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樹》的教學設計
《窗前的樹》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窗前的樹》是新課改中職語文高一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行文思路,結構清晰,語言優美,表達了作者對槐樹的贊美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相處和諧,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習鑒賞了不少狀物散文,這為《窗前的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方法和情感基礎。但中職學生語文基礎較為薄弱,而且這篇文章的情志表達又深一層,所以需要教師多創設情境,多點撥指導,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積累文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增強寫景狀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能理清課文結構,能找出并品讀優美的語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體味作者對槐樹的贊美之情,形成自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的結構。
2、積累并品讀優美語句。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與槐樹和諧相處之情。
【教學策略】
1、美讀法:反復誦讀,分組誦讀,體會其中情感。
2、速讀法:梳理課文結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清晨,當你走出家門,行走在小區的林蔭道上,你是否感覺到葉子和花兒在向你揮手告別、目送你遠去?寬敞的城市街道兩旁,你是否注意到那些默默凈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參天大樹?走近校園,印入眼簾的是小草紅花,你是否能體味到它們在向你致意和歡迎?一朵小花、一片綠葉都是愛的天使!同學們,我們是否應該與他們作一番交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作家張抗抗是怎樣與她窗前的樹作心靈交流的。
二、整體感知
1、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洋槐的?
明確:按春夏秋冬的四季順序。
2、以“敘寫四季洋槐”為課文主體可以將課文劃分為幾部分?
明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一)總起窗前的槐樹
(二)分寫四季的槐樹
(三)總結窗前的槐樹
3、在開頭和結尾作者寫出了洋槐怎樣的形態和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總起:洋槐高大粗壯 作者感覺滿足幸福
總結:洋槐衰而復榮、敗而復興 作者感覺神秘默契
三、品讀鑒賞
(帶著三個問題分小組品讀鑒賞四季洋槐)
1、每一個季節中洋槐的姿態、色彩怎樣?
2、每一個季節中作者的情感怎樣?
3、自我鑒賞
(提示:請學生讀讀、品品好詞好句,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示例點撥。)
四、探究思考
在文章結尾,作者說:“槐樹與我無聲的對話,便構成一種神秘的默契。”從文中看,作者與槐樹有哪些“無聲的對話”?如何理解作者與槐樹的“神秘的默契”?
(師生共同討論探究)
五、活動:傾吐心聲
對你最喜愛的植物,說一句表達情意的話。
以“ ,我愛你,因為 。”的句式
示例:楊柳,我愛你,因為你柔軟飄逸,用自己生命的綠色裝扮春天。
六、課堂小結
我們不難想象沒有植物相伴的生活是多么的灰暗和沉悶,所以
我希望大家能敞開心扉擁抱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七、作業布置
完成第50頁“問題與討論一”。
【《窗前的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設計10-09
小學音樂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學設計(通用5篇)09-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