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精選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1
前幾天,我去了馬家浜文化博物館,在里面學習了很多關于浙江一帶古人的知識。
經過了解,我才知道在距今7000年前,馬家浜文明已十分發達,他們不僅能利用“泥條盤筑法”來燒制陶器,還會種植秈、粳兩種水稻。那時候的環太湖流域氣候溫潤,動植物豐富,這為馬家浜人提供了從事生產生活的有利條件和大量可獲取的自然資源。與舊石器時代不同,當時的人們除了會穿用獸皮縫制的衣服,還會使用骨針來紡織一種常見的植物“葛”,用“葛”纖維來織布做衣服,可見,當時的文明已經非常發達……隨著導游的講解,我凝視著這些散發著濃厚歷史文明氣息的嘉興先民生活圖片、勞動用品陷入沉思,我驚訝于馬家浜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讓我仿佛走進了時空隧道,回到了7000年前稻花飄香、人們其樂融融的場景。
展廳中暗紅色的墻面好像是用一根根茅草堆積起來的,一看就很古老,走近一面印有魚骨頭圖案的墻,魚骨上的一根根分叉詳細介紹了馬家浜文化的發掘過程。緊接著,我們又走進了另一個展廳,里面有很多經過復原的陶器和玉器,有陶豆、陶盆、陶杯、玉環、玉玦……根據珍貴程度的不同而被分門別類地歸置。有的被單獨保護在一個玻璃罩里,有的連土帶泥堆在圍欄里面,還有的像是小可憐一樣隨意散落在角落。每個被復原的陶器、玉器上都有交錯的裂紋,色彩也不均勻,盡管如此,仍掩蓋不住其數千年前的精美烙印,看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隨后我們又來到下一個展廳,原始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左邊是惟妙惟肖的生活場景,在一片池塘里,兩個灰色頭發、穿著獸皮的馬家浜人正在獨木舟上捕魚,一個把漁網散開,一個高舉著漁叉,全神貫注地盯著水面,似乎已經發現了目標,只待一擊而中。遠處有幾間茅草房子,旁邊有幾位先民圍著一個大石板在奮力打造石器,周圍是一片茂密的水稻叢;右邊又是另一番景象:一頭巨大的亞洲象翹起長鼻子踏上石板,幾只梅花鹿、狐貍圍在一邊,我的耳邊仿佛傳來了大象高亢歡快的叫聲,梅花鹿“呦呦”的輕鳴,小狐貍狡黠的笑聲……兩處場景交相輝映,人類和動物和諧共處,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猶如身臨其境。
最后在我們看了一個介紹小短片后,即將結束這次馬家浜之旅了。這次博物館研學不僅好玩好看,且更具學習價值,馬家浜文化遺址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歷史文明。
愿有越來越多的人能來感受馬家浜先民的文明與智慧,聆聽歷史的故事,感受歷史的古韻。讓我們一起來守護和傳承嘉興的歷史文化!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2
清風伴著陽光,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我們一家一路驅車向前,馬家浜博物館的容貌逐漸呈現在我們眼前。
來到門口,便聞到博物館濃厚的歷史氣息,吸引著我去發現,去探索。
一進馬家浜博物館門口,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雄偉壯觀,令人移不開眼。經過參觀和聽人介紹,我了解到馬家浜遺址在1959年第一次被發掘,發現了一處擁有30處墓葬,一座房屋遺跡及眾多遺物的新遺址。迄今已經發現的馬家浜遺址中,時間最早的是嘉興桐鄉羅家角遺址,1979年,羅家角遺址挖掘,經過對第四文化層出土的c14鑒定,年代距今7040年。
我一邊看一邊情不自禁地拍照記錄,突然,古人的生活場景浮現眼前,原來他們將以前的生活環境和住所真真實實地向我們展現了出來,馬家浜打獵的情境,周圍繁茂的樹木,綠油油的野草,都還原得栩栩如生,就算連動物的皮毛也沒放過,讓人們起疑心是不是真的動物。不禁感嘆,我們嘉興多么厲害,我們的馬家浜多么偉大啊!原來在七千多年前,這里的先人已經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才鑄就了聞名遐邇的馬家浜文化。我的手也出現了一股好奇心,想去試探,但旁邊提示語告訴我只能文明參觀,不能去破壞他們。
不一會兒,令人激動又讓人崇拜的馬家浜就參觀完了,返程路上,那濃厚的歷史氣息也還是不禁讓人想去回味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3
