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們還組織農技人員和各村的致富能手分批到外地和縣內裴石、大觀、羅龍等地學習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畜牧養殖技術,并通過所學的知識深入到田間地頭為農戶進行現場指導,協調有條件的村、農戶進行科技示范,做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全鎮科技普及達鄉鎮級的有14個。科普示范戶417戶,科技示范基地7個,推廣先進實用技術6個項目,經濟效益達2500萬元。由于我鎮廣大干群的科技意識普遍增強,學科技、用科技已蔚然成風,使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5%以上。2006年總產值達4912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民人均收入達3501元,較上年凈增270元。
四、積極籌措資金,確保科技資金投入
一年來,鎮黨委、政府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本著“壓其他、保科技、保教育”的指導思想,合理調整資金分配使用比例,增加科技資金的預算,使科技經費數額占當年財政預算支出的1%以上,累計達3萬多元。同時,我們還多渠道、多層籌集資金,千方百計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使科教投資在全鎮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達到1.7%。
五、以協會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鎮黨委、政府始終以小康建設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在抓好農業“3+3”工程中,充分發揮協會的促進、帶動和服務作用。在鞏固和發展以蓮花村為代表的養殖協會的基礎上,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積極發展以龍臺蔬菜基地為基礎的蔬菜協會,黃泥村為代表的雪梨協會以及正在籌建中的古永村的甜瓜協會。 去年以來重點抓好50里優質梨水果長廊的鞏固和發展,現已栽的2700畝雪梨中有1700畝試花保產,果農人均增收200元。全鎮種草5600畝;出欄商品鵝63.4萬只,200只以上的有511戶;養殖種鵝3.74萬只,50只以上的106戶;商品兔出欄3.2萬只,100只以上的41戶;養殖山羊0.2萬只,30只以上的15戶;出欄生豬3.8萬頭;養蠶發種1600張,產值達70萬元;稻田養魚2000畝;庫、堰、養魚1500畝。為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走“公司+農戶”的道路,認真組織農戶種植穿心蓮2200畝。
六、完善科技示范服務體系,提高科技輻射能力
為引導群眾從舊的種植模式中解脫出來,走上依靠科技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的路子,盡快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接軌,我們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實施“豐產工程”和“增效工程”,抓好農業科技開發示范
一是抓好大面積糧食高產開發。去年由于我們實行了統一供種、統一供藥、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和一把手負責制、種子質量承諾制、供應良種補貼制等系統服務措施,www.yjbys.com使全鎮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鎮全年糧食總產達15308公斤,人均占有糧食416公斤。二是晚秋作物間作套種工作繼續加強,面積達1.5萬畝,約占全鎮耕地面積的47%。由于我們實行了科學種植和加強了技術指導,使各種間作套種田普遍增產增收,平均畝產增收150元左右。
(二)創建科技示范村、示范組、示范戶
典型示范具有看得見,摸的著的優勢,易為群眾認識和接受,為此,我們圍繞種、養、加項目開展了分門別類的創建活動,先后在古永、龍臺、金星、石鵝、蓮花等村創建了甜瓜、彎彎瓜、大棚蔬菜、生豬、家禽立體養殖生產示范基地。同時還在各示范村開展創建示范組、爭當示范戶活動,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均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以養殖大戶為龍頭,帶動全鎮養殖業的發展
去年鎮黨委、政府通過外出考察和分析論證,決定利用家禽的生產價格優勢和市場優勢及當地農民的飼養習慣,大力發展家禽立體養殖。一是扶持養殖大戶,幫助張小東等養殖大戶建起養殖廠,年出欄家禽1.5萬只,年收入10多萬元,并輻射周圍400多戶農民靠養殖家禽發家。二是加強技術培訓。我們利用了干部會、現場會,以會代訓和印刷技術資料等形式,經常向干部群眾進行技術培訓,講授適用性養殖技術,調動全鎮農民大力發展養豬、養羊和家禽的積極性。全鎮全年養豬、牛、羊、雞、鴨等120多萬頭(只),創產值5000多萬元,僅此項全鎮人均增收180元。
回顧我鎮實施科普示范鎮建設一年來走過的路,在看到科技對加快經濟建設的巨大推動作用,看到實施科技興鎮、科技富民的光輝前景,看到科技這一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無形資產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了在創建科普示范鎮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對此,我們全鎮干群有決心、有信心揚長避短,進一步強化科技普及工作,加大科技發展力度,全力推動科普示范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