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材料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表象與本質適用類型:議論文
以小事件為切入口觀點應能自圓其說
具體解讀:此類議論文要求考生思路清晰,邏輯條理分明。最重要的是考生的觀點要能自圓其說。
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金融危機雖然發端于美國,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似乎都逃不掉被波及的厄運。
考生在把握這類話題時,一定要將事物間內在的連帶關系闡述清楚。最好以一個小事件或小案例為切入口,進而闡述事件中各方存在的關聯。
2:危機與機遇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逆向思維立意切忌一味追求新奇
具體解讀:逆向思維和辯證地想問題,可能會是今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一個方向。
出現危機時,人們就會竭盡全力在逆境中尋找轉機。此類逆向思維立意的作文中,考生切忌不要一味地追求思路的新奇。
如果是寫議論文的話,考生可運用正、反例子,并對例子加以解說,再深入分析一下,也是不難得高分的。
關鍵是要從材料中挖出主題,立意要高。假如不能寫得很深刻的話,可以在語言上取勝。
如果是沒有進行過基礎訓練的同學,要慎寫記敘文。
3:挖掘潛能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容易出現材料考前可先記下名言
具體解讀:這類立意話題比較容易出現給材料作文,文中的寓言、故事、典故或詩歌都需要考生從中挖掘到一個立意方向,并圍繞這個方向進行寫作。
給材料作文中往往會出現引用的名人名言,建議考生在備考階段可以有意識地記下一兩句可能會在作文寫作中用到的名人名言和幾段相關材料。
但不是一定要引用名言,而是要使它們運用得恰如其分,起到給文章加分的效果。
4:團隊合作或共贏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切忌空泛事例不要落入俗套
具體解讀:團隊合作的題材切忌空泛,一定要有具體事例。
這是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團隊合作的話題看似很好操作,但考生選擇的角度和事例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比如青少年的偶像姚明,他所從事的籃球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極強的團隊精神才能取勝的項目。
考生可以從自己很熟悉的人或事著手。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改革創新
1、師其意,不師其辭。——唐代文學家·韓愈·《答劉正夫書》
釋義: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辭。
2、創意造言,皆不相師。——唐代文學家·李翱·《答朱載言書》
釋義:文意和詞句都要創造,都不要沿襲前人。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戰國末期哲學家·韓非·《韓非子·五蠡》
釋義:不向往遠古的制度,不效法過去常用的方法。
4、惟變所出,萬變不從。——南宋詩人·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序》
釋義:唯有千變萬化而不盲目茍同,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創新而不隨從。
5、尊新必威,守舊必亡。——清末維新派領袖·唐才常·《各國種類考》
釋義: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興旺,一味守舊,就會走向滅亡。
6、推陳出新,饒有別致。——清代·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
釋義:在舊的基礎上創造新的,很有別具一格的意味。
7、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問大鈞賦》
釋義:以堅持追求作為本體,以每天創新作為途徑。
8、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南宋詩人·戴復古·《淪詩十絕》
釋義:應該讓詩句從我的肺腑中發出,切忌跟在別人的腳后走。
9、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趨時適治罷了。——《宋史·卷三三四·徐禧傳》
釋義: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繼續有變革,但都是為了能合乎時代需要,到達治理的目標。
10、革弊,須從源頭理睬。——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釋義:變革弊病,要從源頭開端。
11、治世不一道,便國不用法古。——先秦·《商君書·更法》
釋義:管理國家不要拘泥于一種措施,要詳細問題詳細剖析。
1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喻指往事物必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長。
13、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釋義:人間各種事件不斷地變化,古往今來構成了歷史。
14、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釋義:每天謹嚴做事,發奮圖強,和日月一起運行,永不結束。
15、事異則備變。——(先秦)《韓非子·五蠹》
釋義:政事不一樣了,本來的舉動也要隨之變化。
16、老禾不早殺,余種穢良田。——宋·司馬光·《陳紀》
釋義:老的陳腐的事物不盡早去掉,它的影響就會波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17、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漢·《禮記·大學》
釋義:如果一天內能更新自己,就應當日日更新,天天都不間斷。
18、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先秦·《管子·正世》
釋義:不崇敬古時,也不完整停滯在今天,一切根據時代變化而變,隨風氣變化而變。
19、法若有弊,不可不變。——《宋史·卷三五一·趙挺之列傳》
釋義:法規要是有了弊處,不可不變。
20、事過境遷,變法宜矣。——先秦·《呂氏年齡·察今》
釋義:世道時間都變了,法也要相應改變才行得通。
2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先秦·《荀子·勸學》
釋義:青色染料是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色彩卻比藍草更深。
2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釋義:要想看到更遠的處所,必須站得更高。
23、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先秦·《商君書·更法》
釋義:變法是為管理,變革禮節是為教化庶民。
24、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先秦·《莊子·天運》
釋義:禮義法式都是依據時期的變更而不斷變化的。
25、惟進取也故日新。——清·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釋義:只有不斷地進取,才會有不斷的創新。
