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
1月,我前往德州日報,請求朋友幫助,高等級好效果宣邊臨鎮木業加工業,很快見報。此外,帶領文史教研部全體同志前往陵縣和陵城鎮(我校另一掛職單位)搞調研,了解陵縣文化建設和陵城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運作情況。
2月,利用春節假期,我撰寫掛職體會文章,投稿于《山東省委黨校通訊》,已經發表。
3月,我前往市水利局反映群眾疾苦,請求幫助修繕損壞水閘,并隨后在老父重病治療期間,數次電話或實地了解情況,協調此事盡快辦成,目前施工單位已經勘驗完畢,即可完工。
4月,在校領導和科研處指導支持幫助下,我和榮梅同志寫稿子、拍照片,形成五篇文章,組織了《德州研究》邊臨鎮專輯,加大對所在掛職鄉鎮的宣介力度,已見成果。
除此之外,從掛職之初的白蛾防治、收繳黃河水費、清理欠款、計劃生育、小城鎮建設、為企業招工、落實惠農補貼,到隆冬臘月的合村并居社區選舉、新農合繳費,到春節前后的大力推廣木業加工,我見證并參與了所有各項工作。
行動勝過語言,事實強過雄辯。回顧一年的掛職經歷,歷數四季的大事小情,我衷心希望我在邊臨鎮同志們的心目中,留下這樣的印象、得到這樣的評價:這個黨校老師,是一個實實在在干事的人。果真如此,我便能以較為滿意的答卷,來回報組織的信任、領導的厚愛和同志們的關心了。
三、三個標準--如何保證掛職的正確方向。
概括地說,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是要“到位”不要“越位”----做到三個到位,把握一個尺度。
三個到位分別是心理到位、語言到位和行為到位。心理到位就是思想上主動“想”進入新環境、“想”新的職責與任務。語言到位就是語言上融入新環境。既要多學新崗位的“行話”(即專業術語),又要多說“土話”(即俗語和方言),拉近與當地干部群眾的距離。行為到位就是行動上深入新環境,高標準要求自己,堅決消除“混時間”、“無所作為”的言行舉止。做到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生活上嚴謹向上、廉潔奉公;紀律上堅持原則、嚴格要求。
把握一個尺度,就是要切實履行職責,并且依據實際,做到“到位”、“補位”而又“不越位”,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增進團結,提高效率。
二是要“虛心”不要“虛榮”----抓好三個學習,確定一個定位。
雖然獲得碩士文憑,雖然晉升教授職稱,但是面對基層的實際情況和工作要求時,還需要一個熟悉環境、更新知識和繼續學習的過程,我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有虛榮心,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專家教授,理所當然是來指導工作的”,否則會造成工作的被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讓當地領導或干部反感,以至于不配合和支持工作。所以,一定要抓好三個學習。要向領導學習,學習他們在多年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學習他們高超的領導藝術;要向書本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為更好地開展工作提供指導;要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摔打磨練,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高工作水平;要向群眾學習,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汲取群眾的智慧,不斷豐富工作經驗。
抓好三個學習的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準確定位----放下身價、低調做人,甘當小學生。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事。做到了這一點,最終的群眾評價絕不是低調,最后的個人收獲必定是高調。
三是要“勤奮”不要“勤論”----力求三個勤奮,明確一個底限。
掛職干部的新崗位與原工作崗位相比,在工作環境、業務范圍、接觸人群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要較快、較好地適應新崗位,一定要做到“三個勤奮”----眼勤、嘴勤、腿勤。眼勤是說要盡快去“認人”、“認門”、“認事”,通過看材料、搞調研、聽匯報多種方式,盡快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嘴勤是說要主動和當地同志交流、多層次多角度多人員進行溝通,盡快融入新環境。腿勤是說要多去一線、多去實地,通過不斷見識新情況、了解新問題、掌握新動向,來獲取真實素材,得到真實感受。
同時要明確一個底限,那就是不能“勤論”(不闊論、不爭論、不評論、不議論)。對當地同志要尊重,不能炫耀自身優勢,不要評論議論別人做法,因為我們是來“接受教育、增長才干”的,不是來“指點江山、高談闊論”的。
四、四個到位----如何保證掛職的整體效果。
一要認識到位。實踐出真知,鍛煉長才干。切實增強年輕干部掛職鍛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在新形勢下推進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拓寬渠道,創新形式,健全制度,強化管理,為年輕干部提供鍛煉平臺;如何探索一條推進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的好路子,我們首批掛職干部身擔重任,不可懈怠,一定要有強烈的使命感。
二要學習到位。掛職干部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做到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勤動腿,虛心向基層、向群眾學習,主動向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請教,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通過學習,盡快掌握基層工作必需的政策法規和其他知識,在實踐中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要行動到位。要扮演好三個角色,完成既定目標。首先要當好學生的角色。經過掛職學習,我了解了鄉鎮工作流程,熟知了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明白了群眾的疾苦,體會到新農村建設的難度。其次要做好助手的角色。一方面要當好領導的參謀,幫助領導想辦法、出點子,做好建言獻策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當好領導的臂膀,幫助處理一些外圍工作、瑣碎事務,做好打基礎的工作,讓領導能夠集中精力抓大事。再次要做好公仆的角色。深入基層,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部署工作,不搞空中樓閣,做基層的知情人;深入群眾,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上的困難,保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群眾滿意的貼心人。
四要守紀到位。要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堅持群眾路線,把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作為履行職責的重要基礎,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擺正位置,遵守紀律,自覺服從鄉鎮黨委的統一領導,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充分尊重基層干部和群眾,努力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樹好掛職干部的良好形象。
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我博得了鄉鎮同志們的一致好評。但是和我的付出相比,我的收獲更大——鄉鎮同志們的高尚境界、敬業精神給了我豐富的精神汲養;周圍所有的老朋新友給予我的支持、配合與幫助,讓我體會到人間真情;通過鍛煉,我拓寬了眼界、平和了心態;通過掛職,我鍛煉了能力、提高了素質。
從掛職之初麥浪金黃的初夏,走到了即將的昨日重現;從掛職之初唯恐破壞黨校形象的巨大壓力,變成了如今歷數往事至少可以無愧的輕松;從掛職之初理論有余體驗不足的惶惑懵懂,化為了現在的理論能夠聯系實際的從容淡定……再次回味杜校長對于掛職工作“接受教育、豐富閱歷、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指示,我感觸頗深、感慨良多。我對這十二個字的理解,不再僅僅只是落在了其字面意思邏輯層次的遞進,不再僅僅只是表決心喊口號的空洞。三百多個日日夜夜的親身體驗之后,每個字每個詞在我眼中都變得生動起來--我對它們的理解,已經化成了可以回憶的人和可以對應的事。這些人平凡而偉大、這些事平常而動人。這些人和事將會幻化成寶貴的精神財富,深深根植于我的腦海。掛職即將結束,人生歷練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要把這些精神財富作為路標,指引著自己,在摔打中磨練心志,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努力成為一名知感恩、能干事、干成事的好人,一名會報恩、好干事、干好事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