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思考作文9篇(合集)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考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考作文 篇1
不知道是何時,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也許是孤獨鑄就了發呆的藝術……
為了考試失誤的懲罰,老師把我和田田分開了,不再是同桌,我們隔了好遠,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哭了,伏在桌子上,不敢看得方的眼睛,直到上課,不得不起來。兩個人,兩雙紅紅的眼睛,無心聽課,思索著兩個人從相識到相知的每一個精彩片斷……
友誼會到此結束嗎?是注定我不會得到嗎?或者友誼會永存呢?雖然會有好的結果,但直覺告訴我,壞的結果會更多一些,心里怕怕的……
“田田我們非開后還會是朋友嗎?”
她沉默著,不語……
可使我擔心的卻成為了事實。
沒有了平時的歡聲笑語,沒有了平時的`嬉鬧,沒有了平時的快樂,我又回到了以前的孤獨之中,下課了也在學習中度過,看著同學們溢滿笑容的臉頰而無能為力,孤獨著度過每一天……
而這孤獨換來的歲是狠多的最高分,但我并不快樂。
難道這友誼不屬于我嗎?
時間水一樣的流過,寒假眨眼間便到了。
在家的日子里,千篇一律的起床、學習、吃飯在學習后睡覺的日子,只是偶爾媽媽大喊一聲“穩穩”,我知道那是電腦出故障了,看看再回到我的屋子里,一待就是一天……
沒有人聊天,還被調皮的弟弟欺負的日子比學校還孤單……
因為孤獨,我經常用手支著下巴,站在窗前,向天空訴說著我的心事……
我學會了發呆。
漸漸的我發現天空很美,我迷戀于天空的藍色,它真得很美,天空更值得信賴。
發呆很美,它不用懷疑那些人的不信任,只要有自己就夠了;發呆很美,它讓你懂得些哲理;發呆很美,在閑暇時發發呆,你會發現發呆的好處、發呆的藝術……
思考作文 篇2
每天我們都要去學校上課,一天下來整整八節課,每天在學校的時間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還長。與別人一樣起早貪黑的學習,也付出了那么多的時間與精力,誰會甘愿自己不如別人呢?很顯然,根本沒有人愿意自己落后于別人。但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環境,同樣的時間,為什么會有好壞的差別呢?有些同學是不是十分疑惑呢?成績的好壞差異到底是為什么產生的呢?成績要想提上去,我們必須對每一天都進行合理的時間管理,這樣才能對一天的時間進行充分的利用,絕不浪費一分一秒。
媽媽常跟我說:“改錯題有時甚至比寫作業更重要。”題錯了,說明你在這種類型的題上有知識漏洞,能找到錯題是幸運的,改錯題可以幫助我們不斷的提升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活學活用,同學們都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課,但我們是否能做到積極回答問題呢?積極回答問題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而且在教室里回答錯了,也不用怕,這是你成長的見證,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們活學活用,只會做以課本上的'方式出現的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長遠的,活學活用才是最靠譜的學習方式。
思考作文 篇3
愁眉苦臉過是一天,開開心心過也是一天。既然怎么過都是一天,為什么不開開心心的過呢!
