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風作文錦集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作文 篇1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的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格傳承,雖然我們明白“家風”的意思,但你知道我們的家風是什么嗎?
家風分為幾和種:1、文明禮儀2、尊師敬友3、互幫互助……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如同一棵小樹,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表現,它才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如:向叔叔阿姨問好,進辦公室喊報告,在公交車上主動給爺爺奶奶讓座等,都能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
聽爸爸講,他那小時候天天吃不飽,他的同學帶他們去偷別人的地瓜,個個都答應,到了地里,就開始了“戰斗”,每個人都摘了幾個地瓜,摘完了就趕緊逃,生怕被別人發現。直到安全了,才把地瓜拿出來,在衣服上使勁蹭蹭,扒開皮,便開始“掃蕩”了,不一會兒,幾個地瓜下去,爸爸又藏了一個以后吃,不過很快就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繃著臉問爸爸:“哪來的?”爸爸支支吾吾地說:“別人給的。”媽媽當然不相信,臉色嚴肅起來,爸爸只好坦白了事情的真相。爸爸的媽媽知道了立刻把爸爸教育了一頓,拎著他去給種地瓜的李大爺道歉。家風有時就像一弘清泉,能夠滋潤我們的心靈。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樸實,嚴謹,上進,樂觀。我們需要行動,把良好的家風傳遞給每一個人!
家風作文 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則是雨露。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良好習慣,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更是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今天,我也來曬曬我們家的家風。
我家的運動之風。
媽媽常說: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要身體健康就必須堅持鍛煉。做為家庭習慣帶頭人的媽媽,除了給我們養成按照作息的良好習慣,還給我們全家引領運動之風。
媽媽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晨跑。無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從不懈怠。而每當住校的哥哥周末回來,爸爸媽媽都會帶哥哥去體育館打球。爸爸也常說,運動是最好的放松方式。無論羽毛球還是乒乓球,我們一家都打得不錯呢!
而我,在媽媽的督促陪伴下,這一個暑假,每天早上都會去明鏡小學的操場上運動。跑步、跳繩、打羽毛球……,這一輪下來,大汗淋漓,這叫一個痛快!每天的鍛煉,不僅增強了體質,還讓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
我家的閱讀之風。
我們家的電腦是爸媽開網店專用的,我們家的電視基本上是擺設,更不被允許玩手機。所以,當許多家庭大大小小都玩電腦捧手機或追劇時,我們家卻都沉浸在書香中。
瞧!哥哥正專注地做《海底兩萬里》的批注,媽媽在津津有味地捧著《讀者》,而我卻如饑似渴地一頭鉆進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紅飄帶獅王》里。
我們家更有共讀的好習慣。每次哥哥看完老師指定的必讀書目,媽媽必定也要拿來讀一番,而后再選擇合適的書推薦給我看。我們家的共讀,不僅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增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因為熱愛閱讀,我已經連續幾期被評為校級“書香少年”,我們家也被評為“書香家庭”呢!
良好的家風,是一所學校,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更是一盞明燈!在這盞指路明燈的照耀下,讓我一路健康成長!
家風作文 篇3
中國是文化大國,有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里都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布置了一個關于家風的征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這個問題。我心里想:我家有家規嗎?什么家規?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媽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征文事情告訴了媽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說,我認真聽,當媽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媽媽:“怎么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媽媽說:“師長就是老師,長輩。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說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說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了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為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為自私,而忘了別人,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了。”
媽媽不停的寫,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媽媽一直強調最重要是以孝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學習,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了很多水,媽媽對我制定了一條家規,勤儉節約是中華文化名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要節約用水,并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節約用水“。一個家庭里有好的家規是關鍵,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家規像媽媽一樣,一直管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里,約束自己。
家風作文 篇4
家風是什么?是一個家庭的習慣,還是一個家庭的精神?
美德又是什么?是對人一次微不足道的幫助,還是對人一次彬彬有禮的問候?
