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1
對《給理想一點時間》還意猶未盡,8月就收到出版社贈送的《給理想一點時間Ⅱ,萬分激動。本想一口氣讀完,無奈工作繁忙,不經意間就擱置了一個多月。趁著國慶假期的空閑,終于可以細細品讀,隨著文字或喜或悲,時怒時嘆!
本書一共分為六個方面:教育文化、社會民生、政治經濟、天下、兩岸三地、社會菁英。對我而言,最感同身受的就是社會菁英,盡管只有三篇。記得每次出門,父親都會囑咐我帶上衛生紙,因為他知道大陸公廁里容不下一卷衛生紙;父親母親一直都活得戰戰兢兢,過去一直是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現在還要一直為我這個“剩男”的終生大事所焦慮。而把那微不足道的存款變成房子的首付,也只是希望未來有點保障。社會民生是我最關注的,尤其是柴靜的那篇《心軟能救世界》。當讀到胡文傳只有每次哭一場才能釋放心中的愧疚,我也特別的難受。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有時候堅強變成了堅硬,與至于連心都硬化了,有了戾氣。我最想了解的是天下和兩岸三地,有了對比、有了不同、有了矛盾才會知道好壞優劣。至于教育文化和社會經濟,帶給我的則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書中的文章,無論是表述的觀點、闡述方式、用詞造句,都是讓我受益頗多。一方面看清世界、直面現實;另一方面透視內心、堅定信仰。借用李亞在序中所說的作為文本的結尾——“理想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歸根到底取決于每一個自己”。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2
最近,在網上淘到一本免費電子書《給理想一點時間》,這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xx年鳳凰網博報年度博文精選集。隨便翻翻,卻把我吸引住了。
本書收錄張五常、劉瑜、笑蜀、鄢烈山、朱大可、柴靜、閭丘露薇、宮鈴等近七十位兩岸三地、海內外作者一年來最優秀、最為網友關注的博文,是鳳凰網年度最有影響力等文字結晶。鳳凰網首席運營官李亞先生特為本書撰寫序言。序言引用童大煥的“中國啊,請你慢些走,停下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梁坍塌,不要讓道路成陷阱,不要房屋成危樓。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中國請你慢些走等一等你的人民》)一下子觸動了我。
這是一部極具沖擊力的小書,書中收錄的,不再是我們在傳統媒體上所看慣的那種四平八穩、溫文爾雅的文章,而大都是一種犀利、潑辣、充滿野性的文字。這些文字具有網絡論壇發帖一貫的短小精悍和威猛凌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思想敏銳、視野開闊、觀點鮮明,決不以簡單媚俗、模棱兩可的態度示人。基本上涉及到了過去一年來備受民眾關注的國內外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敏感話題——諸如日本大地震,利比亞戰爭;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小悅悅事件;大陸官員的貪腐現象,房價飆升的背后推手……對于這些事件和話題,盡管官方已經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解說和結論,但這些文章不僅敢于揭露尚未被主流媒體披露的社會真相,將對敏感事件和話題的討論引向縱深,同時,也為真實的民意和輿情提供了一個直接對話與溝通的渠道。像笑蜀所謂:“公民精神不是計劃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只能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發育,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成長,潛移默化為每個公民的本能。”他們為社會現狀擔憂,為中國的未來吶喊,為底層民眾悲鳴,他們都是有良知的一群人,讓我從心里敬佩。
曾經當過高中教師后來成為一名記者的單士兵在《中國教師為何過著“掙扎的人生”》一文中說道,沒有做過教師的人,有時是不適合談教育的。當我們感嘆這一代“聽話的學生”失去自由精神與獨立人格的時候,我們可能沒有想到,他們背后站著的其實同樣是一代“聽話的教師”。許多年來,對師德過度開發,對教師權利過多掠奪,讓教師背負無限責任,漸漸已經改造了這代教師的人格,讓他們離真正的現代公民越來越遠,而是守在那四角天空里,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卻又沒有能力與勇氣,走出去呼吸更加開放的空氣。
于是,中國教師就這樣過著“掙扎的人生”。……今天的中國教師,絕不止是在艱難的現實生存中掙扎,更多還是在精神空乏與理想缺失之中,讓疲乏脆弱的靈魂找不到出口。
“當過去不再照亮將來時,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法國人托克維爾曾這樣說。沒有健康的教師,哪里健康的學生?沒有健康的'教育,當然也就不會有健康的教師。我感同身受,眼睛被濕潤……
