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精品【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考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考作文 篇1
在這一次期中考試過后,我沉默了許多:
那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和同學們坐在教室里專心致志的做考卷。“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老師讓大家把試卷交上去。過了一會兒,教室里議論紛紛,大家都在討論著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我翻開語文書一看。天哪!我做錯了整整一大題呢!而且分數還不少于十分呢!頓時,我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兔子似的。
上課時,老師叫我到她的辦公室里去一趟。我心里暗暗地想:該不會是老師改出來了吧?到了老師的辦公室,她告訴我:她要去開會,讓我幫她批改試卷。我長長地吸了一口氣。我拿起紅筆,對照著老師的`答案,一題一題地改了過去。突然,改到我的了。我小心翼翼的改著,改到那一題了,我拿起老師的答案一看,整題都錯了!可我又轉念一想:即使我打勾了也沒有人知道啊!此時,我的腦子里出現了一個小紅人和一個小黑人,小黑人說:“打勾吧,到時候,同學們會向你投來羨慕的眼神的!"小紅人說:”打叉吧,否則你一輩子都會良心不安的!“我選擇了后者,在試卷上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頓時,我仿佛覺得太陽更燦爛了,河水更清了,小草更綠了,鮮花更艷麗了!它們好像再夸我做得對呢!
思考作文 篇2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很多教師致力于寫作教學的研究與改進,但就教學實際來說,作文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亟需改進的地方。我認為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無趣、無用、無序。受應試的影響,部分教師作文教學“中考化”,在七年級就開始用中考作文題或模擬題來訓練學生。中考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條件下的命題,它要用一道題目來考查所有考生的寫作水平,不分城市農村,不分優質普通,命題往往帶有較強的價值觀導向。日常作文教學中把這種“特殊”當作“一般”來對待,必然導致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學生應對作文的方法基本上是“套作”、“亂作”,甚至“不作”。
文章學、文體學是傳統寫作教學的重要支撐,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側重于寫作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為什么要讓學生學會這些知識,學生學習后也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情況下運用這些知識。由于教材的原因,寫作實際上被弱化,寫作訓練的系統性、序列化都還遠遠不夠。作文課上,隨便找個題目讓學生寫,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寫作的實際意義與價值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不夠充分,學生學了肖像描寫的方法,卻不知道什么情況下應該運用;學了寫作說明文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到了作文時,卻依然一片茫然。
經過思考與實踐,我把“來自生活,服務生活”,作為我作文教學命題的宗旨。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學習語文最終是要為將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服務。情感表達、理性思辨、工具實用是寫作服務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工作的三個主要方向。我認為作文教學要做到“四有”,即“有用、有益、有趣、有序”。“有用”即遵循語文教學獨有的規律,培養學生通過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來更好地完成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各項任務。“有益”即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有趣”既指教師的授課要生動活潑有趣味,更包括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味寫作的趣味,即智趣、理趣、情趣、樂趣相結合。“有序”即寫作教學要遵循自身獨有的規律,訓練系統化、序列化。教學實踐中力圖用“四有”來解決“三無”。