今天,我爸媽有事不在家,我便去了奶奶家,一打開門就聽見奶奶唉聲嘆氣的說:“唉,怎么還不下雨啊!老天啊快點下雨吧。”聽了奶奶的話我便好奇地問:“為什么要下雨呢?”奶奶又嘆了口氣說:“你家種地需要雨,這段時間地太干了,到了秋天你家就收成少,要是下了雨你家就不會賠本了”。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大概是老天聽到了奶奶的話,下午便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本以為奶奶會高興,可是奶奶卻又愁眉苦臉地說:“這一下雨,你大爺家的蜜蜂就采不到蜜了,他也就掙不到錢了。”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說,突然,我想起了前幾天看過的一篇文章:以前有一個老奶奶,她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賣雨傘的,一個是賣扇子的。一到下雨天,她便愁她賣扇子那個兒子的扇子賣不出去,一到晴天,她又愁賣雨傘那個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每天心情都不好。直到有一天,她的一個鄰居說她命好,晴天她一個兒子的扇子賣得好,雨天她另一個兒子的雨傘賣得快,她聽了后,再也不愁了,每天都很快樂。
于是我便勸奶奶說:“你看雨天我家莊稼長得好,晴天大爺家的蜜蜂采的蜜多,你命多好啊,是吧?”奶奶聽了,臉上露出了喜色,看到奶奶有些被我說動了,我便繼續說道:“你就算每天求老天,老天也不會聽你的,也無濟于事啊。與其每天愁眉苦臉的還不如開開心心的呢!你開心了,大家也開心。”奶奶聽了我的話終于不再愁眉苦臉的了。其實很多時候,你換一個角度想一想,便會豁然開朗,你所看到的事,也會不一樣,心中的感受自然就會有所不同。
思考作文 篇4
思考不可少,但是,有時候當達到思考的飽和點,再多想一些,就會變成胡思亂想。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可怕,胡思亂想無異于是自我消耗,你總是消耗著能量,卻忖度著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或許,這就是自己為難自己,也是不愛自己的一種表現吧!
我覺得自己便是這樣喜歡內耗的人。有時會糾結一句已經說出去的話,希望自己不要犯任何一點點的`錯。其實一些很小的東西,就變得傷春悲秋,還表現的一點兒事情都沒有。那么這樣算一種不愿意面對真實的自我呢!有時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甚至很討厭。但是,老師跟我說: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愛自己,接納自己,認可自己,不要害怕犯錯誤。對于思考也是要適可而止,不可以胡思亂想。
這里說的愛自己,并不是吃很多好東西,用很多好東西,而是從精神上去關照自己,可以接納心里每一個小變化,對于某些陰暗的想法也不去譴責,用心去愛護自己。
思之過多,便會有可能傷害自己。有時會變得惴惴不安,不能安心的做事情。很多美好的東西都會變成一種壓力,無形之中會變得很累,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啊!
我覺得就輕輕松松的活,不要胡思亂想。可能生活會變得更加自在。
思考作文 篇5
計算機的創造無疑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一座不朽的豐碑。只需編入某一套固定程序計算機便能迅速得出精確、誤差極小的結果,為廣大領域帶來便捷與發展的助力,而如今日益興起的人工智能更是令人擺脫了對計算機“冷冰冰的死機器”的舊印象,使計算機“活”了起來,擁有了人情味。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所想,人工智能讓計算機想人類一樣思考不必深憂,但人類的思考方式,不應圍困在計算機世界中。
其實,我們都知道聞名于世的“網紅”人工智能alphago在國際圍棋賽中擊敗天才少年柯潔,而擔憂過于“智能”的計算機有朝一日可能支配人類世界的專家確實存在。他們或許不知道,后來接受采訪的alphago羞澀地表示自己喜歡柯潔這個對手。能像人類一樣思考,自然也可以擁有像人一樣美好的情感。其余常見的人工智能如掃地機器人、隨身翻譯器也無不為人提供幫助與服務。只要合理利用,我們固然應用積極的眼光,向真與善的方向來看待“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計算機。
然而,如果人類將自身圈在“計算機式思考‘’中,本屬于人的價值觀與情感將逐漸迷失、淪喪在計算機原本所處的冰冷無情世界中。純粹的計算機始終周而復始地執行著被編入的指令任務而再無他舉。試想一位戰地記者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舉著相機,僅僅思考著哪里能拍出驚駭世俗的照片,什么角度拍攝效果最佳,手上不斷按下快門鍵卻對眼前的弱者傷者見死不救——因為他被編入的指令任務僅是拍照。這樣有著計算機式的思維的人,僅能夠完成任務,卻失去了自己社會角色應承擔的責任感,讓人們看到的是冷漠無情,而不是溫暖、撫慰人心的關愛、同情。迷失在“計算機式思考”中的人,變得不像“人”。