事實上,無論身處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謂的“公平”和“正義”,都不會自己從天而降,當然,更不必指望在別人的恩賜中唾手而得,能夠指望的,只有每個人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一個人的聲音固然微弱,卻能夠在網絡的平臺上匯聚為一股巨大的洪流。我們由此看到了民間話語的力量,從而更有理由相信,給理想一點時間,讓它落地生根,就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3
《給理想一點時間Ⅲ》是鳳凰網博報博文選集(第三集),書中精選茅于軾崔衛平張維迎徐賁閭丘露薇老愚十年砍柴宋石男蘇岑鄢烈山連清川王曉漁等兩岸三地、海內外數十位博主的年度經典佳作,是鳳凰網博報頻道長年一貫全心全意服務博主、為網友推薦佳作編輯準則的再度呈現。本書選編標準力求多元、包容、開放、精美,所選文章風格多樣,談古論今,西為中用,全方位、多角度關注中國當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為中國人重新尋獲精神寄托和靈魂港灣提供另一種可能。本書入選博文作者既有活躍于互聯網上的名人大家,也有一心觀察生活寫好博客普通作者。
本書的書名來源于政治學者劉瑜女士的文章《給理想一點時間》,這也是我們共同的愿望,愿所有人都能戒驕戒躁,沉下心來,相信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唯有時間能改變一切。作為鳳凰網博報博文精選系列《給理想一點時間》的延續,我們廣泛聽取博主網友的意見建議,這一本無論是文本價值還是印刷裝幀都有大幅提高,是閱讀和饋贈親友的佳品,也是廣大青少年了解當下,思考未來的啟蒙之作。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4
理想是什么?在一定意義說,它是目標。
目標的實現過程是怎樣的呢?不管實際操作如何,它必然有一定的時間來消化。
一是,一步實現目標,然后逐步來消化它;思想的轉化需要一個心理的轉變過程,因人而異;物質的突然獲得,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有人一夜暴富,但不久也帶來了不良的后果,而那些轉到良性發展的人,都經過了一定的時間;時間是什么?時間并不是解決的方法,它只不過是一具記錄器,它記錄著:有的能等,有的不能等,僅此而已。
二是,漸變來實現目標。從古到今,從東到西,從個人到社會,到處演繹著它的過程:溫水煮青蛙容易實現!真的一定能實現嗎?它也有例外,生活畢竟不是邏輯。在清朝未年,光緒變法也是采取的這個方法,有人稱之為“改良”,結果以鮮血為代價而收場。今天,日本以“穩定”為借口,實現完成“主權所有”的華麗轉身,這種切香腸的模式就是漸變的翻版,但它并沒有帶來東亞的和平,爭論還在,沖突……
在現實生活中,瞬變和漸變是那個好呢?它沒有好,也沒有不好。生活不會因為你的好惡而向前走。瞬變和漸變都是歷史的必然。
所以,給理想一點時間,能給的就充分一些,不要浮躁,更不要人為地縮短;不能給的,該付出的就付出吧!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5
最近,我閱讀了《給理想一點時間》,給人觸動很大。這是一部極具沖擊力的小書,書中收錄的,不再是我們在傳統媒體上所看慣的那種四平八穩、溫文爾雅的文章,而大都是一種犀利、潑辣、充滿野性的文字。這些文字具有網絡論壇發帖一貫的短小精悍和威猛凌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思想敏銳、視野開闊、觀點鮮明,決不以簡單媚俗、模棱兩可的態度示人。
在《給理想一點時間》這本書里,我看到別人的文字,有些是“響當當”的人物,讓我從心里敬佩,他們為社會現狀擔憂,為中國的未來吶喊,為底層民眾悲鳴,他們都是有良知的一群人,但我想,最起碼這些人不壞,都在做著有益的事。
當然,書中的文字具有多樣性,內容更是各抒己見、眾聲喧嘩,基本上涉及到了過去一年來備受民眾關注的國內外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敏感話題——諸如日本大地震,利比亞戰爭;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小悅悅事件;大陸官員的貪腐現象,房價飆升的背后推手……對于這些事件和話題,盡管官方已經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解說和結論,但這些文章不僅敢于揭露尚未被主流媒體披露的社會真相,將敏感事件和話題的討論引向縱深,同時,也為真實的民意和輿情提供了一個直接對話與溝通的渠道。
說實話,就我個人的閱讀而言,書中議論風生、可圈可點的文章可謂俯拾即是。像笑蜀所謂:“公民精神不是計劃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只能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發育,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成長,潛移默化為每個公民的本能。”十年砍柴所謂:“無良缺德的官府,單靠嚴刑峻法不可能擁有良民。”都稱得上是剴切明辯,切中肯綮之論。
另外,書中還收有老愚《夜色深處有官人》這樣揭露中國官場陋習丑態的文章,字里行間,極盡冷嘲熱諷、嬉笑怒罵之能事。它們雖然很少會出現在傳統紙媒上,卻在網絡博客中盡得風流,從中既能夠聽到來自民間的真實聲音,也不難看出一般讀者的閱讀喜好和民心所向。