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有話想說”,意在激發學生寫作愿望,作文命題的改進是實現“有話想說”的有效途徑;“有話可說”,是在學生有了表達的需求之后,幫助他們梳理思維,明確表達的內容與方式,可以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引導逐步實現;“有話會說”,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文字來實現自己的寫作需求,可以通過教師在寫作方法與技巧上的指導以及學生之間寫作經驗與成果的交流來提升。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運用以下方法來進行作文命題:
一、命題系統化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學按照三線同步發展的思路進行,即文學性寫作,側重于敘事和情感的抒發;思辨型寫作,側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指向思辨、思維、思想;實用類寫作,用寫作來解決學生學習及將來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專注于說明文、應用文等實用類文體。
二、命題生活化
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受學生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命題脫離生活,寫記敘文常常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媽媽,我想對你說》;寫說明文常常是《我的文具盒》《我們的校園》《家鄉的一處景觀》;寫議論文則是《說勤》《論恒心》……這樣的命題看似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寫作的目的、對象都被忽略,寫作與生活的關聯也就被割裂。同時由于缺乏寫作全過程的操作,“構思――寫作――修改――校訂――發表”這樣的完整寫作過程簡化為“學生寫――教師評”,作文也就變成了應付老師的任務。其實,記敘文命題不妨縮小寫作內容的范圍而擴大思維的空間;說明文不妨讓它更實用一些,寫一個班級環境設計方案,設計一個班徽并用文字表述它的設計要素與內涵都是很有意思的.命題;寫作議論文,小的可以議一議統一穿著校服有無必要,大的可以談一談內地孩童香港街頭便溺的是與非。這樣的命題加強了寫作與生活的關聯,寫作的目的與意義也得到了彰顯。
三、命題情境化
在作文命題中創造一種情景,意在為學生創造一種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的寫作環境,從而使寫作具有明確的現實目的與具體的讀者對象。一位青年教師在教授《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課時,我和她共同設計了一種寫作情景:一種科技新產品――手機煙霧器的設計者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制造商,計劃在今年圣誕節前上市,但是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宣傳企劃幫助他打開中國市場。請你幫助他設計產品發布會產品宣介這一環節。
初中生大都是電子產品的使用者,都很熟悉各種電子產品的廣告和發布會這樣的產品宣傳推介方式。教師引導他們思考這些活動是如何抓住產品特征來進行推廣宣傳的,再進一步引導幫助他們完成好寫作任務。原本枯燥乏味的說明文寫作變得鮮活有趣之外,學生更明白了為什么寫作說明文要抓住說明對象特征和怎樣抓住特征。
四、命題多樣化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運用了多種命題方式來豐富自己的作文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圖片視頻型。精心選取內涵豐富、構思精巧、拍攝精美的圖片和視頻,可以幫助學生聚焦寫作的重點,讓他們感覺有話可說。學生面對諸如“感恩”這樣的題目,常常是一審題感覺什么都可以寫,一構思什么都沒的寫。圖片視頻型命題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由于全班學生都圍繞同一內容寫作,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比較、借鑒、學習和交流。
幾縷微風吹入半開的窗,吹走了諸葛亮眉間籠罩了數日的陰暗與憂愁。燭火被風吹得搖曳了幾下,滴滴燭淚緩緩流下。
諸葛亮修長的指夾著筆停了下來。在桌上靜放了一會,又重新在紙上飛舞。他眉間的“川”字漸漸舒張開來,卻仍有淡淡的痕跡。
面對著紙上漸漸干了的密小字跡,諸葛亮的嘴張了幾張,終是未發出半個音節。因勞累而日漸衰老的臉上似有了些水痕,又似是沒有。
萬籟俱寂的深夜,一聲長嘆從丞相府發出。
天邊,玉兔西沉,“他許能明白我的心吧。”窗邊老人不作聲,默默將桌上的奏章收起,把燈吹滅。
室內終于黑暗了下來。
而在不遠處的皇宮,燈依舊長明。
