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時間:2023-08-30 10:35:57 藹媚 節日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導讀:農歷七月十五是個充滿各種禁忌的節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你了解中元節習俗有哪些嗎?全國各地中元節習俗有什么不同呢?你敢不敢跟著萬年歷的小編一起來揭開這個神秘節日的面紗呢?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河北省中元節習俗有哪些

  1、蒸面羊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2、燒紙祭麻姑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3、度孤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于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后,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福納吉、祭祖拜神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為民俗節日。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等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于日常生活中復合儒、佛、道三教,將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稱為鬼節,稱農歷7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種追薦祖先的超度儀式,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盆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且佛教也是在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中元節的禁忌

  忌半夜晾衣服

  濕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生理期的禁忌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忌半夜慶生

  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忌亂拍他人肩頭

  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拜門口

  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準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孤野鬼,將會自陰間一擁而出,四出搶食供品。

  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別入求它們屋侵擾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通常只需做到下列的幾件事即可。

  1.供拜五味碗、糕、粿。

  2.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并祝禱好兄弟們享用後繼續上路。

  3.焚燒若干銀紙及經衣。

  放水燈

  早年的放水燈活動,多半都是將水燈放入河中,所以又叫作“河燈”。因為當時的河燈多半是用木片或紙片做成蓮花型的底座,將蠟燭放置在蓮座中順流而下,所以也叫作“荷花燈”。

  “放水燈”的原始用意,是體恤淹死在水域里的亡魂,怕它們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別在普渡前一天晚上,盛大舉行“放水燈”的儀式,希望能藉由“水燈”的帶領,讓亡魂們得以循著水燈返回陽間享用普渡祭品。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由來與習俗01-27

中元節的由來和習俗01-28

中元節(鬼節)的由來及習俗02-10

中元節是什么節日:中元節由來、習俗、吃什么01-27

中元節的由來和習俗_小學生作文10-12

中元節的由來01-27

芒種的由來與習俗01-22

小年的習俗與由來10-10

中元節的習俗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