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我家,走進我家的美德。
鏡頭一:
放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因為正值放假,車上人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上了車。我一眼就發現了最后排還空著幾個座位,我趕緊拉著爸爸媽媽坐下來。過了一會兒,乘客們都上了車,車開動起來,我望著窗外“嗖嗖”飛過的景物,心情十分愉快。突然,車停了,怎么回事?原來是到了一個站口,上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的老奶奶。“哪位好心人給給這位老奶奶讓個座?”售票員動聽的聲音傳到我耳邊,我本來想讓座,可是也是實在累了,離奶奶家還有好幾站呢!正當我猶豫時,爸爸毅然站了起來,攙著老奶奶坐在座位上。
鏡頭二:
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放學回家路上有一個買冰棒的小攤,我和妹妹看到就怎么也走不動了,央求媽媽給我們買。“好,好。你們這兩個小饞貓。”媽媽說著領著我們到了小攤,我們挑了兩個,媽媽問道:“多少錢?”“五元。”媽媽拿了十元錢遞給了阿姨。這時,旁邊一個小男孩要買,阿姨找了媽媽七元,又忙著給小男孩找冰棒了。媽媽也沒細看,就把錢裝進了錢包。回到家,媽媽再拿出找的錢一看,“咦?怎么是七元?應該是五元啊!一定是匆匆忙忙多找了兩元,得給人家送去!”媽媽說完就出去了。再回來時,媽媽已經大汗淋漓了。我問媽媽:“不就是兩元錢嗎?值得送去嗎?”媽媽的臉色嚴肅起來:“人家做這么個小買賣,也不容易呀!咱可不能做那種占便宜的人!”
通過這幾件事,我終于明白了:家風是尊老愛幼的精神,家風更是百善孝為先的的傳統:美德是火,點燃美好之燈,美德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家風作文 篇5
俗話說:"好家風,世代傳。"一個家庭的家風是判斷家庭優秀的準則。對我而言,我們家的家風——做事認真,腳踏實地,已經深深影響著我和我的堂哥。在優良家風傳承的過程中,我的奶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堂哥現讀九年級,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他之所以能夠靜心學習,成績優異,一方面事從小受優良家風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從小奶奶就教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他在家里就如太陽,熠熠生輝,而過去的我就如星星,黯然失色。
為什么呢?過去的我很貪玩,不認真完成作業,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奶奶也是絞盡腦汁,拿我沒有辦法。直到有一天,我寫完作業,正準備出去找朋友玩,奶奶吆喝道:“何宇瑞!又出去玩。”聽著奶奶對我的吼罵,我不耐煩地說:“早就寫完了!”奶奶看我毫無悔意,又說道:“考那么差,你就不知道多看看書,看看你的堂哥!”看著奶奶生氣的樣子,我只好默默地回到屋里。可是調皮的我拿出了跟所有學科無關的書籍,正當我看的津津有味時,奶奶突然從我身后冒出來,大聲吼道:“你怎么這么沒有出息!”我心里委屈極了,在這時,空氣凝固,過了一會兒,奶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業精于勤荒于嬉,我們要像我們的家訓說的一樣,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要想成功,就必須要付出比別人還要多的汗水和努力,沒有誰是天才,奶奶相信你以后一定有所作為,希望你從現在做起,成為讓我們驕傲的人!”
奶奶意味深長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是的,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應抱著認真踏實的態度去對待,不僅學習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一天一點改變,一天一點進步,慢慢地我也成為我們家的另一個太陽!
謝謝奶奶,謝謝我的大家庭,因為是它不斷鞭策著我們每一個人。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做事,腳踏實地一定能走的更遠!
