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作文4篇(經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經典作文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早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這首詩,我有很多感觸,或許,大家認為母親為兒女操勞是應該的,確實,世界上最無私最溫暖的莫過于母愛!但是,大家發現了嗎?母親為我們操勞時,皺紋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臉頰,那烏絲般的黑發以快被那白發慢慢取代,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限的,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永遠無法報答的。
母親,一個神圣的名字;母親,一個光榮的稱呼;當母親為你精心準備飯菜,為一家人默默奉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對母親充滿深深的感激之情,當你生病了,是不是母親第一個把你送到醫院,可母親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個勁兒的說:“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好了。難道真的'沒事嗎?不!母親只是不想讓你擔心罷了,她害怕你擔心她自己,會影響學習。當母親責備你時,你會心中不滿嗎?會認為她管得太多嗎?不!她是在愛你!沒有一個母親愿意責備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責備你,但她的心會比你更難受,多關心關心自己的母親吧!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哪怕是幫她洗洗碗也好!
親愛的母親,用任何詞語也形容不了你對她的愛!
國學經典作文2
我最喜歡的國學經典是由我國著名文學家孔子著作的《論語》,因為它給我們許多知識,全國的各試點單位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套讀本就是試點工作的成果之一。它追求的`是“經典、精神、現代、成都”的結合,重點立足成都,面向孩子,使之成為今天重建成都人文精神、塑造現代成都一代新人的現代力量。
《論語》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說:對待別人就像要對待自己一樣愉悅,不要動不動就對別人或家人發火,有朋友來做客要歡快,不要說:“你憑什么來我家里。”還要弟弟敬愛哥哥。從“格”來說吧!《論語》中: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就是:“做人一定要道德,有禮貌,還要符合規范……”
讀了這本書是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生活和學習各方面都養成良好的習慣,再加上適當的方法;那離成功也不遠了;大凡成功的人,成功的背后總是沁透了辛勤的汗水。好習慣是成功的開始;要學會:“樂學、會學、善學、積極上進。”和朋友間要學會“團結友善、互助奮進、誠信好友。”才能和身邊的人融洽地生活。
國學經典作文3
讀經典能凈化人的心靈,讀經典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目的是凈化我們的心靈,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學了這么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一條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意思是說: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你表現的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大,視別人不顧的樣子的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有人會喜歡你。
朋友就是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持。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嘲笑別人,這樣的人誰會喜歡你?誰會說明你?而反過來,對別人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誦讀了經典,我從中學會了許多: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會受到別人的侮辱,只要你寬厚就能得到群眾,只要你誠心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夠使喚別人。”所以,我以后還要讀更多的經典,讓自己的腦子更加充實,更加聰慧,更加有用……
既然誦讀經典有這么多好處,我們何不如多讀點經典,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國學經典作文4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
記得有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我們學校的《小苗報》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爸爸媽媽,讓他們分享我的快樂。爸爸媽媽聽后不住地夸獎我,同時,爸爸告誡我:“今后要更加努力,千萬不能驕傲!”爸爸的話我根本沒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在同學們面前,我除了炫耀自己的`本事,和同學們已無話可說,最后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了。這時的我還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認為同學是在妒忌我。自以為是的我飄飄然地過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老師進行測驗,我原本以為這次測驗我的成績肯定是優秀,可是我錯了,我考得一塌糊涂,受到了老師的批評。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可我并不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們學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的活動,經典里面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更是讓我震撼。馮異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為人謙遜,從不居功自傲。每當將軍們爭功論賞時,他總是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斗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此,他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這個故事讓我學會了戒驕戒躁,也讓我真正明白了“滿招損,謙受益”的含義。
《國學經典》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同學們都來讀讀這本書吧!
【國學作文】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的作文11-09
國學的作文(經典)02-28
國學的作文02-24
國學經典的作文01-17
銘記國學作文08-21
學國學作文10-18
關于國學的作文11-03
關于國學作文11-02
優秀國學作文11-04
國學經典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