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廣州與國內其它城市的比較分析,根據萬慶良市長的指示,開展廣州與國內中心城市比較研究,選定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5個全國中心城市及深圳、蘇州共7個城市作為比較分析對象,建立了反映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民生、城市建設等全方位比較的宏觀數據庫。經多次座談協商,確定了季度和年度對比指標并從第三季度起正式實施。
根據市領導對今年萬戶居民調查選題的批示意見,通過入戶、電話調查等方式,先后就市民對廣州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評價和期望、對就業形勢的預測和對公共就業政策的評價和建議、對迎亞運人居環境整治的評價和建議等問題,對市民進行了抽樣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形成了《關于市民對廣州經濟發展和民生工作成效的評價報告》、《關于市民生活質量和消費意愿調查報告》、《關于市民對我市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的評價報告》和《近九成市民看好廣州后亞運時代的發展逾九成市民愿意長期留居廣州》等9篇報告上報市委、市政府,為市委、市政府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第一手的參考資料。省委汪洋書記在參加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分組討論,談到廣州舉辦亞運會提高了市民幸福感時,引用了萬戶居民調查的數據:94.2%的廣州市民愿意生活在廣州。
(二)統籌安排,認真做好人口普查等統計調查工作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抓好機構、經費、人員、辦公場地和工作責任“五落實”,為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成立了由鄔毅敏常務副市長任組長,42個部門領導同志組成的廣州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從市統計局、市公安局、市計生局、市民政局等單位選調了42名科級以上干部參加市人口普查辦工作,實行集中辦公,及時明確市人口普查辦各工作組的崗位職責和辦公室的內部管理制度。6月10日,召開全市人口普查工作會議,與各區(縣級市)簽訂人口普查工作責任書,確保工作自上而下層層落實。根據我市人口的總量,及早做好人口普查經費預算,加強與市財政局溝通,確保普查啟動經費及時撥付到位;二是積極開展專題調研,摸清情況,明確思路,細化措施。圍繞今年我市人口普查的重點、難點問題,市人口普查辦分組深入各區(縣級市),就戶口整頓、宣傳動員、清查摸底、“兩員”選調以及如何確保普查登記質量等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全市人口分布狀況、基層普查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理清了普查的工作思路。為及時有效預防、控制和解決人口普查過程中的各種突發問題,制訂我市人口普查應急預案,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緊急問題提出應對措施。三是精心組織市級綜合試點,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在天河區石牌街,選擇了代表性強,兼有酒店、高檔住宅小區和單位宿舍,并居住有一定數量的外籍人員的龍口花苑社區和外來流動人口多、情況復雜的朝陽社區作為市級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區,模擬正式普查全過程,經230名工作人員近10天的集中奮戰,共普查登記3000多戶1萬多人,為區(縣級市)試點提供了示范,為我市人口普查工作開展積累了經驗。四是科學做好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選聘工作。按照“依托自身、就近聘任、外聘補充”的思路,組建了一支8萬人的普查隊伍。其中各級普查機構工作人員2萬人,普查員5.5萬人,普查指導員1.1萬人。五是大力開展業務培訓。制訂詳細培訓計劃,精心挑選12名業務骨干組成培訓講師團,分場次對各區(縣級市)和各街(鎮)近700名業務骨干進行培訓。區(縣級市)再結合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開展進一步的業務培訓,確保了培訓實效。六是整合資源,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營造良好人口普查氛圍。通過鄔毅敏常務副市長發表電視講話開展普查動員,舉辦宣傳月進行現場咨詢,在所有社區和主要企事業單位張貼宣傳海報和政府通告,廣泛開展電視公益廣告,公交車車身和墻體、燈箱廣告,地鐵站點和居民樓電梯廣告宣傳,發布公共視頻和致人口普查對象一封信等形式,結合校園內的“人口普查一堂課”活動、市政府各部門對外服務窗口、公眾網站、新聞報道、有獎知識競賽等方式,使宣傳活動深入到每家每戶,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七是認真抓好入戶摸底工作。及早協調公安、計生、民政、衛生等部門掌握總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主要數據,積極收集各部門的原始登記資料,為摸底提供參考依據。大力開展人口普查小區地圖的繪制,對每棟建筑物進行編號,明確所有房屋數,做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八是舉全市統計人員之力,克服種種困難,高質量完成普查登記。上至各級政府領導,下至各級普查員,從10月25日起深入各普查小區,克服種種困難,對所有人員開展普查登記,切實做到戶不漏人,人不漏項。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和每日一報制度,及時解決各種業務咨詢,及時掌握全市登記進度。全面抓好普查登記和復查階段的數據質量控制,通過比對各種基礎數據、摸底數據與普查數據,對差異較大的一律核查,對普查表審核和驗收期間存有疑問的調查數據一律核實。11月下旬,完成普查數據的快速匯總。12月,正式啟動人口普查數據處理階段的工作。
認真組織做好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在前期成立機構、做好清查摸底、宣傳動員和培訓工作基礎上,根據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報表表式與往年年報相比變動較大情況,多次下企業對R&D資源清查報表數據填報質量進行調研核實,及時解決企業在填報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加大了對清查報表數據的審核力度,制定了《廣州市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會審辦法》,組織區(縣級市)進行相關企業數據的核實和修正工作,分批對區(縣級市)統計局進行了R&D資源清查數據會審,撰寫了廣州市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數據質量評估報告,確保了企業填報的數據真實準確,順利完成了清查數據的收集、審核、查詢、匯總和上報工作。8月, 廣州順利通過由國家清查辦牽頭組成的國家R&D資源清查數據質量檢查組的抽查。
此外,積極配合做好廣州市創建文明城市入戶宣傳與調查工作;與科技與信息化局聯合進行現代信息產業統計課題調查研究;認真組織開展大城市月度勞動力調查;組織開展全市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監測統計與評估工作,編制我市婦兒兩綱監測統計年報表和婦兒兩綱監測統計達標表;組織開展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專項調查、國家樓市調控政策對重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影響情況調查,以及開展規模以上建筑業企業運行情況電話調查工作;大力做好我市北部山區農村居民收入抽樣調查和都市農業統計調查;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和會展業統計,抓好廣州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調查及比較研究;研討體育產業科學統計;繼續開展黃金周零售餐飲定點觀測調查;積極做好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工作,重新編寫工作指引,全市共有8170家企業參加了年檢,通過率達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