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作文素材
導語:寫作文沒有素材怎么行,一篇好的作文素材能讓讀者賞心悅目,讓作者文思泉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作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篇一:收回你的內心優勢】
認識一位文藝界的腕兒。
他在場的時候,大家都不敢說話,好像生怕自己的觀點不成熟,貽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發言,覺得先提話題定了調,別人就會不得不跟著走。所以,有他在的場合,基本冷場。
說他有“優勢”,是因為在某個群體中,他總是有意無意成了一種隱形的壓力。別人通常會迫于某種形勢,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是的,我們都難免迷信權威,尤其對于那些有威信、地位、權力、資歷的人,我們總是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視。
殊不知,正是“放低”的這種心態,讓對方顯得無比“優越”。或者,正是對方無意中的“優越”
“強勢”,所以,你把自己“放低”。
其實我知道,那位腕兒自己也有苦惱,他很想與年輕人打成一片,不顧及什么權力地位。
因為被別人籠罩過,所以,知道隱藏自己的光環。
或許,每個人都可以回到事件最原始的狀態中來。把身邊的你我他,都看做脫了社會外衣,沒有身份和光壞的人。
內心優勢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東西。當你給出去時,別人就會擁有得多一點;當你收回來時,自己也會變得更加從容。
素材運用:是的,我們都難免迷信權威,尤其對于那些有威信、地位、權力、資歷的人,我們總是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視。
【篇二:饅頭老太】
“攤主回家吃飯。買饃請把錢放到箱子里。謝謝合作。買饅頭的請留錢。”鄭州市緯五路62號院熱鬧起來了,不時有陌生人來巷口打聽一位賣饅頭的老大娘。人們爭相傳議,年過七旬的張景珍賣饅頭從來不用守攤,回家吃飯休息只需把攤子一撂,顧客拿了饅頭自然留錢。“比自動售賣機還強。”5年來,買賣全憑市民自覺。
對于人們的誠信,“饅頭老太”沒有絲毫擔憂,她說:“啥時候餓了就把攤子撂這兒回家,可放心了。”她對那些想買饅頭的人和那些不買饅頭而路過小攤的人有一種充分的信任一雖然攤主不在,但買者也能夠自覺地將買饅頭的錢放到收款箱里。小小的“無人饅頭攤”,彰顯了誠信的巨大力量和難能可貴。與此類似的還有“無人報攤”,攤主黃友翠說:“你信別人,別人也信你,不在于有人沒人,全在信義。”
放下零錢,拿走一袋饅頭或一份報紙,留下的是一份誠信。這種在“無人值守”中自覺投幣的誠信堅守,昂揚著一種向善的力量,照亮著世人的胸懷,讓人從心底升騰起一股暖意,如沐春風。
妙寫人物:隨著公眾對社會誠信現狀評價的走低,由誠信缺失引發的信任危機也越來越嚴重。但是,鄭州“饅頭老太”的饅頭攤卻讓我們看到了誠信最真實的模樣。在信任遭遇危機的當下,“饅頭老太”告訴我們:仁愛與善意、信任與道德都是相互的。
素材運用:在“人人不敢扶老”的誠信缺失的社會大環境下,“饅頭老太”的堅守信義折射出我們內心深處的善。
【篇三:在1850次拒絕后成名】
美國,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并且不止一遍。后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字按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他復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拒絕他的仍是500家。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500家電影公司拜訪完第349家后,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留下自己寫的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后,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準備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叫《洛奇》。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后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篇四:橘子一樣的人生】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羅林卡恩教授拿來兩個橘子,一個橘子大而酸,一個橘子小而甜。
然后他把大而酸的.橘子給第一個小孩,小而甜的橘子給第二個小孩。
結果,第一個小孩抱怨酸,十分不高興,而第二小孩卻歡呼雀躍。
問為啥。
小孩笑著說:“我的橘子雖小,但它是甜的。”
隨后,羅林卡恩把分給小孩的橘子調換了一下。
結果第一個小孩仍舊苦著臉,抱怨太小了。
而第二個小孩還是異常興奮,再次問為啥,他笑得更歡,說:“我的橘子現在不甜了,變酸了,但它卻比原來的那個大得多了。”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如第一個小孩,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因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會絕對完美。
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這就要看你如何對待自己手中的橘子。
像第二個小孩,拿到酸的慶幸其大,拿到小的則感謝其甜,就不失為一種很值得借鑒的智慧活法。
理想篇
1、道理論據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
——徐特立
一個人沒有理想,生活就會沒有重心,就缺少朝氣。為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會充實而有意義。
——羅蘭
2、事實論據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新學期開始,沈陽東關模范學校魏校長問同學們讀書是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說:“是為了家父讀書。”有人回答說:“為明禮而讀書。”也有人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當魏校長點名要周恩來回答時,坐在后排的周恩來站起來,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立志篇
1、道理論據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越有益。
——高爾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話百歲。——石玉昆
2、事實論據
周處立志好學
魯迅棄醫從文
許多科學家、發明家都是從小立志(愛迪生、愛因斯坦、高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29歲發明留聲機,33歲發明白熾電燈泡。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37歲提出廣義相對論。德國數學家高斯,17歲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歲出版《算術研究》,開創近代數論,32歲提出行星軌道的計算方法。
謙虛篇
1、道理論據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毛澤東
當我們是大謙卑的時候,就是我們接近于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2、事實論據
馬克思厭惡別人歌頌自己。有一次,馬克思的朋友庫格曼稱頌馬克思為19世紀的智慧的思想家,《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是劃時代的著作,馬克思知道后很不滿意,給庫格曼回信說:“過分的贊揚我的話是十分令人厭惡的,一切總歸有個限度。”
勤奮篇
1、道理論據
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是不必擔心不能成材的。——華羅庚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范曄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2、事實論據
王羲之苦練成書圣。