在一個萬里無云的星期天,我懷著愉快的心情,邁著快樂的步伐,因為我們又迎來了嘉翰的戶外活動。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乘車的地方走去,登上大巴車,一路歡歌笑語,耗時二十幾分鐘,我們來到了目的地——馬家浜。
下了車我們休息了一下,老師發下手提袋,我心想:老師不會讓我們撿垃圾吧!正當我滿腹疑問的時候,現場響起響亮的聲音,說:“我們來一次彩繪大賽。”接著老師發下水彩筆,同學接過水彩筆,紛紛畫了起來,有的迫不及待地畫了起來,有的埋頭苦想,還有的東張西望,我猶猶豫豫的拿起水彩筆開始畫了起來,心想:我平時畫畫那么差,怎么能拿獎呢?我只需參與就行了,經過評比,結果卻和我想的不一樣,我拿了三等獎,雖然我得獎了,但我覺得我畫的還不夠好,還要繼續努力。
美味的`野米飯過后,迎來了我期盼已久的撕名牌,當老師剛說出口時,現場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的手像雨后的春筍一樣冒出來,都在為自己爭取對戰機會。首先是一、二年級出戰,他們蹦蹦跳跳地走上“戰場”,只見身手敏捷的一年級不一會兒就把二年級淘汰掉了。
終于到我們了,老師精挑細選了幾個人高馬大的上去迎戰,我看著隊長虎視眈眈地盯著對方,心想:我們的保護好隊長。隨著老師下令,我們邊跑邊搜索著他們的隊長,突然,我眼前一亮馬上沖到那里準備伸手撕他,可我的耳邊卻傳來“撕拉”一聲,我被別人撕了。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隊的隊長,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經過比拼我們隊贏了,從中我明白了只要團結努力,就一定會克服所有困難。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馬家浜。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4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我們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假期里我帶上奇思妙想,和家人去了馬家浜博物館,了解了馬家浜悠久的文化。
大門十分氣派,整個博物館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凹凸不平的立體圖形。由顏色深淺不一的木頭拼成,門口刻著“馬家浜文化博物館”幾個大字,抬頭望去,上端有一部分是空的,陽光能照進來,底下還鋪著許多石子。我心想:哇~大門口就那么壯觀,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設計,那里面肯定更加漂亮吧。
參觀分室內和室外,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進了室內,里面很寬敞。門口有一個服務臺,旁邊有看書的地方,還有一個大屏幕寫著“馬家浜文化博物館歡迎您”。
再往里有許多房間,像一個個隧道一樣,門前有牌子,寫著里面所展出的東西。從介紹牌上,我還認識了陜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她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我們走進了“遠古回聲”的展廳里,里面擺放著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生活用品。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兩件展品分別是紅陶雙耳尖底瓶和蚌飾。紅陶雙耳尖底瓶類似一個水滴狀,底部尖尖的,像一個錐子。口子很小,但身體很胖。看了它的造型,它的用途讓我十分好奇,底部那么尖,它到底是用來干什么呢?是做飯的,還是盛東西的呢?我看了它的介紹,知道原來它是汲水用的。只要將繩子掛在他的兩只“耳朵”上,將瓶子放進水中就可以汲水了。而飾蚌就是用河蚌的殼做的飾品,我心想:啊,原來蚌殼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還是很名貴的。
除了這兩個,還有其它很多神奇的展品。
墻上還以對話的方式向參觀者介紹了半坡文化。如:半坡先民都有哪些生產工具?當時人們的生產工具有:石,陶,骨,角,竹,木,藤,皮,筋等……