在電影《雪國列車》與丹·布朗的小說《地獄》中,都有一群相似的人,他們“像計算機那樣經科學推斷”出如果人口能部分減少,世界資源能使剩余人類生活更好、延續更久遠。看似合理而有依據,實是以犧牲大批人類為代價,對這種“計算機式思考”結果的執迷不悟,實是一種可悲的偽善,歪曲價值觀罔顧后果,終究只能造成人心的混亂,社會的不穩定。還有一類反烏托邦的文學或影視作品,描繪著高科技監管下的安定國度,人們大多洗了腦似的、如同計算機被編程的千篇一律的思想,固定的生活方式,不允許有波瀾的日常,偶有向往自由而不愿永遠服從的“叛亂”者受罰,自由成了反叛放肆,理解同情被漠視與異待所取代。人人有被編程的固化指定合理的思維,失去了個性,也失去了開放自由,更失去了正常的價值觀。就算是為了追求和平,設計人人相同的'計算機式思維,未免是矯枉過正。
計算機快捷、固定、整齊化一又精準,卻也終究是沒有情感、沒有生命體驗、體悟的機器,冰冷而沒有溫度。人們追求計算機那樣強大的思考能力,但也應時刻牢記我們是人,有血有肉的人,比起計算機多了各種情感,多了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我們擁有最善最美得愛人、理解人、憐憫人額能力,這些即使是人工智能計算機也并非輕易做到的。如果我們舍棄人的特質單純地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原本的和諧會逐漸瓦解,人們逐漸只會感受到冷漠與無情,再到麻木,我們深陷其中,卻再無能為力。那一定不是我們追求的美好世界。
思考的“思”有心字底,難道不是說明思考的真正核心在于人心嗎?人與計算機都能擁有“智”,但只有人類有“心”,不僅指跳動的心臟,更是指一顆飽含情感,溫暖熾熱的心。當人類思考時,只有追隨著這顆本意向善而溫暖的心,不為計算機式思考的單一無情所束縛,我們的思考結果才能是更有意義、或許能推動世界進步的。
人類之思考,用智也用心。人類,不能迷失在“計算機式思考”中!
思考作文 篇6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思路更廣闊。
前些天,朋友問我一道題:深夜,你駕駛著自己的小汽車,行駛在路上。此時,你遇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紅燈亮了。周圍沒有車,沒有一個人,也沒有攝像頭。你是選擇等綠燈亮了再走,還是直接沖紅燈?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等綠燈亮了再走,因為只有這樣說,才會獲得“守法的好市民”這個稱號,也會被別人說是個守規矩的人。
我也選擇了等綠燈亮了再走。
和朋友告別后,我仔細想了想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人選擇沖紅燈的,那他們為什么要選擇沖紅燈呢?”
“也許……也許他們會想法律之所以會規定不準闖紅燈是因為怕發生車禍,但既然沒有車,又不會有人出現,又何來的車禍呢?既然不會發生車禍,就不必等紅燈了。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了紅燈反而還會浪費時間、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所以等待也是一種罪過,既然這樣,又何必等紅燈呢?”
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的我頓覺思路開闊不少,從此,我學會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在一次十分重要的競選中,我贏了。當我的.手下敗將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十分看不起他。但我突然覺得他十分值得我尊敬。你一定十分不解吧,我為什么會從“看不起”突然變成了尊敬。那是因為我突然想起要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手下敗將”的確不光彩,但換個角度想,要不是他,我會有今天的成功嗎?
有一次,一位校外老師為我和幾個同學聽寫,聽寫后同學們都埋怨老師讀得太快了,都來不及寫完就到下一個詞語了。我笑道:“你們應該換個角度想呀!老師這樣,不正是幫我們訓練了速寫能力嗎?”聽我一說,同學們也恍然大悟,放下了剛剛心中那陣怒氣。
朋友們,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吧!凡事都有兩面性,只要換個角度想,往好的方向想,人生一定會更精彩!
思考作文 篇7
周末,媽媽帶回來一支不二家棒棒糖。糖只有一支,可是我和弟弟以及從不吃糖的爸爸都想吃,看著垂涎欲滴的另外兩枚“吃貨”,這可怎么辦呢?