在老家農村,我們把那些講話公正,做事正派,吐口唾沫都能釘釘子的人,叫做“明白人”,會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愛戴,聲譽好,德高望重。我想,這書里的文字,這些人應該都講的是真話,沒有違心地寫字,所以,值得我尊重。
最近我校又開展了“走進師生、傾聽心聲”活動,通過“走進學生,傾聽心聲”調查問卷,我對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心聲情況進行了匯總”,對于學生的心聲,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其中有些問題屬于我本人能力的問題,這有待于我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加以改進。還有的問題是學生多年來養成的惡習,譬如學生中厭學情緒濃厚,懶于學習,不求上進,混日子的學生大有人在,這些問題不是短期內一個或者幾個任課老師能解決的,需要學校領導和老師共同努力,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多開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活動。切實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學生管理,改變學生學業考核辦法等方能得到改觀。
事實上,無論身處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謂的“公平”和“正義”,都不會自己從天而降,當然,更不必指望在別人的恩賜中唾手而得,能夠指望的,只有每個人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一個人的聲音固然微弱,卻能夠在網絡的平臺上匯聚為一股巨大的洪流。我們由此看到了民間話語的力量,從而更有理由相信,給理想一點時間,讓它落地生根,就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6
給理想一點時間,這樣的書名,概括了很多人的想法,朝著自己理想的目標奮斗,但不能太急躁或激進,留點時間慢慢地前進。每個人心里都有理想,只是朝著理想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已,有的坎坷,有的平坦,有的萬丈深淵,有的一馬平川,有的一路歌舞飛揚,有的卻要付出血的代價,有的理想被實現,有的理想是懸念,有的理想是為己,有的理想可以惠及眾人。
每遇到一本好書,心中感慨萬千,卻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可是,有了微博,未翻書之前,已經做了她或他的粉絲。很難得,他或她們,一直在寫。更難得的是,網絡精選了他或她們的博文,匯集成書了,這是讀者的福氣。在人們漸漸淡忘理想的時候,提醒人們《給理想一點時間》。讀著一篇又一篇文章,能感覺到,理想,近了。
人們未必有時間和興趣去一一的讀懂她們,但是把《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完,不會占你很多的時間。每天下班后上網,讓人們能依照自己的認識和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世界上每時每刻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人們怕就怕人們失去理想,人們尊重每一個靠自己雙手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的財富,只要在這個社會上有公平有正義、人們就有生活下去的希望,既使生活再怎么的艱難,人們也能承受。如果這個社會失去了公平、正義,機會都留給了那些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那小人物永遠是小人物,心目中有再大的理想也無法實現。
不管人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處于什么階層,什么地位,千萬別沒有了理想,沒了理想就好比一個人只有軀體沒有靈魂,人民生活要幸福、要有尊嚴、這個社會要發展、要和諧、國家要強大離不開你們心中的理想。讓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職責,為美好的將來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給理想一點時間》這也是人們共同的愿望,愿所有人都能戒驕戒躁,沉下心來,相信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唯有時間能改變一切。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給理想一點時間作文06-20
關于給理想一點時間的作文04-04
給理想一點時間初三作文09-05
給理想一點時間作文1200字02-19
給理想一點時間作文2篇02-01
給時間一點時間作文06-21
有關時間的散文:留一點專注的時間給孩子09-13
時間,請你慢一點作文05-27
給我一點寂寞的時間歌詞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