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線及其性質》教學總結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在這段時間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經驗嗎?來總結過去,展望充滿期望的未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教學總結的思路你學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垂線及其性質》教學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本單元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幾何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幾何推理證明的初級階段,在本階,段學生要在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積累直觀經驗,為學生學習幾何說理打好基礎。
本節課是單元起始階段,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基礎知識,建立直觀模型。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觀察和操作驗證,理解垂線的兩個性質——“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和“垂線段最短”;教學重點是學習垂線的畫法和垂線的兩個性質;教學難點是垂線段最短及簡單應用。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在感受垂線的兩個性質時,很難在直觀上獲得有效的感受,更談不上操作驗證。而垂線的兩個性質又不能通過證明的方式得到,這樣無形中就提高了課程的'難度,也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不小的障礙。
如果將信息技術恰當地引入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擁有有效的直觀感受,更能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后續幾何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學生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括課前預習提出問題、課中學習理解問題、課后復習解決問題。于是我將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也分為三個部分進行了融合:
融合點一:課前學生自主預習并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以跟帖留言的方式反饋給老師。
在學生預習這個環節,我就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用最常見的qq空間里的說說功能,發布預習要求,讓學生跟帖留言,反饋學習情況。(出示圖片)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學對于基礎的知識理解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幾何語言的表述還存在障礙,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適當的強化練習。
融合點二:課中,運用smart電子白板,帶領學生回顧自學成果,并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視頻展示)課堂以問題驅動,層次分明地將學生自學的成果一一呈現,并引入重點內容。
融合點三:用課件展示畫垂線的過程,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畫垂線的方法。(學生總結:一、靠;二、移;三、畫;四、標)(課件展示)
融合點四:運用實物展臺,讓學生在黑板上操作演示。(視頻演示)
融合點五:用幾何畫板演示垂線的兩個基本性質,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積累經驗,建立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基本事實。(視頻演示)
融合點六:課堂反饋及時有效,運用現有在線技術,迅速收集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并做反饋。(視頻演示)
融合點七:運用幾何畫板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視頻展示)
融合點八:課后微課拓展鞏固。利用camtasia studio 軟件 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錄制成簡單的微課,供學生復習鞏固拓展知識。(視頻展示)
通過上述的融合,基本可以將我的課堂生動有效的展示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本節課的學習。
【《垂線及其性質》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對數函數及其性質測試題08-26
《菱形的性質》教學設計04-02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01-15
性質活潑的氧氣 教學設計02-09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12-27
會議總結的特點和性質09-23
蘇教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12-27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數學教學反思11-17