水移作他人飲用,以防傳染病發生。
5、值日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飲水的指導,發現不良情況應及時予以勸阻和教育。要教育學生保護水龍頭的清潔,防止污染。
6、從事鍋爐清洗消毒人員應有有效健康體檢證明,并按清洗消毒規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
7、學生在校飲用水由學校專(兼)職供水人員統一按時按點供應。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3
學生因病缺勤登記既是幼兒園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的常規工作,又是體現對學生的全面關愛,維護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有效預防各類傳染病疫情的重要舉措,特制訂本制度。
一、班主任應認真按照幼兒園晨檢工作的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晨檢,對晨檢中學生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嘔吐、腹瀉等疑似傳染疾病及時登記在記錄表上并及時報告保健教師。
二、學生因病缺課,班主任應對學生病因作具體記錄,并對學生的病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以便隨時掌握,做到心中有數。
三、學生因患傳染病而隔離治療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對其各方面予以關心。學生病后復課,班主任應查驗醫生開具病愈復課證明,并作記錄。
四、班主任、保健教師對學生因病缺課的`要對其作好病因、缺勤,及治療情況認真登記備案,凡學生患各類傳染病的,其復課要嚴格把關,必須查驗醫生開具的病愈復課證明,手續完備符合復課條件的,方能允許其復課,并記錄其復課時間。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4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飲水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遏制和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制度。
一、衛生管理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管理,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小組,負責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
組長:沈建偉
成員:高富祥
二、健康教育制度
在校園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健康教育宣傳欄,對學生進行飲用水衛生知識宣傳,告知學生飲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
三、桶裝水衛生管理制度
(一)桶裝水管理要求
1、水質應符合桶裝飲用水的標準,每批水要索取水質檢驗報告;
2、供應桶裝飲用水的企業要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報告;
3、使用的飲水機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4、飲水機應放在固定安全衛生的'地方,防止二次污染;
5、有定期對飲水機清洗消毒的制度,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飲水機記錄;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
(二)保溫桶水管理要求
設專人定時供水,供水者必須有健康上崗證,保溫桶要加蓋上鎖,并每天進行清洗消毒。。
四、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1、堅持每天清掃泵房衛生,保持工作環境整潔;
2、每天清掃水箱周圍衛生,保持水箱周圍環境清潔;
3、要時常檢查供水設施周圍有無污染物,如發現應立即清除并及時消毒;
4、泵房及水箱間內嚴禁堆放雜物;
5、泵房及水箱間內嚴禁養寵物和植物;
6、嚴禁閑雜人員進入泵房及水箱間。
五、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
1、因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使飲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飲用水水質出現異常,影響飲用者正常生活;
3、輸配水管網破損或二次供水設施防護不嚴,使飲用水水質惡化;
4、飲用水水質污染,造成介水傳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顯的污染源,并懷疑飲用水源或飲用水水質有可能受到污染。
當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供管水員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單位生活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小組領導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三源小學學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在發生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時,能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穩定,特制訂生活飲用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15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小學(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總務處、相關供水商應明確專人為學生飲用水管理員,并按統一時間按點供水。
2、教導處應教育學生養成不喝生水的良好習慣,堅持喝開水或桶裝純凈水。并經常檢查學生的飲用水情況。
3、班主任應確保學生必須用自備的'茶杯(壺)接水,不準用嘴直接飲水,不得將飲水移作他人飲用,以防傳染病發生。
4、班主任、值日教師、學校醫務人員應重視對學生飲水的指導,發現不良情況應及時予以勸阻和教育。要教育學生保護水龍頭的清潔,防止污染。
5、總務處應確保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
6、總務處應確保使用的飲水機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有定期對飲水機清洗消毒的制度,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飲水機記錄。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水質應符合桶裝飲用水標識的標準。
7、總務處、供水商應確保從事飲水機清洗消毒人員應有有效健康體檢證明,并按清洗消毒規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
8、班級應確保飲水機應遠離黑板,防止二次污染。
9、教導處、學校醫務室負責在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學生飲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
10、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見“傳染病暴發、群體性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飲用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飲用水衛生的管理制度05-24
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03-30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精選15篇)12-06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匯編15篇11-08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匯編15篇)11-08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03-15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03-15
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3篇06-16
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3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