家風作文 篇6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類自我生產和繁衍的母體,也是社會組織結構的基本“細胞”,還是人類生命個體與社會組織生活之間的關鍵“鏈接”,因而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有鑒于此,我國古代圍繞家和家族產生了家譜、家訓、家教、家學、家風、甚至“家政”(朱熹語)諸義,西方則有政治家族、軍人家族、家族企業諸種。可是,由于長期困擾于兩種似是而非的俗見,使得近代以來的中國家庭認識一直模糊不清甚至大謬不然。一種見解是,因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國同構”特征而使家和家族成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包袱,仿佛不超脫其外則無以致中國之現代化。另一種與之關聯的俗見是,家庭家族因其自然血親的生命親緣關系和特殊的群集屬性而必與現代社會的公共化趨勢相悖,非但無益于現代社會的制度秩序建構,而且有礙于現代社會的公共組織和發展。據此,有人甚至把“家庭本位”與“社會本位”視之為古中與今西之文明文化的根本區別之一。可惜這兩種觀點都失之偏頗:前者既未真正理解中國傳統社會,也誤解了家庭和國家之間的復雜關系;后者不僅誤解了家和傳統社會,也未能全面了解現代社會公共化的豐富內涵。
作為人類自我生產繁衍的核心單元,家、家族確乎難免其自然血親的屬性,但人類的自我生產繁衍決非純粹自然的生命事件,它關乎人性、人道、人倫;而作為“社會細胞”,家庭也決非僅僅是社會組織的開端,更是社會文明教養、德行培育和文化傳承的第一驛站。故此,家教、家風、家學才具有優先、初始、前提預制的特殊文明暨文化意義。顧名思義,所謂家教即家庭教育或教養。所謂家風即作為倫理親緣共同體的家庭(家族)在長期的家庭生活傳承中,逐漸形成和積淀起來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文化風范和道德倫理品格。
無論中西古今,家教都是人類教育和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內在價值體認和內在認同連貫性的教育和教化。與普通的知識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禮俗和道德倫理的教養,是一種真正純粹的德行生命養育。《說文解字》云:“育,養子使之善也。”家教是家風形成的基礎,家風是家教效應即家庭或家族道德倫理風范和文明教養水準的外在顯現,家訓則是維護家風的基本規范體系。各家自有各家的規矩訓誡,各家的家教方式、程度和效果亦有不同,故而各家的家風也會相互見異。但家教家風的內涵卻互有重疊。一般說,勤儉治家、誠實為人、寬厚處事、崇學尊禮、溫良恭讓、善良寬容等等,當是諸家治持教養、光耀門庭的基本美德倫理。家學在傳統社會雖未普及,但對于一些殷實富裕且崇文重學的家庭和家族來說,家學不僅可以形成傳統,并且對家教之醇和家風之正大有助益。
家教家風與整個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有著密切關聯。毋庸贅述傳統社會家教之于民智開啟(比如,蒙學)和民風淳化的歷史經驗,僅就現代社會而言,家教不單依舊是整個社會教育體系的第一環節,更是現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所以,人們常把家教看作是養成人格美德的搖籃,將家風視為民風國風的風向標。一個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社會公民的現代人是難以想象的,一如現代教育低下卻能進入現代化先進行列的國家不可想象一樣。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還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或國家遭遇道德文化挑戰,民智待開、民風待舉之時,家教和家風的地位和作用便更為凸顯,更值得社會關注、激勵、期待。易言之,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之家教家風的改進強化,必定大大改善和強健整個社會肌體的活力。即使在社會轉型、國家巨變、民族遭遇危機的宏大進程和關鍵時刻,家教家風亦能發揮其鋪石以開大道、培林以挽狂瀾的巨大作用。滿門忠烈的楊家將之于風雨飄搖的宋朝江山當是顯證。
20世紀以降,中國家學式微,家族家譜漸消,家教則逐漸被社會政治道德教化所替代,因而家風也慢慢淡出現代社會文化評價視野。這固然是現代性文化擠壓的后果,需要認真反思。事實上,現代社會的公共化程度越高,家教家風愈顯珍貴。現代社會的公共化秩序不單單是宏觀制度系統的強化和成熟,更根本的還需要公民美德的內在支撐。當代美國倫理學家麥金泰爾看得深刻:對于一個缺少正義美德的人來說,普遍的正義規范約束效果等于零。社會公共性確實具有其宏觀結構的外在普遍性特征,但人格典范、道德先進和品格卓越同樣是公共文化價值的精神根基,更是引領公共社會的內在價值力量。就此而言,家庭教養依然不可或缺,一如歷史之于現代社會的理解不可缺少一樣。
家風作文 篇7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著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風氣,風氣的范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后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為好幾種,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務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里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于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后,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小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范,講規矩,要正義。
【【精華】家風作文錦集7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風作文錦集6篇03-17
家風作文錦集九篇03-21
家風作文錦集7篇03-19
家風作文錦集6篇03-08
家風作文錦集10篇02-25
家風作文錦集五篇02-18
家風作文錦集六篇02-16
家風作文錦集9篇02-13
家風作文錦集5篇02-06
家風作文錦集八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