(三)生活實用型。這一類作文命題意在讓學生用寫作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突出寫作的現實意義與價值,一般用作說明文等實用類文體的寫作訓練。我校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大型的運動會,每個班級都會精心準備自己的入場式表演,于是我設計了“運動會入場式我設計”這樣的作文命題,讓學生寫清設計的目的與意義、入場式的形式、人員安排等內容,在實際應用中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偶發“現掛”型。這個名稱我借用了相聲的術語。學校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偶發事件,教師善于捕捉有價值的側面進行作文命題,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有助于學生情感、思維的發展。我校開展“生態教室”創建活動,學生紛紛從家里帶來綠植和小動物。有位同學把自己飼養的小龜帶到班級,結果不出幾天就被淘氣的孩子們“折磨”死了。為了引發孩子們的思考,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寫一篇“祭龜文”。當生性喜靜的小龜遇到天性好動的你們時,一場“悲劇”發生了。如何讓“悲劇”不再發生?斯龜已逝,深思長存。請同學們拿起筆寫下自己的思考。學生面對這樣的命題極其興奮,各種帶著鮮明個性的佳作紛紛出現。其中一位同學還寫了一篇“文言文”:
祭龜文
――斯龜已逝,深思長存
暮春,常天騏帶一龜至吾班,眾驚矣。眾生性嗜動,稱此龜乃常之子。更有甚者,執筆畫于龜背,涂之以膠,或倒立之,或藏于筆袋。未幾,眾便掠其命也。眾甚悔,埋之于樓前綠地。雖念龜,但其已逝,悔之晚矣。
劉子曰:由此而思之,其雖亡,卻使眾生知何以待生靈。眾生之通悟,受之龜也,吾應謝之。其雖逝,卻永生于眾生心中。
雖然從文言詞匯、語法乃至篇章結構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還有很多不足,但是一次作文命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寫作興趣,甚至引發了學習運用文言的熱情,這樣的命題顯然有它獨特的價值。
當然,作文命題的改進只是作文教學改進的一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還需要作文教學的整體發展,但是一個好的命題無疑是整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相信老師們能夠有更多的智慧來進行作文命題,讓我們的學生愛作文,會作文。
思考作文 篇3
勤于思考善于創新 我校現在閱讀課外讀物已蔚然成風,使我獵取了不少知識。尤其是孔子的“學而不思則閹,思而不學則殆”使我記憶深刻,他告誡我們讀書時反復思考,可以起到消化、吸收、運用和發展問題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我班的學習能手荊宏陽同學,他學習既勤奮,又善于動腦。不管在家還是在學校總是包著一本書不,津津有味地閱讀,看后還樂意給大家介紹講解。一天數學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這樣的題“有兩根繩子,第一根長120厘米,第二長180厘米,現在把它們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不許有剩余,每段最長有多少厘米?共可剪成幾段?”(老師提示:先求出120和180的最大公約數,再求出每段長度。最后兩根繩長分別除以每段長即可得段數)。在大家思考還沒頭緒時,荊宏陽很快說出了答安,每段最長是60厘米,共可剪成5段。老師說:‘‘理由呢?”宏陽同學答:“在短除到商是互質數是,除數之積得最大公因數,即是每段最長的厘米數,商之和實際是兩根繩子分別除以最長段的商,其和就為所求的段數。”這就是勤于思考,善于創新的'碩果。 實事證明:只有勤于思考,才能了解知識的來龍脈,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只有多學,才會有多藝。
正如愛因斯坦的名言:“學習知識要善于再思考,我就是靠這種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 的。” 這就是說學習要以思考、創新為核心。任何成功都來源于勤奮。在 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創新的中華民族優秀美得。
思考作文 篇4
“丁”課后,老師分發試卷,準備考試。哦!生活就像一張空的白色試卷!
生活的試卷有一個空的問題。如果你會彈鋼琴,它會激發你的感情。如果你會畫畫,它會提高你的欣賞能力。如果你喜歡閱讀,它可以增加你的知識。當然,你也可以用吃喝玩樂來填充它,那么你的生活注定是平庸無味的。
人生試卷中有多項選擇題。如果你的好朋友犯了一個錯誤,你是選擇向老師匯報還是保守秘密?如果你選擇保守秘密,你的好朋友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你選擇了一個報告老師,盡管你可能會暫時失去和他的友誼,你的好朋友會糾正這個錯誤。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判斷問題,分析問題等等。你在生命的最后留下了什么?它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句號還是一個未完成的.省略?它是一個奇妙的感嘆號還是一個混亂的問號?在生命之路的盡頭,你提交了什么樣的答案?這完全取決于你是滿意、糟糕還是后悔。
朋友們,我們正處于青春年華,我們期待著你們在人生的試卷上提及生命之筆,描繪美好的人生!
