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齊王舍牛的歷史典故

時間:2023-07-18 12:11:03 賽賽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齊王舍牛的歷史典故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典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齊王舍牛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齊王舍牛的歷史典故

  齊王舍牛

  孟子曾經游歷齊、宋、滕、魏等國,一度曾經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有一次,齊宣王要孟子跟自己談談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歷史。孟子一向主張“民貴君輕”,主張“王道”,反對“霸道”,便推說自己不太清楚。如果要談,他可以談談王道的事。齊宣王聽了,便問:

  “那么你說說看,一個國君要具備怎樣的品德,才能稱王天下呢?”

  孟子說:“我認為,一個國君,只要他能安撫人民,保護人民,那么他就可以稱王天下。”

  “那么,像我是不是可以做到這一點呢?”齊宣王問。

  “可以。”孟子點點頭說。

  齊宣王聽了,又問道:“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我是從大王的近臣和我說起過的一件事上推測的,我感到大王很有仁愛之心。”孟子說。

  “什么事?”齊宣王又問。

  孟子講了以前的一件事:

  有一天,齊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一個差役牽著一頭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喂!你把牛牽到哪兒去?”

  差役回答道:“牽去殺了,用它的血涂在祭祀用的鐘上,用它的肉作為祭禮。”

  大王看到那頭牛似乎在發抖,很憐憫它,說:

  “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恐懼顫抖的可憐樣子,就好像一個沒有罪過的人,被無辜地押上刑場一樣。”

  差役聽了,問:“好吧!我放了它!那么是不是不要再用牲畜的血涂在祭祀的鐘上了呢?祭禮要不要舉行了呢?”

  大王說:“祭禮怎么能廢除呢?用只羊來換下這頭牛吧!”

  孟子說完了這件事,最后說:“大王,你連殺一頭牛都不忍心,那么對老百姓一定是很仁愛的了。有了這種仁心,你一定可以稱王天下的!”

  齊王雖然認為孟子講得很有道理,但他并沒有采納孟子實行“王道”的政治主張。過了不久,孟子也便離開了齊國,到別國去游說了。

  后來,“齊王舍牛”這一典故,用來表示帝王對臣民的惻隱之情。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齊王舍牛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 wáng shě niú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宣王看到有人牽一頭牛從堂前走過,便問要把牛牽到哪里去。牽牛人回答說:“將要殺掉它用來祭鐘。”齊宣王說:“我不忍心看到牛被殺時發抖的樣子,還是用一只羊來代替牛吧。”

  【典故】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

  《孟子·梁惠王上》

  【釋義】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結構】主謂式

  【押韻詞】自出機軸、大漸彌留、炳燭夜游、救寒莫如重裘、稻粱謀、緩帶輕裘、應答如流、危急關頭、上兵伐謀、冰炭不投......

  【成語舉例】聯祇膺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眛。殷帝去網,庶踵前修;齊王舍牛,實符本志。

  唐·高祖《禁行刑屠殺詔》

  成語解析

  【成語】:齊王舍牛

  【拼音】:qí wáng shě niú

  【簡拼】:qwsn

  【解釋】: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

  【示例】:聯祇膺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眛。殷帝去網,庶踵前修;~,實符本志。 唐·高祖《禁行刑屠殺詔》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順接】:牛不出頭、牛之一毛、牛農對泣、牛刀割雞、牛刀小試、牛口之下、牛聽彈琴、牛頭夜叉

  【順接】:版筑飯牛、鞭打快牛、丙吉問牛、充棟汗牛、喘月吳牛、歸馬放牛、呼馬呼牛、襟裾馬牛

  【逆接】:參差不齊、舛錯不齊、錯落不齊、大時不齊、地丑德齊、斗重山齊、福與天齊、積甲山齊

  【逆接】:齊世庸人、齊東野語、齊云戰艦、齊云落星、齊人攫金、齊傅楚咻、齊名并價、齊后破環

【齊王舍牛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經典歷史典故09-23

「歷史典故」08-11

精選歷史典故01-30

歷史的典故05-22

經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典故05-20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