媽媽微笑著說:我來給你支一招。你不是剛學過概率么,給你兩枚硬幣,問題不解決了嗎?
“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我似乎恍然大悟了。
規則當然是我來主導。“大家聽好了,我說一下規則。我這里有兩枚硬幣,拋擲一次,如果兩個正面朝上,糖歸弟弟;兩個反面朝上,糖歸我。”我說道。
“那我呢?”爸爸著急問道。
“這不簡單,一正一反就是你了!”我搶答道。
“嘿嘿!不許反悔哦!”爸爸狡黠地笑了。
“什么年代啦,現在是依法治國的時代!大家都要遵守規則!”我大聲說道。
拋擲硬幣開始了。大家都緊張地盯著我手里的硬幣,我裝模作樣地把硬幣在手里抖動了幾下,向桌面上拋了下去。隨著清脆的“當啷啷”聲音,硬幣在桌面上濺開來,我仿佛看到了兩個反面正向我綻放。
硬幣慢慢停下來。“一正一反!”大家不約而同喊出來。
“哈哈,歸我啰!”爸爸高興地鼓起掌來,他一把拿過棒棒糖,興高采烈地走到外面吃去了。
“唉!運氣真差!”我嘆息道。弟弟更是一言不發,坐到客廳去玩坦克玩具了。
“真是你運氣差嗎?你再想一下,畫一下呢?”媽媽提醒我。
我只能按捺住心中的不快,坐到書桌前演算起來。
一般來說,拋擲A、B兩枚硬幣會出現的情況是:
1.A正、B正;
2.A正、B反;
3.A反、B反;
4.A反、B正。
也就是說:同是正面或同是反面的幾率都是四分之一,加起來是二分之一;而一正一反的'幾率居然出現了兩次,總共有二分之一。難怪爸爸的運氣這么好,一下子就把到嘴的棒棒糖給我搶去了。
“原來如此!是我太大意,沒有把所有的概率都考慮進去。”我豁然開朗。
“嗯,不僅僅是概率,數學上許多問題的思考都不能粗枝大葉,只有審慎嚴密,我們離成功的幾率才會更大。”媽媽說著,又從包里掏出兩支棒棒糖來。
“哈哈!”全家人都笑了。
思考作文 篇8
窗外吹來的風,冷得我直哆嗦,望向窗外天空依舊很藍,幾座小山峰也是如此安靜,而坐在房間寫作業的我卻不安分起來,盯著窗外的景象,我想要探討什么,卻也無動于衷,于是我陷入了思考,又是那么幾個問題,我卻可以思考許久——因為它還未曾被我破解。
思考,對于每個人來說,是和吃飯、喝水、上廁所一樣的,因為你每一天都需要思考。如果你覺得只有學習才需要思考,那就大錯特錯了。當你與一個人談話時就需要思考,思考著他剛才對你說的話,以及你應該如何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當你玩游戲,看電視,沒事做的時候,你也會開始思考起來,接下來你要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等之類的問題,所以說,作為一個人,你應當有思考,否則和一只洋娃娃又有什么區別呢?
但思考這一切總還是沒用的,你不僅需要去思考這一切你還需要去探究你所好奇的,光是思考是找不到答案的就像數學一樣,不僅要求解答還需要證明。所以讓我們去思考一切,探究一切吧!