思考作文 篇5
有一只缺了角的圓,它的生活雖然孤單,但是卻快樂得像一只小兔子活蹦亂跳的。有一天,它覺得自己并不完美,因為它缺了一個角。于是它踏上了“尋角之旅”。
它走在路上,狠毒的太陽像一個火球不斷向缺了角的圓放射光芒與熱量。害得它不停地流汗,那汗簡直和斷了線的珠串“吧嗒”“吧嗒”的。突然、天變黑了,烏云吧天空捂得嚴嚴實實的,密不透氣。雨“嘩嘩嘩”的`下,大得像瀑布一樣。
走著走著,雨停了。缺了圓的角看到了一朵小花。缺了角的圓聞了聞花香;這花香讓它想起了春天,想起母親。它又走著走著,遇到了一只蚯蚓。“你好”,蚯蚓熱情地和它打招呼,并興奮地說:“你知道嗎?昨天蜻蜓和我搶地盤,于是,我和它比試扳手腕,你猜誰贏了?”缺了角的圓好奇地問:“誰贏?”蚯蚓說:“我贏了,我先讓了它一些,再突然用盡全力就贏了。”缺了角的圓才想起要找角,于是告別了蚯蚓繼續上路了。
它走著走著,來到了沙灘上。它邊走邊不停地哼著歌:“找呀找呀找朋友……”突然,一個大浪襲來,把缺了角的圓給卷走了。缺了角的圓只好在海上漂洋。海浪一會高一會低,把缺了角的圓給搞暈了。等缺了角的圓醒來之后,發現自己在一個島上,前方是荊棘,后面是大海。所以它不得不跨過荊棘。荊棘長得比草還密,雖然它邊走邊躲,但還是遍體鱗傷。
它穿過荊棘林,遇到了一個角。當它們正談得開心的時候,缺了角的圓想起了自己是來找角的。差點給忘了,于是便請這個角跳上我那缺口的角上試試,卻發現不是我要找的那個角。于是告別了這個角又踏上了尋角之路。走著走著,又發現了另一個角。缺了角的圓趕緊迎上這另一個角,請它跳上我那缺口再試試,發現剛剛好。原來這就是我要找的那只角。
這時,它滾起來了。它滾過了荊棘林、滾向了大海。它剛要喊救命卻發現自己說不了話了。就像之前一樣,在海上漂洋了好久。它漂會回了自己原來的島。它又開心地滾起來,滾過了蚯蚓,蚯蚓驚訝地看著它;它又滾過小花,本想停下聞一聞它的花香,卻發現自己停不下來了。它滾著滾著,滾回了家。到家的時候,圓把那角取了下來,對它說:“雖然你適合我,但我又不想要你了。”
雖然缺了角的圓沒有拿到角,卻因為這次之旅明白了原來才是最好的。
思考作文 篇6
不久前,我讀了一本關于青年的好書,叫做《青年談話》。看完目錄后,我不禁被吸引住了。
“青春的顏色是豐富多彩的,青春的線條是多樣的,青春的前景是多方面的。”是的。青春的美麗在于它的獨特性。從年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理由可以利用。青春是快樂的,通往青春的路上沒有痛苦。青春是美好的,生活無處不在。青春是迷人的,讓人幼稚的崇拜,讓人衰老的嫉妒;青春是一種優雅,也是一種財富。我想珍惜我的青春,讓那些老人后悔和嫉妒。
只有有夢想才會有距離,因為只有有夢想才會有夢想;只有當你有夢想時,你才能有理想。只有有了理想,才能有追求理想的人生歷程。夢想讓我們知道努力工作,夢想讓我們瘋狂,夢想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念。正如書上說的`那樣:沒有眼淚,他的眼睛是干的。如果沒有夢,他的夜晚是黑暗的。”夢會照亮黑夜。夢也會填滿傷心人的心。
“讓圣賢們獨處吧,他們有他們深刻的思想。更別說詩人了,他們有著神秘的靈感。青春,讓我們不要孤獨。”
思考作文 篇7
提起作文很多學生都非常發愁,感覺到無話可寫,而且也不知道從何寫起,不知道怎樣來寫。這時候如果我們教師不去引導和啟發學生,他們就不會展開思維,積極去思考,這樣寫出的作文只能是三言兩語。前言不搭后語,內容干巴巴的沒有情感可言。然而,小學正是一切的開始,有一切的可能,應積極引導學生,開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去愛上寫作。這需要我們教師去改變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下面就來說一說我是怎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愛上寫作的。
一、打好寫作基礎,讓學生愛上日記
說起寫作多少離不開記日記,在小學階段記日記更是基礎,但是很多學生把記日記當成負擔,對記日記敷衍了事。我有記日記的習慣,多年下來已經記了好幾個厚厚的日記本,又一次上課前我故作神秘地拿著一個封面是花仙子的日記本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是什么。
學生爭先恐后地搶答起來,有的說是工作本,有的說是漫畫書,坐在一個角落里的學生大聲喊道:"是老師的日記本",我讓學生鼓掌鼓勵。順勢翻出一篇日記讀了起來,那是記錄一次大掃除的情景,語句充滿稚氣,而且還有許多的病句,念起來也不通順,我就這樣給學生念完,看到學生詫異的小臉,說:"同學們對老師的日記有什么看法啊?沒關系!想說什么說什么。
"我首先打消了學生不敢說的心理,一個平時調皮搗蛋的學生首先說道:"老師!您寫的日記怎么念不通啊?我也能寫出這樣的日記。"說完全班轟然大笑了起來。我也跟著笑著說道:"還有呢?誰有不同的看法?