自學成才的高爾基。
機遇
(1)引言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它不相信眼淚,它與層懦、懈惰無緣。
機遇稍縱即逝,目光敏銳、勇敢果決者常常能獲得它。
機遇對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動權在每個人手里。
(2)事實論據
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臥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熱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到處訪尋人材。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并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臺,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并乘機占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拿破侖捕捉機遇
拿破侖·波拿巴,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人。
1793年,他被匯報會往前線,參與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革命軍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侖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特匯報會員苦無良策時,看拿破侖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侖為攻城炮兵副指揮,并提升為少校。拿破侖抓住這個機遇,在前線精心謀劃,勇敢戰斗,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并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于一舉成名,為他后來叱咤風云,登上權力頂峰奠定了基礎。
(3)理論論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易經·系辭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 中國諺語
見機不遂者隕功。 漢·桓宛《鹽鐵論·擊之》
圣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 《三國志·吳書·諸葛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有機不可失,無機不亂抓。 中國諺語
小心等待,必要抓住時機。 [英]彌爾頓《復樂園》
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規律很簡單,不要坐失良機。 [前蘇聯]高爾基《可笑的奇聞》
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時機者始能得到。 [英]艾略特《亞當·比德》
選擇時間就等于節省時間;而不合乎時舉動則等于亂打空氣。 [英]培根《論敏捷》
萬物皆有時,時來不可失。 中國諺語
如果你在時機成熟前過急行動,你將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淚;而如果你放過一次成熟的時機,你將永遠抹不干懊喪的眼淚。 [英]布萊克《結婚戒指》
取天下與守天下,無機不能。 宋·蘇洵《遠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宋·蘇軾{代候公說項羽辭}
大丈夫相時而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來磨面。 [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適當的時候扔出的一塊石子勝于不當的時候送出的一塊金子。
家風
(1)引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2)事實論據
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于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于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后任國民派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某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派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后,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節操
(1)引言
氣節操守,是做人的標準,是檢驗靈魂的試金石。具有高尚節操者,誠信無欺,見義勇為,甚至舍生取義。他們能做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無節操者,見利忘義,貪生怕死,以致賣國求榮,他們靈魂里充滿銅臭。
縱觀歷史:守節操者流芳百世;無節操者,為世人所不齒。
(2)事實論據
譚嗣同從容就義
1898年6月8日慈神速太后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譚嗣同,當時完全有機會逃走。另一位變法運動的領導人梁啟超也反復催他盡快離開,但他拒不逃走,并慷慨激昂地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在慈神速發動政變之前,譚嗣同的父親曾多次寫信催他回家,以免殺身滅族之禍,但他已抱舍生取義之志,對老父的來信均付之一笑。
受刑前,他面對上萬圍觀群眾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與譚嗣同一起就義的還有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林旭等人,史稱“戊戌六君子”。六位義士,個個大義凜然,宋死不屈,他們高尚的節操,為世人所景仰。
齊白石的民族氣節
齊白石,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現代國畫大師。1937年日寇占領北平時,他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職務,閉門謝客,表明不與敵偽合流。盡天寒冷,全家寧愿受凍,也不領敵偽的施舍,拒絕賣畫給敵偽人員。為了擺脫敵偽的糾纏,他先后在門上貼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止見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斷難報答也。”“畫不賣與官僚,竊恐不祥。”后來干脆寫:“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為世人稱道。
蘇格拉底堅守哲人的節操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于認識自然,而在于“認識自己”。強調“美德即知識”,知識的對象即“善”。當時奴隸主統治者控告他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之罪,判他死型。
他從容地對法官說:“作為一位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只要我以后不再從事哲學研究,就能夠放我,讓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著,我就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蘇格拉底,誓死堅持真理的氣節,值得后世景仰,其言行大抵見于柏拉圖的一些對話和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中。
【高考議論文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高考議論文素材09-25
高考議論文作文素材:“感恩”06-13
高考議論文素材摘抄06-29
高考議論文素材:師道09-04
高考議論文寫作素材01-18
高考寬容議論文素材04-09
高考滿分議論文素材04-15
《恒心》高考議論文素材04-04
高考議論文素材分析03-27
高考議論文素材精選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