思考作文 篇9
為了促進語文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舉行了“首屆青年教師成才課”展示活動。活動倡導青年教師自我挑戰,自愿報名,做一節語文公開課,學校組成評委團,對這些課進行評價和指導,希望青年教師在作課活動中,專業水平得到增強,業務能力得以提升。
“成才課”展示活動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教師做課”,自選課題,做課時間為三十分鐘;其次是“專題答辯”,從指定問題中抽出一個進行現場答辯;最后是“評課指導”,由學校的名師、學科帶頭人組成的評委團對現場做課及答辯進行點評。
這樣的活動對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無疑是有好處的。我曾在一篇工作札記中總結促進自己專業成長的“三大因素”:讀書學習、作專題研究和做公開課。做公開課是增進教師教學勇氣,錘煉教師教學智慧,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但縱觀今天第一場“成才課”活動,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一、關于活動名稱的建議:“成才課”不如稱作“成長課”。
我覺得“成才課”不如稱作“成長課”。雖是一字之差,卻反映出理念的不同。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的和意義不是為了“成才”,這未免太短視和急功近利,而是為了“成長”。專業化的成長是永無止境的,目標總在眼前,發展永在途中,正所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把目標定在“成長”上,方顯心平氣和、從容不迫。在不斷的歷練過程中,“成才”只是“成長”的一個副產品而已。
二、關于作課過程的建議:“個體作課”不如“捆綁式作課”。
這次“成才課”活動,學校要求青年教師自己備課,自己上課,教研組和有經驗的老師不做輔導,展示一個“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水平”。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公平”,因為為了激勵大家,在活動結束時要評選出一二等獎;也可能是為了了解青年教師真正的專業水準,以便實施有針對性的幫助。但我覺得,我們活動的最終目的都不應該是這些,根本目的應該是“為了促進專業成長”,讓青年教師在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得到最深的啟示。所以,我認為應該實行“捆綁式做課”:一名青年教師和一名(或兩名)導師組成合作小組,從選課到設計到上課,一路“捆綁”,對一節課進行深研細磨,打造一節精品課。這樣做的好處是:
1、過程即成長。“導師”必定是有經驗的老師,好多還是經過大賽錘煉的老師,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專業水平都要勝人一籌,在過程中的具體指導比作課后的評課指導要更有針對性,更有效,而且在作課指導的過程中成長的不僅僅是青年教師,還有“導師”的成長。
2、成功體驗促成長。在導師的指導下,青年教師會上出一節“超越自己”的課,除了收獲具體的能力和方法外,還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自己對教學的.熱愛。
3、“捆綁式作課”中的競爭不再是個體對個體的競爭,而是團隊對團隊的競爭,在這樣的競爭中,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共享品質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青年教師的成長就不再是單一的,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三、關于答辯的建議:“一問一答”不如“互問互答”。
活動的答辯環節是這樣的:事先出好答辯題目,做課老師現場抽出一個問題進行解答。答辯的形式看似很正規,實則收效不大。許多青年教師為答辯而答辯,并沒有真正觸及自己的教學實質,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我覺得答辯可以這樣進行:評委針對青年教師的課現場提問并給予指導,作課教師也可就自己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向評委質疑,把“答辯”和“評課”融為一體,在互問互答中,對一些教學問題的看法更清晰,對疑難的解答更有針對性。當然,答辯的實效性也就更強了。
四、關于活動評價方式(結果呈現形式)的建議:“獲獎證書”不如“成長建議”。
活動結束后,學校將依據作課教師的綜合表現和評委團的意見評選出一二等獎,頒發榮譽證書。這種評價措施無疑會使比賽的競爭更激烈,老師們更有壓力,更加投入。可這種分出等級的活動評價意義何在,作用有多大?值得考量。我認為,與其給青年教師頒發“榮譽證書”,不如給青年教師提供“成長建議”或“發展規劃”。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們會展示自己的優勢,也會暴露出自己的不足,結合每位教師自身的情況,評委團經過綜合考慮,向參與活動的每位青年教師提供一份“成長建議”,肯定其優點和長處,指出其缺點和不足,建議通過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謀求改進和發展。這樣的一份“成長建議”會使青年教師更清醒地認識自己,更清楚自身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措施和計劃,從而促使自己更好更快地發展。比起一張只會讓自己一時“興奮”或“失落”的榮譽證書,無疑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青年教師永遠是學校教師隊伍的生力軍,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永遠是值得關注的話題。如何為他們提供專業化成長的平臺和機會,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值得研究和探索。
【思考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思考作文02-17
思考作文【精選】02-15
思考作文(經典)10-17
思考的作文12-22
思考作文(精選)05-13
思考作文[經典]04-14
思考作文08-13
思考作文(精選)03-25
【精選】思考作文05-05
(精選)思考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