我們又去了下一個房間,門口就是介紹,我們看到了更多關于馬家浜文化的知識。里面有許多動物的模型,還有一些當時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農耕的場景雕像,栩栩如生,我和弟弟看了連連稱妙。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原始動物的骨頭,以及馬家浜文化地區的地圖和其他幾個文化的分布地。
參觀完里面,我們又到了室外,室外有一條石子鋪的小道。通往一個半圓體的建筑,周圍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綠油油的,一眼望去,舒服極了。我和爸爸三步并作兩步走向那個半圓體的建筑,朝里面望去。只見里邊像個大帳篷,有許多土,可惜還未開放,不能進去,我們只好原路返回。
這次博物館游記可真有趣,讓我了解了更多知識。“馬家浜遺址”和“半坡遺址”雖然是普通的名稱,但她們頭頂卻有著諸多榮譽的光環,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歷史文明。愿越來越多的同學來目睹她們的風采,聆聽她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保護文化,一起傳承文化。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5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的新時期時代文化,因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距今5800年~7000年,是太湖流域迄今最早的史前文化,堪稱江南之源。它與后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自成發展系列,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嘉興市境內的馬家浜文化遺址有嘉興馬家浜、吳家浜、鐘家港;桐鄉的羅家角、譚家灣、新橋、吳家墻門;海寧的國家石橋、墳橋港;海鹽的彭城;平湖的大墳塘;嘉善的小橫港、大往遺址等。
這個星期二,老師帶著我們我們去看馬家浜文化。還沒進去的時候,我知道肯定要寫作文,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觀察。我們隨著導游來到了第2層,那盡是跟馬家浜有聯系的文物哦!讓我跟你介紹介紹吧
馬家浜博物館里有做工粗糙卻實用的石鑿,石錛,也有美麗小巧的玉璜,有破舊的骨匕,也有嶄新的骨矛。博物館中不但有老菱化石,還有亞洲象吃化石。有小巧玲瓏的陶豆,也有又大又圓的陶豆。不止這些,還有中天不可缺少的串口石斧,礪石。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馬家浜文化的特點:
1、是盛行俯身葬,隨葬品少和簡單;
2、是陶器主要以紅陶,外紅里黑或表紅胎黑的泥質陶為特色,器型以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型器的罐,圓錐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3、是使用玉璜等裝飾品;
4、是經濟以農業為主,漁獵和家畜飼養為輔;
5、是手工業生產包括石器、木器、骨器、漆器、絲織等;
6、是已平地建筑木架結構房屋。
迄今已發現的馬家浜遺址中,時代最早的為嘉興(桐鄉)羅家角遺址。1979年,羅家角遺址挖掘,經對第四文化層出土的C14鑒定,年代距今7040年。
瞧!我們的嘉興多么厲害,我們的馬家浜多么偉大啊!這些文化全部都充分證明了我們的祖先已經早就有了生存之道。他們當時用的、吃的、穿的,現在成為了我們祖國乃至世界的無價之寶。讓我們好好的去保護我們的無價之寶吧,千萬別讓它們受到傷害,因為我們可以從這些無價之寶探索到以前的人們的秘密,難道我說的不對嗎?我給大家出一個題目吧,陶豆是用來做什么的?答案是盛東西的。你們猜對了嗎?
【馬家浜研學之旅六年級敘事作文】相關文章:
馬家浜的作文06-15
研學之旅作文04-12
快樂的“研學之旅”作文08-19
研學之旅高中作文09-12
初中研學之旅作文03-15
研學之旅感悟作文12-25
湖南研學之旅作文07-16
快樂的研學之旅作文07-14
馬家族的月球之旅作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