"一個平時文靜的小女生站起來說道:"我不覺得,老師的日記雖然讀起來不怎么通順,但是那是老師上小學時候寫的,當時老師和我們一樣大,我們現在寫作文不也經常寫得不通順嗎?還有老師這么大還能拿出小學時候的日記和我們分享,回憶她童年的趣事,我覺得好有意義啊,我也要向老師一樣從現在開始記日記。"說完學生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看到這樣我及時引導起學生,我說道:"同學們,這兩個同學說的都很多,老師在當時記日記的時候是開心的。我把這件開心的事情定格在了日記本上,雖然當時寫得語句不通,錯別字還很多,但是那份開心和快樂卻沒有減少。每每回憶起這件事情還是會甜甜地笑起來。還有記日記是寫作的基礎,把自己每天發生的事情以及對這件事情的想法都記下來,這就是一篇作文啊!而且這還不是作業而是對自己生活的一種記錄。
""寫作文這么簡單啊?"一個平時發愁寫作的學生說道。"對,就是這么簡單。"我態度堅定地說道。"同學們從今天起大家都來記日記,不限定內容和字數,想寫什么寫什么,想寫多少寫多少。
好不好?""好。"學生異口同聲地喊道。首先我以身作則,現身說法來說明記日記的好處和作用,讓他們認識到記日記不是負擔而是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記錄。并且積極引導學生怎樣來記日記,并且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恐懼,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就這樣我克服了學生不愛記日記的逆反心理。
二、精心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玩耍中創作
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一次作文課窗外罕見地下起了雪,由于南方很少看到下雪,學生都激動地看向窗外,嘴里還念叨著,快看,下雪了。
看此情景我心想在教室上課學生也不能專心聽講,何不讓他們去感受一下雪的魅力,上一堂室外課。"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不上了。我們去外面玩好不好啊?""好。"學生不可思議地大聲喊道。走到操場學生都歡呼雀躍。都急不可待去拿手逮雪花,我順勢引導學生觀察雪花。"同學們,你們看雪花像什么?你們看到雪花想到了什么,不要說出來,記到自己的心里。"學生都認真地觀察起了雪花。
"雪下得這么大,我們打雪仗好不好?"我向學生問道。"好。"學生高興地回答道。接下來我們就打起了雪仗。雖然臉蛋凍得通紅,但是學生都玩得非常高興。回到教室,我問道:"同學們,玩得高興嗎?""高興。"學生意猶未盡地回答道,"好,那咱們就以雪來寫一篇作文,寫一寫雪的形狀,由雪想到了什么?
