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作文:打工紀事
因家境不好,高中時,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我每年寒暑假都要到縣城的建筑工地去打工。
工頭是一個遠房親戚,所以每次去了就可以馬上上工。
工程隊沒有飯堂,就在工地附近臨時砌了一個灶,也沒請廚師,做飯一般是工程隊的人輪流做。做飯比做工輕松多了,可以提前一個多小時下工。工頭對我比較照顧,我去了之后做飯的事就交給我了。我以前在家只做過剩飯剩菜,現在要做二、三十人的飯菜,其難度系數可想而知。做菜還好一點,因為都是豆牙、土豆、冬瓜之類的素菜。最難的是煮飯,剛開始總是掌握不好水的多少和火候,煮出來的飯不是生的,就是糊的,要么就是半生不熟,我經過幾次實驗才掌握其中的奧秘。
我們住的是臨時搭建的`窩棚,屋頂鋪的是油氈,在烈日下曝曬一天,晚上躺在床鋪上與蒸桑拿無異。一、二十人住一間,沒有床,大家都是打地鋪,一個鋪挨著一個鋪,汗臭味夾雜著蚊子的轟鳴聲,根本無法入睡。
為了休息好,第二天有充足的體力,我經常拿一張草席跑到附近的樓頂去睡。樓頂蚊子少多了,偶爾還有一陣涼風,躺在草席上,數著天上的星星,還是挺愜意的。睡在樓頂也有不好之處,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被炙熱的太陽烤醒了。有時半夜下雨,還得回到窩棚,這么一折騰大半夜就過去了。
打工最無聊的是晚上。吃過晚飯,大家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那時候很流行打臺球,滿大街都擺著臺球桌,但這只是城里人的活動。我們這些打工的只能站在旁邊觀看,有時候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這就是我們的業余生活。
打工最難熬的當然是白天。我是小工,主要做些挑磚、拋磚、提瓦桶、拌水泥灰等打雜的體力活。那時的我只有九十多斤,身體很瘦,但每次都要挑一百多斤的磚上樓。挑磚還要講速度,因為大工多,小工少,磚要是供應不上就會影響工程進度。高強度的體力透支,往往上氣不接下氣,全身都是汗,衣服濕透了。
記得有一次挑磚時累得實在不行了,就找了一個磚垛,蹲在磚陰里休息?匆妼γ嫖堇飪蓚中年婦女躺在躺椅上,吹著風扇,吃著西瓜,悠閑地聊著天。她們看到我,其中一個說:“這是誰家小孩,這么小就出來做工,父母也不心疼?”我聽了心象被什么扎了一下,一個農村小孩,為了生存在艱苦的困境中掙扎,居然成為了這些悠閑的城里人眼中的風景,口中的談資。心想:“你們這些城里人哪懂得農村人的難處,只會在這說風涼話。”并在心中暗暗發誓:遲早有一天,我經過自己的努力,也會過上不用在烈日下辛苦勞作的日子。
“過上不用在烈日下辛苦勞作的日子。”對于出身在農村,就讀于職業中學的我,就象摘天上的星星一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它卻成為了我的一個信念,一直伴隨著我。每當我在生活中有所懈怠時,它就會閃現在我的腦海中,提醒我。
我小時候因營養不良,身體一直不太好,經常生病,但打工之后,我的身體慢慢壯實了起來,后來也很少生病了。打工不僅強健了我的體魄,還磨煉了我的意志,以致于在后來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我就會想起打工的日子,那么艱苦都挺過來了,還有什么不能泰然處之的。打工最重要的收獲是讓我找到了一個小小信念。這個小小的信念就象一盞燈,照亮了我的人生,讓我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改變了我人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