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礎是編程類專業要學的第一步,那么Java基礎知識點又有什么呢?下面Java基礎知識點總結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Java基礎知識點總結
1. JAVA簡介
1.1 java體系結構:j2se,javaweb,j2ee
1.2 java特點:平臺無關(虛擬機),垃圾回收(使得java更加穩定)
1.3 JDK與JRE,JDK:java開發環境,JRE:java運行環境
1.4 第一個java程序:HelloWorld,java的入口是mai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5 java程序的開發步驟:.java 編譯(javac)成.class 運行(java).class文件
2. 基本數據類型
2.1標志符:自己可以取名字的地方稱為標志符
*標志符的規則:1,只能是字母,數字,下劃線,$;不能以數字開頭;嚴格區分大小寫;不能使用關鍵字作為標志符
2.2關鍵字:關鍵字都是小寫
2.3常量:如123,“hello”
*也可以使用final定義常量(請參照Math.PI),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LOW_SPEED=1;
2.4 變量:變量的本質是內存中的一小塊區域,用這個區域保存數據
*變量申明:類型變量名字
*變量必須先聲明,再賦值,再使用
*注意區分基本數據類型的變量與引用數據類型的變量
*變量的作用域,局部變量與成員變量:變量在哪個大括號里定義,就在哪里有效,出了大括號無效
2.5 基本數據類型:java數據類型分為兩大類:基本數據類型,引用數據類型
*基本數據類型分為4類8中:boolean,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boolean類型只有true,false
*char是Unicode編碼
*float,double是有精度的(不是絕對精確的)
2.6 基本數據類型之間的轉換
*123字面常量是int型,12.3字面常量是double型,8888888888888這個字面常量有問題(因為它已經超出int的范圍,改成8888888888888L)
*boolean與其他類型不兼容
*byte,short,char之間相互運算的時候,先轉換為int,再進行運算
*小容量的數據類型可以自動轉換為大容量的數據類型: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大容量轉換為小容量的數據類型,要進行強制轉換
*多種數據類型進行運算的時候,先轉換為容量最大的數據類型再進行運算,整個表達式的類型是容量最大的數據類型
*必須掌握PPT上的習題
3. 運算符與流程控制3.1運算符:算術,關系,賦值,邏輯(著重注意),位運算符
*自加自減++,--,注意順序
*關系運算符的結果是boolean類型
*邏輯運算符注意短路與&&,短路或||
*三元運算符(邏輯表達式) ? 表達式一:表達式二
3.2流程控制語句:條件(if,switch),循環(for,while,do while),break與continue
3.3 switch的規則:
*switch只能探測:byte,short,char,int 類型的值(case后面也只能是這4種)
*switch中小心case的穿透(代碼會一直運行,直到遇到break停止,建議每個case寫一個break)
*default:如果沒有找到匹配的case,則執行default
3.4 for,while,do while搞清楚代碼的執行流程(PPT上有圖,必須記住)
3.5 break,continue
*都可以用在循環里面,break還可以用在switch中
*break跳出單前的代碼塊(結束循環)
*continue:跳過本輪循環,繼續下一輪循環(循環會繼續,僅僅跳過本次)
3.6 流程控制代碼編寫:可以靈活的組合這些流程控制代碼,注意一定要寫{ }
4. 面向對象基本語法
需要大家掌握:類與對象的區別,如何定義一個類,如何實例化一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