咱們是南方為什么會下雪?你們喜不喜歡雪?下雪天我們做了什么?只要是關于雪,體裁不限,想寫什么寫什么。"我順勢引導學生寫作。出乎意料的是學生這次交回的作文質量都很高,作文充滿了真情實感,內容也十分豐富,有描寫雪花的美的,有寫打雪仗的,有感嘆清潔工阿姨又要辛苦勞作的。
讓我意外的是有位學生分析起了南方下雪的.原因和自己想到的解決辦法。這堂課外寫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讓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重視作文的修改講評,讓學生精益求精
學生作文雖不是作家的創作,也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反復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講評是作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講評。
肯定他們在作文中的優點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與失誤,還要強調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成勤于修改的好習慣。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優點和閃光點,一定要提出表揚,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鼓足他們樂于作文的勇氣。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感悟和方法,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多下功夫去創新作文教學就一定能讓學生愛上寫作。
思考作文 篇8
小時候曾讀過《格列佛游記》,臨睡前總去想自己進了小人國會怎么樣,自己成了巨人,肯定不會和格列佛一樣像個白癡一樣被人綁起來,自己是巨人,那小人國的玩意兒那么小怎么可能將我綁起來,那時候巨人對于我來言意味著龐大的身軀,強大的力量,就像奧林匹斯山上下來的赫拉克勒斯一般,直到長大了才知道,巨人并非是高大強壯的,有時候巨人很卑微,有時候巨人很柔弱,有時候,巨人是坐在輪椅上的。
曾經不止一次的想提筆寫寫史老文作的絲絲細微的感悟,但往往又是提了筆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實則是不知該如何去絮叨與品味了。人們會感慨史老文字里的悲切說這些文字,文章,似乎字里行間是帶著絲傷春感秋的情意的,那凄涼與滄桑的心情似乎只能用軍隊作戰后破曉下的情形才能比擬,但其實我的眼里看到的是生命,是簡單的希望,我們祈求存在的價值如同史鐵生一般無二,但是他是更濃重更入木三分的,也更樸實簡單,我們擁有的一切有時候能成為別人的希望,我們自己恰恰正是別人希望的的載體,卻無時無刻不在揮霍抱怨,實在是發人省醒又陣陣發笑。
“玩笑,命運”,看似是遙不可及卻又是如此貼合,我們其實也是多了份匆忙而少了份思考,史鐵生卻有著足夠的時間去思索,雙腿癱瘓后,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像他所言:“世間好像是什么也找不到了。”于是便有了那份思索而少了份煩躁和匆忙在這份獨特中享受時光,這些個為這事業金錢人生目標而奮斗的人啊!怕是永遠也尋不到的,這也許就是份無奈的色彩渲染,也許就是“天”的安排,或是人世的.本質就是如此,我們不能看到的,也不可言說。這可能就是人生的本質,是制衡的,就像春夜有綿入愁腸的雨,夏日有黃昏入暮后的晚霞,秋夜有凌亂感傷的風聲,而冬天則有銀裝素裹下的雪夜都市。不過,任它苦也罷,心酸也罷,隨性吧,這就是人生啊!
日月如梭,人行匆匆,那些逝去的,過去的那些日子中是如同大雁南飛而過的那一抹剪影,李白月下獨酌下的“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孤寂,也是一抹破曉晨光下的絲絲感悟,其實這就是人生,我們的生活被濃重的壓抑,被匆忙的行程與學業,工作、理想纏身,在那份壓抑留給自己一份幻想,留給自己一份思考與閑適的空間與安逸的心境,或許會更好。
我們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就像誕生是美的一樣,我們就在這永恒的戲劇舞臺上去歷練自己,縱然是人生有時是郁郁寡歡,有時是悠哉自在,有時是悵然失神有時又是平靜自信但是我必然是堅持著自己的道路,必然是堅持著我們自己,自己的信念,支持!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也許會和叔本華,尼采悲觀哲學覺得相似,人生是悲劇,無常墮落,然而人生就未免是一場現實帶來的悲劇,欣慰,我們面對著它們,他讓我們提起了勇氣,有了自信卻不置于不甘的說明我們已經敗了,我們活著是為了什么?不是承認失敗,是為了我們的活而遐想更美好的活!
人生,我們不能道清,我們同樣也不能去掌握去服從他,我們的人生是學會欣賞用心靈去發現屬于我們在人生中的勝利。命運,人生,生死,人世,它們深邃深奧,就像是宇宙綿延而出的一切的學問,我無法去涉足,遙不可及。但有時它們又像是最為尋常的道理,就像是我們的本能,可只手摘星辰,易如反掌。
我們不必將其想的太復雜,也不要過于簡單,平平淡淡,真實最美,太過復雜自尋煩惱,遠不如夕陽下的美,也不是史老所述說的。
【思考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思考作文02-17
思考作文【精選】02-15
思考作文(經典)10-17
思考的作文12-22
思考作文(精選)05-13
思考作文[經典]04-14
思考作文08-13
思考作文(精選)03-25
【精選】思考作文05-05
(精選)思考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