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歷史典故作文三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典故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典故作文 篇1
獻媚者現丑
十六國時期南燕刺史鞠仲,為了討好皇帝慕容德,奉承道:“陛下乃中興之圣主,跟少康、光武帝差不多。”慕容德就讓左右的.人賞賜鞠仲帛千匹,鞠仲感到賞賜太重,正在謙讓,沒想到慕容德卻說:“你知道跟我開玩笑,難道我就不知道跟你開玩笑?你對我說的不是實話,我賞你的也是虛數。”鞠仲拍馬屁沒邊沒沿,被皇帝狠狠戲弄了一番。
歷史典故作文 篇2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
歷史典故作文 篇3
中國有許多歷史典故,據我了解的有:望梅止渴、完璧歸趙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鑿壁偷光。
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匡衡,他年幼時十分愛學習和讀書。但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那時候的書很貴,有書的人都很珍惜那書,沒有孩子愿意借給匡衡。鄰居家是有錢人,也瞧不起匡衡,不愿給他一根蠟燭。匡衡為了有書看,就去給其他有錢人干農活,不求工錢,只求有書看,于是,每天休息時間,他都會得到一本書。可白天看書的時間太少了,在晚上看書是最佳時機。但又沒有光亮,這使匡衡很苦惱。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偶然看見,跟鄰居家隔開的墻壁上有一眼非常小的窟窿,從鄰居家那兒透來一道明亮的'光。匡衡突然想出了一條妙計。他拿出書本,放到那一眼窟窿下,一個個字體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如果窟窿再大一點的話,那不就看得更清楚了嗎?
于是,他拿出一把錘子,想把窟窿鑿大一點。誰知喧鬧的捶打聲和小石子兒的滾落聲驚動了鄰居。鄰居以為匡衡是來偷東西的。就氣憤地對他和他的父母說:“你們是怎么教孩子的,竟然讓他偷東西!還有,你這孩子真是沒有教養!”但當匡衡對鄰居說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時,鄰居為匡衡勤學好讀的精神所感動,并讓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明亮寬敞的環境下看書,學習。匡衡長大后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勤奮使人進取,好學是通往知識的海洋。
【歷史典故作文】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歷史典故05-20
經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的典故05-22
「歷史典故」08-11
精選歷史典故01-30
經典歷史典故09-23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