26、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認為法。——先秦·《呂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釋義:廢棄先王已制定好的軌制,學習先王如何去制訂制度。
27、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釋義:天象的變化不必害怕,祖宗的規則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要擔心。
28、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末元初詩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釋義:寫詩應該自抒性情,縱橫揮灑,如隨人俯仰,陳陳相因,也太可憐了。
29、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徐悲鴻
釋義:事物的發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創新發展,藝術同樣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創新則事物就要被淘汰。
30、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西漢學者·揚雄·《太玄·玄搞》
釋義:事物發展達到一定限度,就會轉向反面;如果沒有達到那個限度,就不會發生轉化,而在轉化過程中,事物的變化又表現為因、革交替,事物的轉化過程是在繼承過程中有創新。
3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先秦·《周易·系辭下》
釋義:到了止境就要產生變化,變化了就能通達,靈通之后才會久長。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發展到衰敗的進程,只有追求變化才能持續發展。
審題提示:
這是一篇材料作文題目。材料共有四句話,前三句表達了青草與鮮花間的辨證關系沒有青草,草原就沒有生命力;沒有花朵,草原又顯得單調。第四句話 生活也正是如此,許多看似與生存無關的鮮花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讓生活更加美麗提示我們:材料中的青草鮮花是有比喻義的。青草比喻物質財富,而鮮花比喻一種精神心靈和精神追求,這就是說,人除了擁有物質財富以外,還要有精神的寄托,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某種超越現實的精神或理想的追求中。
因此,作文的最佳立意應該圍繞精神與物質來組織材料,也就是說要從精神層面組織材料。只圍繞人生處處是美好,學會發現身邊的美,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的長處寫,也屬立意正確,但不算最佳,只能在二類之中給分了。
立意示例:
1、精神與物質
2、人生處處是美好
3、學會發現身邊的美
4、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的長處
優秀題目
1、《享受精神食糧》 劉鵬飛
2、《蕩起精神的雙槳》 肖文波
3、《精神食糧讓生活更美好》 徐玉昆
4、《讓物質之財盛開精神之花》邢詩涵
5、《為生命帶些花兒》 韋曉明
6、《生活因你而更加美好》 侯 斌
7、《無法或缺的水仙花》 賀明亮
8、《用鮮花點綴生活》 孟淑艷
9、《鮮花的點綴使生命更精彩》孟瑞雪
優秀開篇
1、《為生命帶些花兒》生命就如同那青草,沒有花朵,生命就顯得單調。因此,我們應該為自己的生命帶些花兒,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
這花兒就是專注,就是信仰,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排比
2、《蕩起精神的雙槳》沒有青草,草原就沒有生命力;沒有花朵,草原又顯得單調。青草好比物質財富,鮮花好比精神寄托,當精神與物質并駕齊驅時,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引議點題
3、《用鮮花點綴生活》生命里的鮮花,讓我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生命里的鮮花,帶我去創造出別樣的草樣年華
生命里的鮮花,領我奔向美好的未來。 排比
4、《內心深處的那汪清泉》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鮮花,那是他們的精神家園。而我心中也有一汪清泉,那便是故鄉的呼喚,無論何時何地,她都引領我向前。
優秀構思
1、 《綻放心靈之花》
(開篇)
我們在旅途上行走,在向夢想行進的過程中,有絢麗彩虹,有湛藍天空,也有漫天烏云,暗礁湍流,這時你心中需要有一朵自己的鮮花,用她來撫去無盡的煩惱與悲傷的回憶。
(中間并列結構)
心靈之花打敗困難,讓我在理想的道路上癡心不改。看,劉偉……我要像
心靈之花戰勝自傲,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淡泊明志。 季老……讓我學會了
心靈之花驅除煩惱,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受幸福。
(結尾)
心中的鮮花,是你讓我忘記了壓力,忘記了煩惱,重又將夢想拾起,重新奮斗。
2、《我心中的那朵鮮花》
(開篇)
在時光的飛輪中,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在青春的足音里我時常感到迷惘、孤獨、困苦;堅持著與困乏作斗爭時,我發現自己逐漸被吞噬。當我們被一張無形而縝密的網桎梏心靈時,別忘了,心中還有一朵盛開的鮮花。
(中間并列結構)
從盛開的鮮花中,我汲取堅強。想起了三毛……
從盛開的鮮花中,我收獲自信。回憶納蘭性德,那個……
從盛開的鮮花中,勇于綻放我自己,散發個性的芬芳。
(結尾)
讓我們擁有一朵盛開的鮮花吧!我們會從中汲取堅強的養分,收獲自信,個性的力量,讓我們迎難而上,駛向成功的彼岸。
3、《精神食糧讓生活更美好》
(開篇)
鮮嫩的青草可以填飽馬兒的肚子,但生活不是只為咽下那一口草料,他需要我們去探求更深刻的世界。花兒是生活的另類食糧,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中間并列結構)
忠貞之花,正在開放
……
誠信之花,正在綻放
……
忠貞之花,正在開放
……
(結尾)
啃食青草的人們,請關注一下鮮花吧,他會讓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高考材料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材料作文12-06
高考關于作文材料的運用02-12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要點01-08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材料作文04-26
敘事類高考材料作文(精選35篇)05-25
高考寫作指導:材料作文審題方法04-26
高考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05-26
高考滿分新材料作文(精選25篇)10-22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寫作技巧03-21
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寫作思路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